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抓好两步应用题教学解答两步应用题.必须揭示陷蔽在题中的中间条件,这是解复合应用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两步应用题教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复合应用题的学习。因此,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搞好两步应用题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一步”向“两步”的过渡中感知中间问题。如果说学生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在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的话,那么连续两问应用题则是它们之间由量变到质变的桥梁。在学两步应用题*瓤,通过一题两间(连续提问)的方式,习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2.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必须切实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训练,并且要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那么,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搞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一、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强化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教学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两步应用题教学,从知识体系看,一步应用题是基础,两步应用题是关键,多步应用题是发展。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解答过程是一次质的飞跃。因此学好两步应用题是学习简单应用题到多步应用题的过渡。可见两步应用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理解掌握两步应用题难点和关键是找出题中隐蔽的“中间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中间问题”,还要适当穿插结构训练,移变“中间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在复习应用题的教学中,除了抓好一步计算和简单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外,还特别注意抓好以下几种基本训练。一、根据图意系统编题,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掌握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  相似文献   

5.
百分数复合应用题,就其结构而言,是一般分数复合应用题的再现,是相应的简单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发展和深化。百分数复合应用题除了本质属性与一般分数复合应用题相同外,又和一般分数复合应用题一样,具备整数应用题中的简单应用题、两步应用题、多步应用题之间的同样关系——简单应用题是基础,两步应用题是关键,多步应用题是扩展。学生认识了以上联系,会解一般分数复合应用题,也就能很快学会解百分数复合应用题了,因此,在教学百分数复合应用题时,必须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教师应指导学生精学精练,努力促进学习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简驭繁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 如教学第九册77页中的例6,在教学本例之前,可先出示以下两道准备题让学生自学并独立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两步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后进行教学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要学好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较困难,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创造条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审题”找中间问题等环节,进行由简单应用题向复合应用题的过渡教学,效果比较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复合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步解答的应用题是基础,两步解答的应用题是关键。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在一步解答的应用题、两步解答的应用题上下工夫。(1)教师要通过例题,教给学生要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2)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加、减、乘、除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步复合应用题,实质上是两步复合应用题的延伸和发展。多步复合应用题的教学,我们既可以采用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综合法。但在教学时我们必须抓好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一、过渡阶段多步复合应用题的过渡方式一般采用比它步数少的应用题来过渡。即三步的用二步来过渡,四步的用三步来过渡,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过渡。(1)用增加条件进行过渡;(2)用改变问题进行过渡;(3)用扩充条件进行过渡。例如,某厂计划生产26900个零件,头5天每天生产2180个,后来每天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2节“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就本节教材的教学谈几点建议。一.注重基础训练两步应用题是由两道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复习一步应用题,可结合新  相似文献   

10.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2,(31):43-43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编排上注意了承上启下,从旧知识迁移入手,在每道题前都安排了一道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铺路搭桥。因此,教学每组应用题时都应从学生已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变成两步计算应用题。使学生看出两步计算应用题同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三组应用题。第一组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第二组在数量关系上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和;第三组中教材通过改变例4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两步应用题,首先要抓好由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使学生认识到两步应用题可以看成是由两个一步应用题组成的,从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本文谈谈从一步应用题过渡到两步应用题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在整个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功地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已学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了解两步应用题的基本特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复合关系,掌握分析思考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那么,继续学习三至四步的复合应用题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因此,搞好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历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 解答两步应用题,需要提出一个中间问题,即明确“先算什么”。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也是解题思维的一个质的飞跃。为了给教学两步应用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一步应用题教学的后期,应当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系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页。本课内容是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解题时,要恰当地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既要从所示的问题找缺少的条件,又要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所以,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必须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比较容易的加、…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目的 1.复合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两步应用题又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两步应用题学好了,多步应用题就可迎刃而解。研究寻求教学两步应用题的最佳方法,对提高小学阶段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统编教材在编排两步应用题时,大多是采用“教一例,练一类”的方法,习题题型变化不多,学生套题解题的现象十分严重,灵活解题的能  相似文献   

15.
两步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从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除了要有简单应用题的扎实基础外,还需找出题目中隐藏的中间问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做到“两抓两促”。   一、抓特点促迁移   要学好两步应用题,学会找中间问题,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中间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为此,用简单应用题引入,把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它与一步应用题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中间问题,将一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迁移到两步应用题中。   1.把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吴选前 《小学生》2012,(11):53-53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可概括为简单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等类型。一、简单应用题简单应用题又称一步运算的应用题。它是从具体的式题向复合应用题过渡,也是解答其它种类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已知数量仅一对,且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学生只要掌握与课题相应的基本数量关系(如总  相似文献   

17.
第四册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起始,是从—步计算应用题向多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转折阶段,难度较大。初学时解题往往弄不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容易受一步计算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未理解题意就简单化地拼凑算式,因此错误率比较高。两步计算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及解题思路有明显的不同。简单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直接发生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间接发生关系的,要求出最后的结果必须首先抽出一个隐存的中间问题。为了沟通两种解题思路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6~8页),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之后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由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复合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知道有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从解答简单应用题过渡到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掌握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所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解题障碍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一、打好基础是进行过渡的前提学生在学习简单应用题时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运算的意义、数量关系)和逐步形成的基本能力、思维方法等,不仅是解答简单应用题所必须,同时也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搞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是向复合应用题进行过渡的前提和条件。 1.调整教材、改进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