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被人们视为“社会新闻”的新闻又开始“热”起来。它不但在报刊上重新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占据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有些单位还经常举办一些在社会上有过较大反响的“社会新闻大赛”,探讨社会新闻方面的文章,也逐渐增多。社会新闻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说它老,是因为报纸在创办初期它就存在,或者说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的社会效果是指新闻所传播信息和表达的思想观点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新闻发表后在社会上的反响。这种反响有积极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在采写社会新闻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忽视新闻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社会新闻注意社会效果,就是要注意从主题上能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主流,从事实上选择那些有益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闻要注重社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新闻采编》2000,(6):13-14
社会新闻,概略地说是指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气的一种新闻体裁。因为社会新闻大多发生在市民身边,如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它们往往很具体、很典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把它报道好了,往往能产生很好的舆论教育作用。近几年来,社会新闻的报道比重日渐呈上升趋势,而如何才能把社会新闻报好,让上头、下头都满意,也就成了一个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古老的中国不仅从外在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方面发生巨变,而且在内在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精神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整个社会系统的震荡和各种各样的反应,社会问题大量出现,社会热点演变更迭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问题、社会热点的属性?社会问题、社会热点的报道原则是什么?在众多的社会问题、社会热点面前,像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工具,负有重大的使命,它必须不断地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以舆论力量推动社会问题不断转化、解决;必须不断地运用自身的引导、疏导功能,对社会热点进行评论、裁定,发挥社会热点的正面效应,削减或抑制其负面效应,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初期,著名报人邵飘萍即提出:“政治以外之社会新闻,其价值与政治、外交等新闻并重,有时且超越而上之。”由于社会新闻一般从世俗的角度报道社会  相似文献   

7.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是欧美社群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图书馆界就社会包容和消除数字不平等作为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达成一致.论文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并指出: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认识社会问题、社会热点的属性,准确地把握社会问题热点报道原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报道水准。  相似文献   

9.
郑晓华 《记者摇篮》2004,(10):55-55
社会新闻.概略地说是指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气的一种新闻类别。因为社会新闻大多发生在市民身边.如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它们往往很具体、很典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把它报道好了。往往能产生很好的舆论教育作用。近几年来.社会新闻的报道比重日渐呈上升趋势。如何才能把社会新闻报好,让政府和群众都满意呢?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传媒的触角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讲身边事、说家常话,也报告“八小时以外”的非专业化的琐闻趣事。浏览这些新闻既像炉边琐话一样津津有味,又像电影故事一样扣人心弦,人们在咀嚼回味这些新闻时,  相似文献   

11.
12.
媒体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水发炎”、“杨丽娟追星”、“纸馅包子”……这接二连三的新闻事件,虽然曾经赚足了眼球,但是过后却深深地拷问着当今媒体的社会责任,严重地摧毁着整个行业的信用。面对日益滋长的低俗之风、虚假之风,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也逐渐泛开: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媒体到底如何完成“社会守望者和环境监测者”的使命呢?  相似文献   

13.
用于社会     
上期提到出版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所以要将学科研究的落脚点放在学以致用上.本期则主要强调,就学科范畴归属而言,出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由此决定出版学研究成果必须用于社会、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14.
社会底片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关注     
在日本临终关怀医生大津秀一所列出的“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里,有一件是“没有回故乡”。近年来,社会上有关“故乡沦陷”的讨论日益增多。星星落下的地方是故乡,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故乡渐渐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地方。除了物质上最不乐见的持续破坏与荒芜,同样包括乡土中国在文化或者精神上的陷落。  相似文献   

16.
社会底片     
《新闻世界》2009,(3):4-5
  相似文献   

17.
社会底片     
《新闻世界》2009,(5):4-5
  相似文献   

18.
社会底片     
《新闻世界》2009,(7):4-5
  相似文献   

19.
社会底片     
《新闻世界》2009,(10):4-5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关注     
人类的历史与灾荒结伴而行。灾荒发生的原因、种类、后果各不相同,涉及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条件千变万化,灾荒治理及其法规、制度和社会支持也体现着不同时代、地域和社会体制的特征。以当代而言,如果我们把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的抗洪救灾与2005年美国南部的救治卡特里那风暴的过程加以对比,将2008年发生在中国西南的汶川地震及随后的抗震救灾与2011年因地震、海啸而引发的福岛核危机及其救治加以综合比较,就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