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与支持。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均等化。均等化进程应分为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阶段。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教育发展实际及现实可行性,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发展阶段,以及入学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等和学校教育质量均等三个维度。以修正的变异系数作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算方法,可以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现代教育走向民主化、社会化的根本理念。在当前,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策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成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和载体。促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举。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具有资源供给充足、优质发展、有效满足老年人需求、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等特征。调查发现老年人具有强烈的接受老年教育的愿望,但由于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发展不均衡及个性差异,老年人的需求还无法得到满足。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担负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责任,共享教育资源,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建立老年教育共同体,适度开办老年教育专班,为老年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促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开始逐渐引起社会的诸多重视。这个问题涉及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体制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中指出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教育的过程,包括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生成就产生的效力均等、参与教育过程的享受高质量教育机会均等和学业成功机会均等即教育对个人发展前景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在阶级社会里,它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不均等是绝对的,均等是相对的。因此,主足长远,寻求有效策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早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然而当前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德沃金资源平等论的角度重新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审视,可以得出较为新颖的结论.而其深入考察发现,如果把其作为教育机会均等的立论基础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它仍然带给当今社会许多有益的启示.第一,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既要强调教育平等又要承认差异、尊重个体自由选择;第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要努力做到教育起点均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均等的有效统一;第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政府应当注重对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及资源的维护,建设责任政府;第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受教育者既要树立权利意识,又要培养责任观念.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然而,不均等的现象却仍然广泛地存在.本文运用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去说明和描述在教育入学机会、参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等四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维度上,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如何表现的,这些表现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保障与绩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代背景和本质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并从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维度设计了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9.
教育均等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其中对于“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曾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而且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在施行这两个均等。我国也在施行,但受经济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就学权利均等”和“就学机会均等”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贵族学校和高等教育收费制的出现,越加淡化了这两个“均等”。而对于实施“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就更难了。人们往往把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发展的战略问题,表现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公正的价值判断和“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的现代教育发展理想的追求。当然,这种理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随着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心从条件均等、机会均等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均衡,以三网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加快推进教育公平,最终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制度正义是教育公平的首要价值。当前我国教育公平现状不容乐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依然严峻。教育公平保障体系必须建立在制度正义这一伦理基石之上,把制度正义贯穿于教育制度的供给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平等地分配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别配置教育资源,对处境不利的人予以教育资源补偿,以此构建教育公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程度加深,庞大的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日渐上升,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推动老年教育的发展,但是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单纯的娱乐身心层面,与目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和老年人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相矛盾,并且由于认识的偏差和经费不足,对老年教育的投入也较少,造成目前老年教育发展不完善。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结合老龄化理论和老年教育现状的突出矛盾,从社会观念、管理机构、资源整合、资金问题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老年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开始迈向提质发展的新阶段,重新审视老年教育的价值观、发掘传统老年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于老年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析传统老年教育的价值观发现,老年教育实践中根植着功能主义哲学的思想,老年人通常被当作一种持续衰老的社会负担,为老年人提供的教育多集中于身心健康与休闲娱乐类的资源,目的在于帮助老年人对抗衰老、为社会缓解赡养负担。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比以往具备更长的寿命、更健康的身心状况与更重要的社会价值,需要重塑一种“发展性”的价值观念,将老年阶段看作融合学习、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多维一体的新型混合生命周期,通过更新老年教育的发展理念、完善老年教育的治理体系、强化老年教育的社会支持等方式,引发全社会对老年教育价值的重视,保障老年群体的权益,关注老年群体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代化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迎来契机。然而,学前教育条件亟待改善,教育质量不高,入学机会需增加、普惠性办园需加大等问题制约着学前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基于学龄人口预测,认为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从数量扩充到质量提升转型,从统一推进到因地制宜,从市场主导到政府主导战略转型。建议均衡教育机会;坚持监管并重,提高保教质量;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条件。最后研究以X市学前教育现代化研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学前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谢宇 《成人教育》2022,42(1):39-45
依据协同治理理论,老年教育资源协同配置框架主要包括多主体参与、驱动力、协同行动力等三个核心要素。针对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困境,我国未来应完善政策制度环境,激发多主体协同驱动力,聚合多元资源优势;强化政府领导力,构建协同治理制度;融合信息技术要素,提升多主体协同行动力,增强资源配置效能;规范资源开发标准,落实协同治理考核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老年教育资源“普惠公平、优质均衡”的供给。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8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以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为指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实证考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绝对差异均表现为明显扩大,呈现出两极或多极分化特征。当务之急必须落实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符合地区实际的政府分担机制,强化省级财政对普通高中教育的统筹;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全过程动态监管,以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借鉴"PEST分析模型"和综合战略政策分析法,归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总结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探寻其发展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从而确定开拓进取型、支持引导型、加强型和防御完善型等四大综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张茂聪 《教育研究》2012,(6):155-159
教育公共服务是确立教育公共性应当遵循的首要价值选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而实现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目标则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基本教育需求,尽可能地使人们享有均等的教育权利。潍坊市构建的教育惠民中心面向社会,让教育更多地贴近民生、民心,为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对城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有利于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享有共同发展机会,还可以通过城乡互融、校级合作使部分学校闲置的教育资源得以利用,进而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所以,需要积极建立城乡学校合作的体系,对城乡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对城乡学校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能有效地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及城乡教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君 《高教论坛》2001,(4):23-27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同时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是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 ;二是改善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大 ,促进了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四是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