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茶法的变化看北宋中后期危机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茶法的变化就能说明一些问题。北宋初实行苛峻的禁榷法,后来相继实行了入中法、贴射法、通商法等。但茶法的变动没有解决北宋社会的种种矛盾,在不触动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情况下,难以解决北宋政治经济等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2.
论北宋林特茶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林特茶法改革与真宗朝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是北宋茶法改革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为解决茶叶虚估之弊的第一次改革。但林特茶法改革从一开始就被丁谓集团利用,作为聚财手段,为其政治目的服务,是不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北宋书风以“尚意”为主导,但重“法”之风依然可见,其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尚意”书家皆以“法”为基础;二、主导书风“尚意”,但重“法”之家大有人在;三、重“法”为何不能占北宋书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据研究人员考证:中国的商业萌芽于公元前21世纪,商丘是中国商业的发祥地。当时,居住在商丘的商族人先祖“相土”(为中国商业的始祖,亦可称之为“商圣”)首创物品交换,开中国商品交易之先河,使中国出现了专职从事物品交换的人——“商人”。商业贿赂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历史的怪胎。从本质上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代的商人是如何“重利轻别离”的呢?  相似文献   

6.
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就封建统治者对待商人的政策,总的来说是抑商、贱商。但到了北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统治者对待商人和商业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商人的社会地位在北宋有了很大提升。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宋商人的长途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随着漕运业的大发展及赋税政策的改变,在运输业中粮食、茶叶成为商人长途贩运的大宗商品,秦汉以来流行的“千里不贩籴”的经营思想被打破了。商人们长途贩粮、贩茶,不仅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而且使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的趋势得到加强,给自然经济带来冲击,从而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代湖南茶叶生产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南茶叶生产,大体上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清代前期,尽管茶叶的栽植差不多遍及湖南全省,但湖茶产量和增长量都不太大。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国际市场对茶叶的巨大需求转化为湖茶生产的直接推动力,湖茶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重影响。一、清代前期湖茶生产概况自唐代国人饮茶之风渐盛以来,湖南一直是茶叶的重要生产区域之一。历代的史书中有不少关于湖茶的记载如五代时:“湖南岁贡茶二十五万斤”。①宋代“荆湖岁课茶二百四十七万余斤,后茶法屡变/岁课目削。荆湖二百六万余斤茶出潭…  相似文献   

9.
"入閤仪"是一项在北宋前期施行的、有着唐朝制度来源的朝会仪式。本文以北宋前期张洎、宋庠、欧阳修三人对"入閤仪"的论述为切入点,讨论他们对"入閤仪"制度来源的不同认识,以及造成不同认识的原因。区别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入閤"一词从唐初至北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分别截取了"入閤"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另一方面,他们对在北宋时期是否继续施行、如何施行"入閤仪"有不同的主张,他们对"入閤仪"的解释不是对这一项朝会制度单纯的历史溯源,而是对"入閤仪"兴废主张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自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在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思维下陷入困境,农村公共物品总供给数量少、层次低。咪哩乡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事一议”制度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拓宽了农村公共物品的筹资渠道,形成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  相似文献   

12.
说茶     
茶字趣解 1.“茶”字的来龙去脉。古时代称“茶”为“荼”,何时少了一笔呢?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编了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作序,书中改“荼”为“茶”。皇帝代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经过一段混用时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 2.以“茶”字象征长寿。茶字以“草”作为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  相似文献   

13.
自1768年以來,恢復恰克圖貿易中俄貿易大為增加,從二百萬增到三百萬盧布。為了控制這些貿易的活動,政府強加二個方法:第一個是管制恰克圖商人執照。并且由庫倫辦事大臣控制了這些執照有效性。第二個方法將劃分物品成八個類別:緞、布料、羊毛、細青茶、磚茶、煙草、糖和乾果和瓷。但是,只有老成的商人與恰克圖章京一起定價。中國商人被要求被成一體,當換與俄國人和時不漏任何商業秘密。在同一時間,他們需要減少物品的價格從俄國和獲得更高的贏利為物品從中國。因而這些商人只經常購買了俄國物品在他們的價值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公共物品是由市场还是政府来供给,依赖于制度选择。尽管“经济人”并非政府的主要特征,但经济转型期制度的不完善,扩大了政府“经济人”的效应,从而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形成了障碍。解决公共物品短缺问题,I必须针对政府“经济人”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和买”的字面含义,就是官府向民户“公平购买”物品;在宋代,大都是指官府向民户“和买绢紬”而言。大约从北宋中期起,“和买”逐渐演变成为官府对人民敲诈勒索的一项重要手段,后来又演变成为一项沉重的额外赋税,从而成为宋代税制史和经济史中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 然而,宋朝的“和买”究竟起源于何时?是在  相似文献   

16.
康熙至乾隆年间,清朝开疆拓土,地方用度增加,税源扩充不易,清廷针对陕甘地区和蒙古地区的财政支出加在商人身上,但两地商人的负担却有差异。陕甘地区,清准战争期间,雍正皇帝为筹集财源而提高陕甘官茶税课,商人也须捐助官员办公杂支,以致每道茶引高达4.44两。这些政策到战争结束都没废止。因此,陕甘商人赴新疆贸易成本高昂。蒙古地区,归化商人请领理藩院部票交0.2两,即可前往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及各部落贸易。由于绥远城将军疏于管理理藩院部票,以致归化商人时常没领部票或一票使用多年,游走蒙古及新疆各处。归化私茶价比陕甘官茶价低廉许多,故引发归化私茶侵犯陕甘官茶之争议。归化私茶与陕甘官茶的纠葛在左宗棠改革之前一直没有解决。新疆官员认为归化商人在新疆贩售湖南安化各类茶种,具有安边、便民、通商及裕课的作用;故清廷长期默许归化私茶贩售新疆,不只增加地方税收,也活络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明清以来陕西商帮的兴起归结为陕西商人对封建中央政府“食盐开中”“茶马交易”“边布开中”等经济政策的有效利用,并以此而论述了陕西商帮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商人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唐长安市场和北宋汴京市场除了有富商大贾、官商、中小商人、牙商等商人群体外,唐长安市场上还存在大批的胡商和外商,北宋汴京市场上则出现有纲卒、僧侣、道士等商人群体。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构成日益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方法集(中)徐保均11、北宋理学家程颢的“冷热法”: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引程颢语:“《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热读。”(学习应当按照书籍的种类和内容,分到采用冷看和热读的方法。冷看,育助于思考和理解;热读,有助于发展想象和丰富感情。...  相似文献   

20.
商人登记是确立商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对于商人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起源于欧陆国家的商事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反观我国商人登记制度,虽然规定颇多,但存在立法分割、混乱状况,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制定统一的商人登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