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徐孝才 《教师博览》2023,(18):21-22
环境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环境育人,对于中职学校美育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构建美丽校园环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展多彩美育活动、实现全员参与等四个方面中职学校实施环境育人的方法,可以为中职学校美育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美育在教育全过程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美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艺术和方法,应贯穿在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当中,还应渗透在校园环境建设、校风建设和学校管理之中。而将美育渗透在教育全过程中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2014,(2):F0004-F0004
正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坐落在京南历史名胜——陶然亭公园西侧,20l2年被评选为北京市首批"百年学校"学校长期重视学生的美育工作,在校园环境上注重美育环境的创造,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来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美术学科是学校美育的主渠道,全体美术教师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有多种。我校在实施美育过程中,认真抓了三个要点(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化艺术氛围,塑造高尚的人格美)、两个突出(突出音、体、美等艺术学科的美育功能,突出语、数、外等学科的美育渗透功能)、一个特色(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美育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章强调应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美育在校园环境、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中的渗透,深入开展美育特色课程建设,以充分彰显校园的美、教师的美、学生的美。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美育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美育有助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应加强和改革学校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体现出鲜明的人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真正回归到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上来。应该通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开展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协调家庭、社会美育,“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让教育立美——实现教育自身的美化,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 校园环境是学校地域之内的,构成学校基本物质面貌的条件总和及由此产生的境况。其外在表象是指组成学校整体结构的各种建筑物、活动场所、绿化地带、休闲场地、雕塑及纪念物体等。虽然它不像教学、管理及其它思想政治工作那样,表现为直接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但它对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的作用。苦于此我们可以说校园环境与校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环境的开发和建设能更新艺术教育的措施和拓宽艺术教育的渠道,为艺术教育打造更完善、更捷径的氛围。为此,我们立足"敦品重学,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提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享受艺趣雅致的校园生活"的办学宗旨。创设艺术人文环境是积极推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美化校园人文环境来体现学校文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每一个学校在建设育人体系和校园环境时必须重视的领域。本文以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柳街中学的美育实践为例,详细论述了一所农村学校如何通过“凸显乡村特色,挖掘家乡丰厚的美育元素;立足美术课堂,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创作素养;注重学科融合,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切实落地,以期为更多的农村学校美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育在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美的思想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思想之一,美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技能,学校应当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论述了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地域文化精神的嵌入,对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促进大学生现代文化精神的养成、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校园人创造人文环境,促进校园人的发展。新升格二本院校尽管基本完成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在和谐校园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其建设途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规划,谋求和谐校园建设;发挥师生员工主人翁精神,积极融入和谐校园构建;加大校园建设投资力度,完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大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创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明确内涵,把握现状,从突出重点、建设良好环境、培育和谐校园精神、发挥师生积极作用等方面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4.
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及校风等校园文化内容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加强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胡征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4):111-112
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性质和任务,强调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用中国先进文化作指导,正确处理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实践活动、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营造校园文化是职业学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功能。校园文化既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职业情感。义可创造准就业环境。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中心之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图书馆在营造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为营造校园文化服务。应从信息资源优势、网络信息资源功能、环境和设备优势地位和多元化文化服务等方面综合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艺术高职校必须坚持以美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由艺术学校自身特征和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决定的。文章分析了艺术高职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审美原则,阐述了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重点阐明了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宿舍文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于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宿舍文化建设的美育功能,探讨从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建设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理工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