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师资力量不均衡配置是制约教育公平的关键点,而教师流动是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均衡化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的有序流动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合理追求和表现,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目前教师管理主要实行"教师校管"的方式,这尽管有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但是阻碍了教师流动。立足于石河子学区集团化管理下的教师流动现状,探寻教师被动流动原因,并提出构建合理学区间教师流动机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西部C市R区U-G-S项目为例,使用有序Logit模型定量揭示R区学区化治理的创新机制及其效果。研究发现,该区实行学区制三年来探索形成的多级多维联动机制、教师柔性流动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特色学校示范辐射机制以及协商式发展性督导评估机制等五大创新机制均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特色学校示范辐射机制和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基于老百姓对家门口优质学校的迫切需要,五大机制运行中依然存在多级多维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协商式督导评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区分权赋能有待进一步厘清、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特色不鲜明等深层次问题。未来应秉持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厚植乡土文化,共筑共享基于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修复”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以"四彩"党建为载体是创新高校学生党建教育机制的有效措施之一,旨在通过"白色引导工程""绿色培育工程""红色先锋工程""金色关爱工程",即"四彩党建"品牌活动来开展党建工作,以期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自身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创先争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MOOC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基层实施中存在无法可依的现状,导致这种相对较为先进且具备科学性的教学方法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高校MOOC的使用应当得到教学情境下多种身份角色的支持。以"学生""学习战略导师""教研室主任"这三个用户角色来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从宏观上复盘教学过程以及评价过程的整体有效运行机能,从微观上指导MOOC教学法下的教学环境中不同教师以及学生的具体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旨在为MOOC的末端实施提供一个具备制衡性的管理体系,为高校的高效教学提供一个新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短波     
《江西教育》2012,(11):25-25
<正>南康市横市中学启动名优学科建设。在名优学科建设中,该校采取"内外结合""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对外,利用学区中心校的优势,建立学科QQ群,方便学区同年级学科教师交流,优先提供培训学习,开放名优学科;对内,激励学科吸收先进经验,鼓励教研课改,勤写论文总结反思,增强教师素质,扩  相似文献   

6.
推行学区化办学是上海市促进学区资源共享,提升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影响学区化办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流动机制尚不完善。以师资储蓄为核心,以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为原则,以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入流出为主要内容,构建"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机制,以学区内师资管理系统为媒介,促进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实现优质师资信息收集、优势分析、质量评价、效果评定、储备决策等功能,是有效促进学区内骨干教师流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校变革的核心在课堂,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研究发现,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和成长具有导向、激励、调节、促进反思等作用.本文立足课后评课这个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引入围棋中的"复盘"理念,提炼了"复盘·查疑·重构"教师专业成长特色研修范式,并从"复盘:重视'三结合'""查疑:站位'三视角...  相似文献   

8.
结合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注重价值观,构建塑造机制""注重体系,构建运行机制""注重资源,构建协同机制""注重效果,构建评价机制"等四个机制创新建设,并在深入调研20所省内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创新,对于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复盘式"评课是一种借助"复盘"认定教学事实、推演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事件、提升教学认识水平的研究活动。"复盘"是围棋术语,旨在推演棋手运作的得失,进而提高棋手的技术水平。"复盘式"评课旨在认定教学事实、推演课堂教学的得失、提升教师教学认知水平。当下的评课多为"三无"评课:无证据、无合作、无研究。"复盘式"评课就是要变"三无"为"三有",提升评课的实效性。2010年,我们提出"复盘式"评课,并进行多次试验,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14,(25):32-33
《上海教育》:请您给广大读者解释一下什么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贾炜:学区化办学是指在区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合理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敦学资源有序分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常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从而缩小差距、保护差异,让同一学区里的“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成才与否和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直接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品德修养对学生个人的知识、品德、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引导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引导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密切相连,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挑战。"碎片化"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实践困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管理机制等方面已难以应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一是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价值理念整合协同机制;二是要构建教育资源整合协同机制,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三是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权力与利益整合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生态学从"整体""关系""多元"等视角去研究教育,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生命被看作是一种"生态型生命"。教师"生态型生命"成长是一种教师"生态型生命"和"生命的生态型发展"的有机统一,两者属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教师的生态型生命具有"群体性""动态平衡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生态群,通过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专家小组和实践力量,构建了具有意义性的学校生态群联合体,通过创新性的机制为教师生态型生命成长探究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全员流动制度设计与国情、外国经验的关系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基于国情和外国经验是持不同意见者所表达的共同的立论依据。中国现在暂无实施大规模教师全员流动的社会条件、制度条件和文化条件,国外教师流动制度设计有截然不同的社会基础和价值诉求。现阶段基于国情,建立"数量大、范围广"的教师全员流动制度不是重点,搭建好基础平台、扫清制度障碍才是关键所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过渡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流动机制是理性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及资源流动共享机制,是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存在的普遍问题。成立多方参与的管理决策机构,专门负责协同创新事务;人才管理柔性务实,以需求导向构建"三维考核"激励评价机制;以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的持续运行;以"内外兼修"的能力提升策略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可使高校协同创新走上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终身教育的协同发展,可尝试构建有效可行的传播机制,理顺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文章通过对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归纳出"管理机制尚待理顺""社会影响力不够""重教育内容建设,轻受教育者需求研究""评价指标尚待完善"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引入"5W传播模式""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四个经典传播理论进行破解,进而从"构建传播主体的动态平衡""构建易传播的多媒体矩阵和易接受的传播内容""构建基于传播受众需求的培育体系"三个方面,对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传播机制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教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师作为一种资源同时作为人的基本认识,从教师作为资源在市场环境下不仅具有资源的"物化"属性,更具有传承人类和民族文化精神这一"人化"属性的角度,在梳理分析了限制、"转会"、定期流动等教师流动措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再思考、再认识.提出了建构教师流动机制的新见解和尝试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晓峰 《四川教育》2023,(12):13-14+18
作为一种介于区域教育治理与学校教育治理之间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学区治理基于学区实际,力图通过治理主体的多元共治、治理过程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的保驾护航,努力开掘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各方教育力量,进而凝聚学区治理合力,催生学区治理活力,提升学区治理水平,切实缩小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在“有学上”的基础上“就近上好学”,进而破解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流动是教师个体、高校组织基于各自可支配资源与理想需求进行协同博弈、联合决策的结果。高校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是不同主体针对特定岗位人员变动的价值判断问题。主体最优化需求得到满足、组织内部各岗位上人尽其才、区域内人力资本得到最大化释放、高等教育行业的应有效能得到发挥分别是个体、组织、地区、行业评判高校教师流动合理的重要标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引才,需要在入选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的"零和博弈""合作共赢"间,在同质高校的"单打独斗""抱团取暖"间,在人才来源的"外引优先""内培为主"间,在既有人才的"择优而往""坚守情怀"间,在人才管理的"市场选择""政府调控"间做出多元统筹调和。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战略思维视角,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有着立德树人价值指向协同、内驱力外逼力助推协同、辩证统一思维推进协同的内在逻辑。在对协同育人战略目标思维、战略判断思维、战略决策思维、战略实施思维、战略评价思维等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系统举措,保障协同育人的规范性;把握教师和课程两大战略核心,实现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和超越性;注重结果复盘,增强协同发展的全局性等育人协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