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高级阶段越南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语料库研究法对越南学生的习作语料进行穷尽性检索、统计、分析,考察其运用汉语实词的全部表现,初步勾画出越南学生汉语中介语实词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以《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以及《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为依据,筛选出40个汉语常用语气副词,采用横向规模研究方法,结合自然语料,并且通过语法测试对62名越南学生40个汉语常用语气副词习得情况进行定量的考察,得出越南学生40个语气副词的习得顺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
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来看初级阶段乌克兰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语序错误;句子成分的缺失或增加;用词不当。  相似文献   

4.
"在+NP"结构是越南学生习得介词"在"过程中使用较多、偏误率也较高的一种结构,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在+NP"时产生了9种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目的语规则的泛化、介词"在"自身的复杂性、学生学习策略的主观偏离等,在对越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病句教学、基本句式教学、语境教学、汉越对比教学等教学方法能有效避免此类偏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表处所"在NP"结构是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使用较多、偏误率也较高的一种结构,从越南学生86万字的自然语料中整理出1289个含"在NP"结构的句子,分为11种句式,考察了越南学生"在NP"在这11种句式中的使用情况、习得顺序及特点,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越南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二者同属汉藏语系,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对越南学生习得汉语称谓语造成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对汉越称谓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越两国相似却又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经济因素及传统思想等角度探究其原因,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所以在对越汉语教学中应以汉越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为基础,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为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汉语称谓语的特性及语用功能,最终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越语横声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阴平和去声的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所犯的普遍性错误的深入研究,发现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很难分清阴平和去声,大都读成了既像阴平又像去声的越语横声。本文运用语言调查、语言对比、数据统计和语图分析等方法对此进行定量研究,认为越南学生分不清汉语阴平和去声的主要原因是受越语横声的干扰,并从语音学的角度和利用语言习得理论对排除干扰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沿用有关趋向补语10个考察项目,采用横向规模研究方法,结合自然语料,通过语法测试得出越南学生10个汉语趋向补语考察项目的习得顺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汉语学习者能否准确恰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汉越词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内涵丰富.越南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对汉语词语不容易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主张对越南留学生进行词语教学应以汉越词语的对比分析为基础,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为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汉语词语的特性及语用功能.从越南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出发,设计目标明确的交际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词语教学,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梁大巧 《考试周刊》2014,(21):95-96
英语句子成分教学一直是被师生及教育专家们忽视的弱点学习内容。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英语句子成分分析正是学生似懂非懂的难点,习得的第二语言,除用于口语交流外,也是更多书面、学术、会议等正式场合的使用语言,要求正确运用英语句子的句法结构,英语句子成分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进行简单而有趣的英语句子成分高效课堂教学是文章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鲁海涛 《现代语文》2010,(4):131-133
本文以20位越南留学生的作文为考察对象,对越南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偏误进行分析,梳理出了标点符号的书写偏误和使用偏误两种类型,分析了偏误成因,并对今后对外汉语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口头输出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通过问卷测试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口头输出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汉语口语水平和不同层次班级学生在汉语口头输出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而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口语技能方面的习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口头输出技能教学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方面存在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影响了越南学生的准确表达和交际效果。本研究以越南学生汉语词语色彩义的偏误为研究视角,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反映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情况。词语的色彩义在日常汉语交际中是很常用的,相对于理性义来说,词语的附加色彩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学习者更难理解掌握,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从而更具有教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色彩义方面存在很多偏误,这些偏误影响了越南学生的准确表达和交际效果。本研究以越南学生汉语词语色彩义的偏误为研究视角,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反映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情况。词语的色彩义在日常汉语交际中是很常用的,相对于理性义来说,词语的附加色彩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学习者更难理解掌握,是最容易出现偏误的知识点,从而更具有教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语句子成分与俄语句子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俄语中没有与汉语补语完全对应的概念,并且汉语补语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补语是俄罗斯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在汉语补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也较多。文章着重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俄罗斯学生汉语补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晨  李秋杨 《现代语文》2007,(1):110-111,109
我们在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汉语趋向补语使用上偏误较高,偏误类型多种多样,并且与日韩、欧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的偏误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日韩、欧美学生学习趋向补语习得情况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对东南亚国家学生的习得情况鲜有涉及.随着东南亚汉语热的日渐升温,中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阵容逐渐壮大,成为这一地区来华留学的最主要群体,他们的汉语习得情况和规律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学习策略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习者心理过程的深入探索。学习策略的选择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本文调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泰在昆汉语学习者,研究两国学生口语学习策略使用基本情况,深入探讨他们在汉语口语学习策略使用过程中的共性及差异。研究发现,补偿策略是留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汉语口语学习策略,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美国留学生与泰国留学生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对第二语言习得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日本学生汉语交际意愿模型,然后根据对142名在华日本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使用AMOS4.0对该模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较强的汉语交际意愿是促进留学生使用汉语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交际焦虑和跨文化的适应性对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意愿均有直接影响;此外,跨文化适应性对学习动机、交际焦虑也有影响,并直接作用于留学生使用汉语的频率,因此也是汉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19.
书面输出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汉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问卷测试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书面输出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层次班级、不同汉语学习水平学生在书面输出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而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写作技能方面的习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书面输出技能教学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中的词语偏误包括词语构造的偏误和词语使用上的偏误。留学生在习得目的语时生成了目的语中不存在的词语,这是词汇偏误的一种重要类型,即词语构造上的偏误。本文基于自建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这部分合成词进行分析,与汉语中仿词构词及成语活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