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谈话引入教师:现在已是年末了,为了吸引消费者,请同学们想一想:商家促销方式有哪些?把你收集到的介绍给大家。学生展示收集到的信息。(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打折、满百送二十、买二赠一……)教师接着指出:同学们真是有心人,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同学们收集到的这些信息都与数学中的折扣有关。(板书课题:折扣问题)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展示商场的促销商品价格清单,其中“艾格牛仔”大衣原价699元,折扣率80%(八折),现价558元;“秀牌”蓝色风衣原价998元,折扣率60%(六折),现价598元;“TITI”新款毛衣原价…  相似文献   

2.
解语老师: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教初一英语。现在我把自己是否做教师的理由摆出来给你,请帮我选择。做的理由是:爱孩子们,有一种充实的感觉;不做的理由是:知识不多,缺乏经验,工资微薄,生活窘迫。两者相比,似乎很容易做出选择,但在我却非常困难。一年来,我时时处在这种选择的矛盾中,心情不能平静。请解语老师帮我拿个主意。卫辉市庞枝峰庞枝峰老师:在收到你的来信的同时,解语又收到了几封乡村教师的来信,他们的问题几乎与你相同,都为知识不多、缺乏经验、生活拮据而苦恼。对此,解语认为,对你们来说,提高素质固然重要,但更…  相似文献   

3.
对于研究性学习,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它作为一门课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即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霄 《教育探索》2002,(8):61-62
本根据对中西部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指出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表明:中西部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成人常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男教师,40岁以上教师躯体症状,强迫症状问题较突出;40岁以下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问题较突出。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就需要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一、情境引入我们学校正在铺设塑胶跑道,假如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工程队?(速度快的;质量好的;……)现在就有两支这样的工程队:甲队单独干15天完成,乙队单独干10天完成。可是,我们还想把工期再缩短,怎么办?(两队合干)那么两队合干需多少天完成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样一个关于工程的问题。板书课题。谁能根据刚才的情节和数据,把它编成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回答,教师随之板书:铺一条路,甲队单独干15天完成,乙队单独干1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需要多少天完成?〔评析: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有助于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但目前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仍停留在被动发展的层面,缺乏主动性。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促进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观念与意识;尊重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打造教师自主选择的职后培训;完善教育法制;让教师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  相似文献   

8.
刘良华 《宁夏教育》2005,(10):41-41
如何从让教师理解和体验“好教师”、“有效教学”等问题开始而开展校本研究的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促进观念转变的“教师学习”。在教师学习阶段,主要围绕什么是“有效教学”这一中心,首先采用“听报告”、“看录像”等方法,让教师接受、认可新的教育理念;其次是把教师的阅读分为生活智慧类、教育新理念类、教育散文类三种类型;要求教师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三本书重点阅读;  相似文献   

9.
夏之莲 《教育家》2004,(4):9-10
斯宾塞既已提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就必须回答教育怎样才能尽其职责。这里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便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他说:“我们有责任把完满的生活作为要达到的目的摆在我们面前,而经常把它看清楚;以便我们在培养儿童时能慎重地针对这个目的来选择施教的科目和方法。”以这个基本认识为前提,他论述了科学知识的价值和科学课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把数学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应创设一些数学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感受问题,分析问题,搜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合对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力求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确立了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搜集信息,提供资源;(3)主动探求,尝试解决;(4)归纳思路,提炼方法;(5)巩固…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电大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培养电大教师信息素养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与途径:加强宣传,提高教师对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认识;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为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提供技术支撑;制订教师信息素养考核评定标准,发挥其导向作用;通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监督与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出现许多亮点:教师注意了把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冷静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得淋漓尽致,教师的主导性缩手缩脚;教师的提问随意性小了,有效性却差了;课堂评价的语言缺乏个性和价值;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关注,但实效性却较差。只有重视这些问题,新课改的精神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特征及其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特征包括:信息观念素养、信息知识素养、信息能力素养和信息伦理素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使其树立信息意识;加强师资培训;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特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和行为方式转变。首先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良师益友;其次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阵地,是一个民主、和谐、开放、互动的教学渠道;再者评价的策略上重视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树立一个观念:大语文观大语文观的内涵是:我即语文,语文即我;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存在于生活中。二、坚持一个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方法之一:1.学生事先查阅字、词典,课内解释全文,学生质疑,全班讨论;2.学生事先查阅相关资料,讲解课文,并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期间学生可质疑 );3.教师引导学生应查阅哪些资料,指出学生讲解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再讨论。新型教学方法之二:1.教师针对所教文章,传授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学生按这些方法去学习文章,并从文章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2.教师提出一个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16.
语篇分析是逆向型教学法中的关键部分,是与句子教学相对而言的,它有别于以句子为基本单位进行的语言分析和教学。语篇分析为教师选择教学重点和目标提供了客观依据。逆向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是:(1)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即:教师提前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预习,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以语篇为单位,立足于篇章整体,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解释和概括,并穿插传授有关社会文化和其它各种知识。(2)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围绕语篇有目的地识别信息,包…  相似文献   

17.
施青濒 《现代教学》2006,(12):40-41
入选理由: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丰富,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教学目标设计:在设计《我喜爱的美食》时,我们了解到学生身上存在这样的现状:①学生的身边有生活内容,但写作却不尽如人意;②他们喜欢生活中的各种美食,但要提笔写作,就会变得兴味索然,或者无所适从;③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如何把生活中熟悉的美食写得具体,  相似文献   

18.
徐惠珍 《福建教育》2007,(7):104-10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不约而同地把焦点集中到“应用题”上(即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感慨:面对书上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学生较难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不会舍弃多余信息;学习需要多步解决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数量关系缺乏整体的感知、清晰的认识、深刻的领悟,而茫然无措。仔细研究后,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9.
张东兴 《河北教育》2005,(11):18-21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中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评价的问题有着诸多的模糊认识,如:把“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把“考试”与“应试教育”等同起来;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不少教师对评价的问题也表现出复杂的心态,如:新课改下的考试怎么考?搞课改实验考试时吃亏怎么办?对评价改革,很少有命题权的基层学校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近几年来,沧州市针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其总体思路是:以“重在改善,意在发展”为评价观,强化评价的反馈与矫正意识;以简便易行的“评价板块”落实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活动生活化,以多样化的“生活记录”落实“发展性”;按照构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谋划评价内容,积极稳妥地推动全市语文教学评价。他们的做法值得赏析。  相似文献   

20.
从“满堂灌”到谈“讲”色变,从“人灌”到“电灌”,教师对“告诉”的误解使美术欣赏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欣赏教学离不开“告诉”。高明的“告诉”应该讲求实效而不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该成为教师展示和张扬人格技能的重要方式;应该把高质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应该促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应该引导学生与作品进行“对话”;应该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感悟;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应该激发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内心感受。欣赏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式同生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