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1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情感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种。当外界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时,就会引起人们对它的兴趣,产生积极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与教师在课上产生友善、平等、尊重和信任的情感体验时,学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各项安排,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种情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阐述情感在初中三个阶段的体育教育中起的作用及教学中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论述在体育教育中调节学生情感的方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对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财富蕴藏集中》一文写到:未来的教育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得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教育不仅是帮助人们取得成功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是塑造完善人格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并挖掘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何为参与度,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结果。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反映了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思维、情感及价值观,而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参与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结果。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反映了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且也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与教法运用的水平。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在新课标实施中,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体育教学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最核心的要素,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所反映的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  相似文献   

5.
张勇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7(4):176-176,178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 ,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过程。它既体现为以观念形态出现的精神活动成果 ,也体现为人脑的精神活动过程。体育意识就其形式讲 ,主要是感觉、知觉和思维 ,其中思维带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含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体育知识是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 ,包括对体育运动客观过程的认识 ,对体育运动各种规律的认识 ;体育情感是学生对体育的情感和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 ,它是学生对体育…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体育师友》2004,(4):52-5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对于自身、对于自己活动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产生与该社会相适应的,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那种情感。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体育教育也不断的发展,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不断的深入。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纲要提出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通过情感培养和意志锻炼,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竞争、拼搏、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等情感因素。本文首先时情感教育这一概念进行基本的论述;继而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主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健康的情感,是消融师生交流阻隔,排解认知障碍,实现师生感情沟通的重要手段。笔者长期从事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深刻体会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情感教育对体育教师情感素养的要求及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希望本文能够给从事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的同行们带来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9.
试论EQ与学校体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EQ(情感智力)与学校体育过程的作用与反作用进行阐述,探讨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EQ。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体育渗透德育的关键是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德育观念,强调做人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更多地致力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品质,激励并促进他们在情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一、做人教育学校体育渗透德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在从事体育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极易忽略对学生人格教育,做人教育以及情感和理想教育。致使课堂上经常出现违纪现象;考试中出现作弊现象;比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中学武术教学的“快乐”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本文通过实验法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武术教学。结果表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习压力,加深动作记忆。在中学武术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信息化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进行再认识。指出:(1)信息化教育能激发体育学习动机的,为学生学会体育学习提供帮助;(2)信息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整合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途径;(3)运用信息化教育的思想可以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运动处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制高职的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原则,把发展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入运动处方,紧紧围绕着“增强学生体质”这一中心任务,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的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将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法、对比法,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体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很好的改善,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新《指导纲要》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如何建立符合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多目标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了目前高校存在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滞后性现状与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张海龙 《精武》2012,(9):90-91
通过对高中生学习压力来源的分析,文章提出体育课程对高中生学习压力的缓解措施。体育课程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重要手段,从而能够让学生保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理论建构与自然实验的方法,对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学会学习策略”的探索与实践。结果发现:学会学习策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体育专业能力,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结果表明:学会学习策略的效果是明显的,可能为目前大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主要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思想观念构建、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希望在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推动体育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满足各层次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职前“说课”技能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多高等师范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职前“说课”技能培训不力,致使学生对说课陌生,阻碍了学生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提高,学生向教师专业化角色转化缓慢,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对说课的概念、内容、体育说课的重要意义与原则的深入理解认识;提出几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职前“说课”技能培养的积极对策,以促进体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调动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中学习动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在对学生的学习动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动因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