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厘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考察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角色定位问题,明确师范院校法学本科教育需要借助师范专业构筑综合学科建设,打造法学专业的应用性学科平台,完善法学专业与相关师范专业的互动,构建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科平台。探讨在此前提下按照部门法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有组织的开展课程建设和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涛 《文教资料》2012,(20):48-49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在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接轨、课程与就业同步的发展趋势下,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制约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必须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师范专业大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市三所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改革培养理念、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及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人文教育发展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专业大学的人文素质要求更高。师范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本文对呼和浩特市三所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做了调查研究,并阐述了师范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地方师范院校CAI教材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应从立足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和立体化教材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建设既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求,又注重提高学生非师范技能的CAI教材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处于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在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缺陷.基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需求,改革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传授人文精神的作用.从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人文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上的作用,并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的培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素质培育和内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培育和内化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21世纪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未来音乐教师的必然要求。文章剖析了当前音乐师范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以及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并提出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师范院校开始发展非师范工科专业,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地方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遵循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突出特色,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春兰 《现代语文》2010,(9):139-141
一、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是我院面向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兆文化基础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总课时54课时,分两学期开设。对文科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普通高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职能,这门课程自1978年恢复开设以来已经有30多年,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这门课程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提升。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从课程定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彻底改革,完善这门课程的教育功能;要站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改变大学语文课只是某一学期的一门课程的固有认知。  相似文献   

12.
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已上升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就如何加强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和写作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一些优秀的教师不愿意上这两门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等却不容乐观。其实,大学语文和写作课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素质和应用能力,把大学语文和写作建设成为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和“学”双方共同的要求。凯里学院作为升本不久的地方院校,尤其是以师范专业为主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力加强文化素质课程的教育教学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师院校非师专业良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改革的一种需要,关系到师范院校能否良性发展。但是师范院校在发展非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的专业自我认知度不高,学校办学能力不足,社会的认可度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语文课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师范专科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和学业的过渡时期,也是人文素质养成和提高的关键时期。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特点,以情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觉悟、升华人格。以情感人、情融于境适应了师专学生的特点,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言传不如身教,以身示范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因。本文结合师专学生的实际,指出情境教学在师专院校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争在实践的基础上,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大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课程,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积极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和健全学生高尚品格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从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角度,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做了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师范专业要保持师范特色 ,已经不仅仅是特色问题 ,也是生存问题了。把师范类课程作为师范院校师范专业课程结构的重要方面 ,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成为师范专业本科学生素质养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 ,形成一种教学模式 ,已经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师范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双师素质教师急缺,实践教学条件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传统教师教育办学思想固化等问题,转型中还必须要处理好师范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师范院校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范院校与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师范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在基础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师范院校的常设课程,我们应该在数学教育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范数学教育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师范生特别是理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使其走上教学岗位后更好地致力于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一门课程,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进而分析大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利用大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