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常锦雄 《西藏科技》1995,(4):49-51,65
目前围麻醉期心肌缺血倍受人们重视,报道频多。在高原地区目前虽无报道,但受低氧分及气候的影响。机体正常生理与平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围麻醉期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均趋于加重,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有其特殊性。本文对27例急危病人围麻醉期心肌缺血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35例ASAI-II级患儿术前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诱导给予丙泊酚2~3mg/Kg,琥珀胆碱2mg/Kg,维持七氟醚3~4%,并予气管插管,术后麻醉清醒、拔管并送至病房。结果 35例先心病患儿分别是1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和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时间30~45min,苏醒时间5~10min。患儿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所有患儿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和术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麻醉成功的关键,七氟醚大部分以原形从肺呼出,诱导、苏醒作用均很迅速,且无体内蓄积,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碳酸利多卡因鞍麻对老年人肛肠病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我们选取40例各类肛肠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麻和极小剂量重比重的碱化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小鞍麻),发现小剂量鞍麻组较局麻组麻醉效果确切且并发症极少,没有血流动力学波动,因此小鞍麻是老年肛肠病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报告35例大听神经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体会。①采用健忘镇痛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对颅内压影响小,有利于维持术中气道通畅。②麻醉维持以冬眠为主的静脉麻醉、辅以低浓度异氟醚吸入或少量氯胺酮,在适度过度通气下,对颅内压影响极小。③分离肿瘤过程中,肌肉松驰剂的作用要基本消失,便于监测颅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般资料选定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健康足月产妇100例、年龄20~34岁、同意运用PECA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施行L2~3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术前准备及用药相同,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毕随机等分两组,镇痛组(n=50)于关腹后硬膜外导管注入麻醉配方药物2%利多卡因4ml为负荷量后,接PCA泵  相似文献   

6.
卢万宝  陈福 《今日科苑》2014,(11):107-107
目的:探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32例白内障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32例手术,麻醉满意率达到100%,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效果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7.
鲍金山 《西藏科技》2014,(12):48-4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管理经验。方法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来5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及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未出现明显的麻醉意外及并发症,1例患者术中出现明显的高血压,给予舒芬太尼15ug,静推,酚妥拉明5mg,静推,硝普钠4ug/kg*min泵入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术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麻醉方法、用药的选择及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5例锁骨骨折患者(实验组)采用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与单用臂丛阻滞麻醉的3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麻醉过程中,实验组心率(HR)为(98.2±3.2)次/min,对照组为(102.8±8.7)次/min,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平均动脉压(MAP)为(88.6±22.4)mm Hg,对照组为(97.9±12.4)mm Hg,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麻醉完善、不完善和无效者分别为42、2、0例,对照组分别为11、16、3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与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018年4月-2019年4月为研究时间,并且将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共计为53例。在实验研究阶段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性麻醉,研究组提供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最后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后,其效果有效率为(60.38%),对照组患者的常规麻醉效果为(37.74%)(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能够将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进行减少,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妊娠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尤其是重度妊高症对母婴危害极大,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死亡原因通产是脑血管意外。常需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因此围产术期的恰当处理至关重要的。方法总结70例妊高症患者在分组后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安全性。麻醉选择重要而困难,风险极大,因此围产术期的恰当处理至关重要的。结果全麻气管插管后,不怕发生呕吐,不影响吸入氧浓度及肺泡氧分压。有利于受损脏器功能保护,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麻醉方式对腰背痛发生现象影响几率进行研究。方法 对12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调查与统计,其中包括主要包括三种麻醉方式。结果 手术时间不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组术后腰背痛发生几率高于其他两种麻醉方式。结论 蛛网膜下腔麻醉和全身麻醉方式发生腰背痛几率比较小,值得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提取物对断奶仔猪氨基酸消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仔猪60头,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处理1饲喂添加0.10%刺五加提取物日粮,处理2饲喂添加0.02%硫酸粘杆菌素日粮,处理3饲喂基础日粮. 分别于添加后第7、14和28 d每个处理随机取5头试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采血后的试猪经麻醉处死,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其中的氨基酸含量. 结果表明,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刺五加提取物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回肠食糜中氨基酸的含量. 提示刺五加提取物可促进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增加小肠对氨基酸的吸收,有助于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恶性肿瘤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报道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0%,因此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颈部处理尤为重要,临床上多采用原发灶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此法治疗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燕 《科学中国人》2012,(17):28-29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科医师可谓是手术病人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神"。围术期是指针对需要外科手术疾病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专业名词,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段时间,由于疾病在这三个时段的表现、变化和常发生的问题等不尽相同,处理技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地处西藏拉萨海拔3658m,从2000年10月至2007年3月对5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条件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均在1~6小时内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全部采用快通道麻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CSEA)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麻醉方法,它克服了硬膜外阻滞诱导时间长,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本文旨在研究对比腰硬麻醉与单纯连硬外麻在临床麻醉应用的价值。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下腹手术120例,ASA评级I-II级,年龄4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被治愈,而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是手术进行的第一步。医学无止境,麻醉风险肯定有,但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如过敏、药物中毒、神经损伤等,总体发生概率在1%到0.01%左右,而麻醉死亡率已经下降至二十万分之一。目前,随着"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普及,麻醉在一些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对于麻醉,目前仍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全身麻醉会让人变傻,全麻才需要禁饮、禁食、禁烟,产妇术后不能使用镇痛泵,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老年患者麻醉恢复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我选择了150例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完成之后,将其收入到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对其状况、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年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与其手术时间年龄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明显延长的麻醉恢复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欠佳的老年患者具有明显延迟的麻醉恢复时间、年龄、手术时间与麻醉恢复时间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我的结论是:常见的导致老年患者麻醉恢复延迟的原因是恶性肿瘤、呼吸恢复欠佳、长时间手术、高龄。  相似文献   

19.
吴艳  钟占鹏 《内江科技》2022,(7):64-65+75
目的:探究在神经阻滞麻醉中超声和神经刺激仪两种引导方法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80例(2021年1月-2021年8月),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由超声引导完成,B组4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由神经刺激仪器引导完成,通过对比两种引导方法在操作时间(T )、麻醉起效时间(T)、和维持时间(T)及麻醉5min(Ta)、15min(Tb)、25min(Tc)和30min(Td)、60min(Te)这五个时间点疼痛的评分(NRS评分)是否具有差异,同时比较两种引导方法下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进一步评估两种引导方法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优势。结果:A组(超声引导)的在麻醉操作、麻醉起效方面较B组(神经刺激仪引导)用时短(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麻醉后25min(Tc)、30min(Td)、60min(Te)疼痛评分(NRS评分)低于B组,即A组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B组(P<0.05),两组在麻醉5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否有利于指导麻醉管理、维持术中血压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全身麻醉下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6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术中异常血压波动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血压是否平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6例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安返病房。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其快速、客观、直接反应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有利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护,为麻醉提供及时、可靠监测数据,指导麻醉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