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四个方面。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人的发展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他要依靠他周围的环境来进行发展;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要想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还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主要指人内在的稳定的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是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和在不断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通俗地理解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惯常行为模式。所以,在分析影响儿童人格形成的因素时,必然要涉及到遗传、教育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的发展与“四要素”影响辩证关系新探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人的身心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努力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各有什么作用,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和自身努力决定论等不科学的观点。也有上述四要素或...  相似文献   

4.
个体心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传统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指出,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潜在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学校教育则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由于这种观点在探讨个体心理的发展上,缺乏整体把握、系统分析、动态研究,因此不仅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纳上既不全,又有误,而且在对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上,缺乏必要的互相感应联系。实际上,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类、多层次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按系统论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它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这种相互作用便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动态空间系统.个体心理正是在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性格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过多地强调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生物学指标,致使体育教学具有过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趋于军事化、程式化,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发展。一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体现在个体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明显标志。性格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它是后天通过人们的生活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受环境和教育因素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生物遗传因…  相似文献   

6.
个体心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传统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指出,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潜在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学校教育则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由于这种观点在探讨个体心理的发展上,缺乏整体把握、系统分析、动态研究,因此不仅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纳上既不全,又有误,而且在对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上,缺乏必要的互相感应联系。实际上,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类、多层次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按系统论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它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这种相互作用便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动态空间系统。个体心理正是在  相似文献   

7.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而又基本的课题,它对于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去组织、设计教育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同人的发展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教育上历来存在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人的发展受哪些因素制约?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已往一般认为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制约,又有人把其中的一个因素绝对化,形成所谓“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与“教育万能论”。“遗传决定论”原先是一种传统观念。如中国封建时代即有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贼养的儿子挖壁洞”的习俗观念,实际上是封建等级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18世纪  相似文献   

9.
个体的身心发展,除受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个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因此,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意识,产生积极发展的行为。本文就个体主观能动性与其身心发展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人的发展的过程中,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是不能完成新时代所赋予育人任务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发挥协调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概括起来,不外乎遗传和环境(包括教育)两个因素。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长期以来,理论家们各执一端,或者认为遗传起决定作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认为环境起决定作用,否定遗传作用。在这种相持的情况下,有人则提出了另一种主张,认为遗传和环境都起一定的作用,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人的发展。但是,这种相加也有问题,因为两数相加,如果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2.
试论师生伦理精神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道德教育在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相比,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社会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概论》,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其活动对象是人及其身心;其目的和任务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在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中蕴涵着多重伦理关系的交织,其中包括教育群体之间、教育群体与教育个体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受教育群体与受教育个体之间;…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不能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任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协调发挥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不能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任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协调发挥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发展的过程中,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是不能完成新时代所赋予育人任务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发挥协调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形成和谐的个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也是思想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个性 ,又叫人格 ,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思想品德是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就应当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态度。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  个性发展受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的制约。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基础 ,社会因素则对个性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学生通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 ,逐步掌握社会风俗、道德准…  相似文献   

17.
(一)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问题,在教育学上是一个既古老又重要,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几条现成结论: ①遗传素质是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②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用; ③其中教育对身心发展又起主导作用。上述结论,有其科学的依据,其正确性似无可质疑。但这些结论所指明的,恰恰只是遗传、环境、教育各起何种作用的问题。至于这三者作用的相互地位和联系怎样,相比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遗传、成熟、环境、教育和主体性,这五个因素在个体不同成长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并对个体的道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五因素交互作用论看德育的作用可以得出三个结论:要想将一个自然人高效率地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是贯穿于一个人整个行为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倾向性的心理特征,而不是偶然暂时的心理特征。学生的个性形成主要在青少年时期。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遗传、环境和个体。(一)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遗传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的心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正常与健全的素质是个性形成与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但遗传素质只影响某些个性特征形成的快慢与难易,却不能决定个性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下也可得到促进和补偿。(二)环境和教育是个…  相似文献   

20.
个体心理的发展受遗传、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面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遗传差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施加积极的心理修正,增强其活动的目的性并进一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