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悟执著     
翟子豪 《辅导员》2013,(17):56-56
读完《穆斯林的葬礼》,让我懂得了执著,玉匠人一生的执著让我永远也忘不了。执著到底是什么?执著就是为了一个自己最理想的目标,用全身心的力量,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心无杂念,旁无他人,这就是执著。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  相似文献   

2.
也许你并没有仔细想过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可怕,但是你需要知道:失去了信心最可怕。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有一些困难,甚至经历失败、无奈或是被人误解。其实这些都不可怕,从此一蹶不振才是最最可怕的,也是人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曾经,现在或将来,有一天,不知为什么,一切事情总是会使你不开心;一切你喜欢的人或物都变得不那么可爱。郁闷的一天伴着你入梦时忧郁的眼神过去了。  相似文献   

3.
柯罗的画从19世纪中叶起,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怀,强调个人的感受。画面呈现出梦幻、沉思的特征,自然界的一切都宠罩在透明的薄雾之中。《蒙特枫丹的回忆》、《梳妆》均是柯罗晚期最成熟、最能代表他风格的典型作品,在光与色的技巧上直接影响了巴比松画派。  相似文献   

4.
哥哥     
家里人中,哥哥最舍不得我走。他以为,我去学武功是因为总被村里的孩子们打想报仇呢。他一个劲向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保护我!但对“拍电影”的执著,让我最终还是去了少林寺,  相似文献   

5.
鳞述     
黄鑫 《青少年日记》2011,(10):21-21
9月16日 晴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过后,一切又重新开始。——楔子 我独居在深水潭里,整日与孤独打着交道。不知道是厌烦,还是好奇,我不顾深水的阻止执著地向上游去。深水告诉我,一旦游到浅水滩,我的记忆将只有七秒,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的回忆,它只能存七秒钟,七秒过后,一切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6.
蝉韵悠悠     
一树凉荫便是天然的舞台,白云小草都是它的“粉丝”。 这是夏日里最执著最无悔的歌者。它决不会耍大牌,从不计较演出费,更不在乎听众的多寡。  相似文献   

7.
等待,对于悲观者,是痛苦的宿命;对于乐观者,是未来的希冀;对于执著者,是挫折纠结数百次数千次之后依旧雪亮晶莹的眼睛。这一次等待耗尽几万年的光阴,为的就是绽放最亮丽的生命。这是地下森林的诉求,更是不妥协者保持精神清洁的最高法则。  相似文献   

8.
刘良华 《师道》2005,(5):12-12
“和”是一种智慧。有和谐智慧的人,他既有所“争”取、“有所为”“自强不息”,又“有所不为”“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9.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传统译论注重静态文本研究,而未能重分重视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分析了译有所为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力求再现翻译过程,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注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月近人     
干百年来.在破晓与入暮的交替中,人们无不膜拜于太阳那驱散暗夜与阴凉、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强大魅力。可我尤钟情于孤寂、深邃的月的魅力。 太阳固然值得人们膜拜,可在无尽的黑暗中,却是月亮独自一身,凭其微弱的光,同黑夜周旋、搏斗,如《刺客列传》、《战国策》中的那一名名孤胆侠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著与勇猛。相比太阳的高不可及,月亮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独具人性中温润、真诚、勇敢、执著之魅力。  相似文献   

11.
元明清三代戏剧代表之作《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追求,她们爱情追求的方式和理由虽各具特色:崔莺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杨玉环维系政治式的爱情,但她们于爱情追求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执著是同质的。她们情感追求之热烈,行为表达之大胆,个人意识之独立是旷古罕见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他总是在赫思嘉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他独立不羁,偏离世俗与常规;他淋漓挥洒的自由和热情,有着邪恶的气息,如同地狱的暗火,真切而又震撼人心。白瑞德深爱着赫思嘉,那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和痴情,让他焕发出活力与光茫。他深切地了解赫思嘉,这种领悟与追求,这种执著与心计,都表明了他最渴望得到的一种境界,魔鬼般令人无法抗拒,征服着毎一颗易于感动的心。骄傲而狂野的白瑞德,也有疲倦的一刻。他也是凡人,也渴望着赫思嘉的温情和爱。《飘》里,光彩照人的形象比比皆是,而狡黯成熟的白瑞德,也是玛格丽特心目中最深爱的男性形象吧。  相似文献   

13.
Vista 《高中生》2011,(4):F0002-F0002
摄影师Laurent Laveder和他的伙伴是最执著的月亮追随者。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就跑到山顶找月亮玩游戏、拍照片。这一系列照片会不会让你联想到《小王子》或者几米绘画中的场景?  相似文献   

14.
教师从容地驾驭文本,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研究学情,预设学习流程,关键在于教师善于阅读、善于思考,寻找有所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青春之火     
叶锦添 《良师》2010,(6):54-55
最精彩的生命是在年轻的时候,无论什么事情都不会造成困扰,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每分钟都追逐着闪亮与新奇的事物,青春,就是一切梦的故乡…… 年轻的时候,目光散发着奇妙的光芒,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待自己去开发。  相似文献   

16.
蝉音     
夏天一向是我最讨厌的季节。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潮湿的热浪在周围浮动,阳光下,一切都变得那么刺眼。夏天总让我变得慵懒无力。  相似文献   

17.
张承志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中始终以独具的情思,执著地探索着向精神家园回归的道路。张承志的精神探索经历了从最初的感性体验、对人生信念的理性追寻、对精神家园的艰苦探索到最终溶人哲合忍耶民众的过程,并以其作品所特具的崇高品格,反复地论证了这样一个主题: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  相似文献   

18.
毕淑敏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以芸芸众生为关注对象的当代女作家。本文就其近作从三个方面揭示了作家对人的执著“关怀”的独特内涵;(一)借助特珠景遇,灌注作家激情;(二)借助对女性,对爱的叙写,体现作者对人的深层思考;(三)借助“死亡”最终矗立超“人”字大旗。从而,较好地把握往了作家近期创作的独特个牲。  相似文献   

19.
张进 《考试周刊》2012,(20):14-1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成功的小说。盖茨比执著追求爱情,为爱不择手段,疯狂积累财富,却落得悲惨的结局。文章通过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社会背景揭示了盖茨比悲剧的阶级对立成因,揭示了金钱社会对人性道德的腐蚀和毁灭。  相似文献   

20.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杜十娘。名妓杜十娘不甘做王孙公子们追欢取乐的玩物,真诚地追求爱情,并为此不惜牺牲一切。作者用生动的故事情节,细腻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塑造了一些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