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黄娅 《快乐阅读》2012,(18):120-122
长期以来,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就已成为学术界以及诸多热爱戏剧影视表演的朋友们争论和研讨的话题。有很多人认为它们二者完全不能等同,或是一部分人只认可影视而摒弃了戏剧,还有的人认为舞台演员去演电影电视永远都是"虚假、夸张、造作"的,其实不然,大家的认为都较片面,它们除了"差异"还具有彼此的"结合点",两次获得男主角奥斯卡金像奖的达斯廷?霍夫曼说:"演员长期离开舞台,就会失去营养,在舞台上与观众活的交流,是演员的营养剂。"优秀的话剧表演"养育"了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因此就这个问题,本文我将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同仁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戏剧影视这两种像姐妹一样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2.
戏剧的表演和声乐的表演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戏剧的表演在声的基础上海比较注重形态,也就是演。声乐的表演形式主要的就是对声音的演绎上。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是这两种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关联。本文主要对戏剧表演和声乐表演进行进行交互式的作用探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戏剧还是电视剧,都需要演员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反派人物在戏剧中的表演往往是与那些正面人物相对立的,其乖张、出位的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在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方面往往被人们错误的认为相同,其实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我们将电影表演定位为行动艺术还是感觉艺术之前,必须对两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继而在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方面对两种表演也有个全面的认识.这种探讨和区分是研究的必要,断定电影表演属于哪一种艺术,其前提就是将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相同点和不同点都一一找出,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舞台是让我展示自己的地方,戏剧舞台是我的一块土地.舞台、大屏幕,电影等在这一系列迅猛的视觉冲击下,如果演员在台上的表演无法让他们信服,那么也许剧院将会再一次地被观众遗弃.所以在新形势下要做到与生活逻辑相近,要做到使现代观众信服,除了要改变演剧形式外,演员在舞台上是否进行着有机互动自然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戏剧表演内心视象构建的范畴,阐述了内心视象的内涵,并针对戏剧表演内心视象的构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笔者本次研究,提出了演员在表演时要重视构建内心视象,加强客体形象的生机与活力,注重矛盾冲突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实现通过加强演员内心视象的构建,提高演员表演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的表演是一名成功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所必须具备的,是歌唱艺术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要求演员自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和协、统一呈现在舞台上。既然是表演,那么更多的是要求演员的外在美的表现——形体表演。这就涉及到一个演员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口型的变化,肢体语言、手势的变化以及台步等这些问题,这也是作为歌唱演员必须要知道的舞台形体表演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课程的开设,应构建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艺术实践舞台,从学生最熟悉的作品入手,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丰富艺术体验,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音乐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9.
"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的表演是一名成功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所必须具备的,是歌唱艺术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要求演员自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和协、统一呈现在舞台上。既然是表演,那么更多的是要求演员的外在美的表现——形体表演。这就涉及到一个演员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口型的变化,肢体语言、手势的变化以及台步等这些问题,这也是作为歌唱演员必须要知道的舞台形体表演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戏剧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在民族艺术体系当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国的大众审美艺术当中也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戏剧表演离不开音乐,可以说音乐是戏剧表演的重要因素,传递着戏剧的情感和内容,不仅在戏剧表现的过程中烘托氛围,还能够提升戏剧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因此,研究戏剧表演中音乐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大多由优伶演出的优谏戏、滑稽戏、参军戏、戏弄戏乃至傀儡戏、宋杂剧、金院本等,主要是一些具有喜剧幽默感的话剧小品,它们多用文言对话和适当动作为表现方式,以玩笑、嘲弄、取闹来达到讽刺警戒之目的。这些话剧小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过于简单,与真正意义上的话剧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便其中有一些话剧因素,也只能说具备了话剧的雏形,而不宜以话剧视之。中国古代话剧小品的演出在本事、演员敷演故事、剧场、演出技巧或表现手法、最终以“笑”或“惊”结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模式.这种演出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古代话剧小品向大型现代话剧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两代是戏曲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李渔总结中国古典戏剧,特别是明清传奇的特点,提出了关于传奇应该以"团圆之趣"结尾的戏剧美学观点。虽然他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最终还是难免落入戏剧结尾新的俗套,但他对中国古典戏剧的理论总结和力求创新的创作实践仍将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诗歌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主流,它对其它的艺术样式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而对戏剧的影响尤其深刻。西方古典戏剧在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诗歌的潜移默化、浸润滋养,不可避免地带有诗歌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古典戏剧的语言艺术、题材内容和叙述方式上。  相似文献   

14.
最早的戏剧是从宗教仪式中发展出来的,仪式中的程式化、表演化、性格化的特征,已孕育着未来戏剧的萌芽。最早的戏剧是一种混合型的艺术,它是艺术尚未分化时的产物。中国早期的戏剧,是由诗、歌、舞等部分组成的,它的早期形态是三位一体的。不仅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活动,诗、歌、舞也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一些宗教舞蹈,特别是那些以述说神的故事或图腾祖先及氏族历史的舞蹈。仪式培养了人类幻想的形象性,艺术的想象力,陶冶了人类激越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人类用象征的、隐喻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的情感、渴望和理想。当神话时代渐渐消去,艺术渐趋成熟,仪式就被艺术戏剧所代替。  相似文献   

15.
浅论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一面是戏剧教育的贫弱现状,而另一面则是戏剧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戏剧教育"的热切需求,这些都在呼唤着"戏剧教育"的加强和普及。在复兴戏剧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坚持素质教育的总方向,推动戏剧走入中小学课堂;加强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促进戏剧文化传承与推广;借助编演实践,推进课程改革,促进项目教学;支持校园戏剧,塑造学生角色意识,才能够重新找回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扬州自古便是戏剧名区。从上古到清末,中国戏剧孕育、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和基本形态在扬州都有丰富的展现。多姿多态的古代戏剧活动为扬州赢得了历史名誉和文化积淀。虽然开端良好,但总体看来,扬州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继承的工作仍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如何通过分析扬州戏剧的发展现状从而开拓其生存空间以及提高在现代艺术中的竞争力,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程式性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没有程式性,戏曲就失去了其魅力。但是在现代戏和新编的一些古装戏里,新程式的创造得不到发展和壮大。本文从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原因及现代戏剧目的特征出发,对阻碍新程式表演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8.
总体来说元杂剧题材因循多于独创,这与元杂剧的现实境遇及存在方式有关,跟传统诗文相比较,市民消费和剧场演出是元杂剧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元杂剧这样一种独特的文艺类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市民艺术。  相似文献   

19.
Early childhood practitioners appear to be in an unending battle to legitimize the use of the dramatic arts in the classroom. Ev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who accept the value of dramatic play seldom utilize the potential of drama full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inforce the value of drama and theater for young children. Dramatic play, creative drama, theater, and television—a form of drama — all have their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推销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情景剧表演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方式。清晰I睛景剧表演中的剧本、舞台与演员要素,是推动情景剧表演形式在课程中运用的基础内容;其中,剧本是最关键要素,在剧本写作中,需要考虑主题、理论以及场景设计,并在教学环节中规划与落实。情景剧表演方式需要更为全面的考核方式,提高过程考核比例,情景剧表演中增加团队与个人成绩的综合考量,为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提供更加全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