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关涉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就课程观念重建、课程体系重构、教材文本重整三个重要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操作建议.一、课程观念的重建.课程观是对课程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指导高职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总纲.当下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旧课程观,依然错位运行、惯性主导高职课程领域,知识构成“学科本位”的实质内容,学科则成为“知识本位”的落实形式,二者互为表里、相与为用.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们对“课程”有一种肤浅的认识,以为“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就是系统的知识,由此形成了以“知识”和“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启了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幕。本次改革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目的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尹少淳 《教育文汇》2004,(10):14-16
教育部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多处提到了知识和学科的问题.但总体的改革趋势是降低知识的难度和适当淡化学科本位,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一、学科素养是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程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难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支撑。为了通过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程,在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知识本位的思想,明确规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6.
刘石洋 《教育艺术》2022,(10):54-55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标示着我国教育知识观的根本转型,即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本位,由教“专家结论”走向教“专家思维”,课程结构也由“学科事实覆盖型”转化为“学科观念理解型”。没有学科知识这些“钢筋水泥”,学科核心素养永远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么教什么样的知识才能构建核心素养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7.
芬兰的全纳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原因之一就是重视全纳教育教师的培养.本世纪来,芬兰对小学教师全纳教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于韦斯屈莱大学(Univsersity of Jyvaskyla)的改革最具代表性,课程设置上秉持“能力本位”、“研究本位”、“学生中心”的三大基本理念,采用支架式方法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采用“合作型”模式.但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课程的一致性与知识的深度问题;二是规定性课程与开放性课程的平衡问题;三是如何将全纳教育的理念有效融入所有学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与前七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课程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生活即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陆续在全国推进。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传授型”向“研讨型”转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变革学科本位、设置历史和社会等综合学科,开设研究学习课程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同时也指出“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作为跨越自然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的地理学科,由于学科特点,在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提供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革命孕育教育新生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绝非流水匆匆、风吹无痕的走过场,也不是局限于教学方法、教材改革的教学改良,而是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国家力图通过这场“革命”改革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从根本上扭转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继而唤回教育真谛,还教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一、新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影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破了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桎梏,提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教育必须尊重个性的差异,从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出发,带动学生走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知识本位的狭小空间,顺应“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要求,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次课程改革是一场空前的、正本清源式的教育“革命”。国家力图通过这坊“革命”改革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从根本上扭转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继而唤回教育真谛,还教育本来面目,使教育真正走上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轨道,并重新构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新课程实施中教育工作者将面临重大挑战,许多问题令我们十分困惑。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改的初衷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这样阐述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课改“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及教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程强  盛世明 《林区教学》2020,(5):110-1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结构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则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小学教师“适应小学综合型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职业教育倡导的“能力本位”模式,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的,职业学校就要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而化工专业作为一门需要特殊的行业知识与要求的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下面是笔者根据本校的一些做法和成功的实践作肤浅的阐述。1化工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化工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具体改革的目标是:1.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1.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明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1.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制度。1...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改革的要点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唐红 《学周刊C版》2011,(10):70-7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选择、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改革的实践最终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由此可见.个性化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