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扁担吱呀吱呀地响着,父亲在前面挑着我的行李拾级而上。“红儿,你看这县高的台阶多高啊!”父亲转过头来对我说。我应了一声,望着父亲的背影和那琴键般的石阶,心潮起伏。九年来,几经筛选,几经周折,伴着痛苦与欢乐,伴着鲜花和硕果,由童年到少年,犹如踩着年龄的台阶,今天终于跨进了青年的行列;从小学经初中,又像踩着求知的台阶。今天终于迈进了令人向往的县高学府。望着这又陡又长,坚实而又威严的台阶,我犹豫着,思忖着:是拾级而上,向上攀登,还是畏缩不前,原地徘徊? “你呆着干吗?害怕吗?”父亲见我望着台阶出神,惊异地问我。我慌忙摇摇头,紧跟父亲踏上台阶;父亲又回过身走他的路了,扁担吱呀吱呀地响着,似演奏着  相似文献   

2.
为了求学,我必须出门远行。离开家的那天,我是哭着上车的。擦泪挥手间,车已行出数步,再回头,已看不清父亲那瘦小的身影,但在那刹那间,我分明看见了家乡——古桥——父亲。父亲如桥的背影渐渐远去,我的印象却时而清新时而模糊,记忆中的往事忽地跳上了心际,心有说不出的滋味。记忆中,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乡已有了这座古桥。那时,桥虽是古桥,但“相貌”尚且完好。也许我和古桥本就有着不解之缘,上学时,古桥便成了我的必经之路。每天放学后,我便会站在桥头,眼望着桥的那一边,期待着父亲的出现,父亲总是按时来到,接我回家。就这样一日日,古桥依然是…  相似文献   

3.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的一阵阵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专门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那是我从心爱的毽子里,费了好大的劲儿剥(bāo)出来给他的。他并没有接受,却笑眯眯地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慢慢走了。那时,我大约十岁。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脖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兑三十个铜板,一块银元兑三百个铜板)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嘻嘻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小手里一放…  相似文献   

4.
“吱呀……吱呀……”我骑着我的宝贝“老爷车”在路上爬行着。“呼——”突然一阵怪风把我卷上了天。我在天上晕头转向地飞了半天后,“冬”的一声,我掉进了一所房子,自行车正压在我屁股上。“哎呀!痛死我了。”我忍痛爬起来,环视四周,发现一个穿着古装的人正目瞪口呆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5.
那是一个叶子泛黄、风儿萧瑟的秋天。就是那一天,我的父亲去了天堂。母亲说:“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父亲在那儿会开心的!”那天清晨,阳光格外明媚。但随后,天空渐渐变得阴沉沉的,浓云密布,好像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思着,今天没有风雨,为什么我会这么恐惧呢?  相似文献   

6.
唠叨进行曲     
自从读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脑海里总是闪现着“父亲”那蹒跚的背影,还有那袋蜜味芬芳的橘子。“父亲”那笨拙的脚步虽然有点滑稽可笑,可那却是父亲对儿子爱的丈量。  相似文献   

7.
父爱如山     
在茫茫的天空下 ,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 ,那层层叠叠的山呵 ,便将一座座小土屋房顶上的袅袅炊烟 ,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哨声 ,扯得好远 ,好远。小时候 ,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 ,走在那坎坷的路上 ,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在梦的摇篮里 ,我最爱做也做得最多的梦是山的梦。当我玩累了 ,父亲就大步走过来 ,双手抱起我 ,亲昵地用硬硬的胡子扎我 ,痒得煞人 ,这时 ,我就会温顺地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 :“爸爸 ,那是什么 ?”“是山。”“山那边是什么 ?”“天空。”“大吗 ?”“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 ,捂住嘴学着父亲粗犷雄浑…  相似文献   

8.
我的蓝天     
岁月轮回,不经意间,我考入了远在市区的南通一中,从此,父亲的信就像系着风筝的线一样紧紧地系着我的心,系着我的思念。父亲的信每次都会准时送到我的手上,读着一封封父亲的信,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泪满衣襟。喜悦的心总是无力摆脱那无法排遣的亲情,亲情之中又总是抹不去父亲的身影。直到现在,才知道“家书抵万金”的含义。一个人身在异乡,心中满载着对家乡、家乡人的思念,常常坐立不安,吃饭也不香,一个人总是傻傻地托着腮,呆呆地望着地图上那不知名的小城,心想:这个时候,他们应该都睡了吧?城市里的霓虹灯还亮着吗?他们在想我吗?知道我在想他们吗…  相似文献   

9.
漫话诚信     
亲爱的朋友,你正望着我呢!你望着我的额头、鬓角,望着我的圆润的脸庞,端详着我青春的光彩,而你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却总是充满了问号,充满了好奇。你的眼睛仿佛正要说出来:“噢,诚信,它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法律·亲情     
那天,父亲落在地上的血是我一滴一滴地铲掉的,整整56滴。那年父亲恰好56岁,56岁的老父亲怎能抵挡住那袭来的恶拳呢?  “给我报仇!”父亲咬牙切齿地喊给我时,我默默无语,期待地望着母亲。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就为这事哭过。  那早,家人正在吃饭,突然“砰”的一声,门被粗鲁地撞开,七叔的儿子恶狠狠地把父亲叫了出去。我感到事情不妙,刚站起身,就听到父亲一声惨叫,我冲出厨房,父亲已倒在血泊中,七叔的儿子腰里插着一把剪刀,气焰嚣张地狂叫着。我转身抄起墙边的铁锹,还没等出手,就被一伙人拉住了,他们是七叔的儿媳领来…  相似文献   

11.
父亲     
“望着你的背影,才知道大山的坚韧……”每每听到《父亲》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时,我就想起了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我是从农村来的,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的家乡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农村。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村庄,一座座小土屋房顶上那袅袅的炊烟将村外牛背上牧童的歌声扯得好远好远。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走在坎坷的路上,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小时候,我生活在梦的摇篮里。当牙牙学语时,就挣脱了父亲的臂弯,在乡间的小路上、清澈的小溪边、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嬉戏,留下了童年灿烂的笑声。我一天天长大,父亲便把对我的爱融进了辛勤…  相似文献   

12.
绿色的大海     
起风了,树叶儿沙沙作响。河子猛一抬头,就望见了那抹绿色,青翠欲滴的一抹绿色,在秋阳下放射着亮亮的光芒。 河子从大山里走进这座城市,似乎有一种感觉,城市的边缘便是大山,如故乡那苍苍莽莽的大山。河子不知道大山之外又是什么?于是问教官:“教官,城市的尽头是山,然而山的尽头又是什么呢?”河子一脸的迷茫,虔城地望着山的尽头。 教官遥遥地望着远方:“山的尽头是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教官一脸的温和,嘴角荡漾着满足的微笑。“我的故乡就在大海的岸边,那里有我善良的父老乡亲,有高高挺立的椰子树,有五颜六色的贝壳,有柔软的海滩。”教官说这话时,仿佛是在唱一首欢快的民谣。  相似文献   

13.
<正>那是一个秋天,是一个叶子泛黄、风儿活泼的秋天。就是那一天,我的父亲去了天堂。妈妈说:"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父亲在那会开心的!"那天清晨,阳光格外地明媚,太阳出奇地露了面,但天空却阴沉沉的,浓云密布,好像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思着,今天没有风雨,为什么我会这么恐惧呢?到底有什么事将发生呢?这时,妈妈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还撞倒了椅子,二话不说拉着  相似文献   

14.
花风筝     
春天来了,草地柔软得像一床绿色的毯子。小白兔、小刺猬在一起放风筝。小白兔望着天上的风筝:“嗨!我的风筝多漂亮——像鸡冠!”小刺猬也望着天上的风筝:“啊!我的风筝多好看——像喇叭!” “那……那……我的风筝呢?”谁在说话呢?声音那么小。“我在这里,我是小蜗牛呀!”小白兔弯着腰,低头在寻。小刺猬干脆趴在地上找。真的,地上有只小蜗牛,正仰着  相似文献   

15.
挂锁的门     
上中学时,我管着教室的门钥匙因此,我总是在天刚蒙蒙亮时就赶到了学校。有一天,我依然去得很早,可到学校时,学校的大铁门还紧闭着。在昏暗的晨光里,望着校门上那把结实的大锁,我感到很无助,一心盼望守门的老大爷能早点起床。我孤零零地在大门外站了近半个小时,老大爷才慢悠悠地走过来。“吱呀”一声,门被他拉开了,这时,我才发现铁门根本没锁。“为什么不推一下呢?”老大爷问道。我的脸红了……好多年过去了,老大爷的那句话还常在我耳边响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紧闭的门”,也常常会被“结实的大锁”吓得止步不前。面…  相似文献   

16.
记忆     
你正望着我呢,年轻的朋友——虽然,你与我并没有促膝而对,可我觉得出,你正望着我的额头、鬓角,端详着岁月留在那上面的痕迹。你的眼睛仿佛正在询问我:“记忆,是什么?”哦,关于记忆,该说些什么呢?医学家说:“健忘症是大脑走向衰亡的征兆。”  相似文献   

17.
    
李杨帆 《新读写》2013,(2):55-56
帆布鞋 我读小学一年级那年,妈妈为了带我回外婆家,特地让我换上了那双白色的帆布鞋。那是姐姐送给我的,七成新,平时不舍得穿,一直装在鞋盒里,放在床底下。那天穿上后,我异常兴奋,坐在我们家的“老坦克”上一路高歌,“老坦克”吱呀吱呀的,好像在给我配乐。  相似文献   

18.
读“山”     
我从山里来,我的父亲是山里人。我的家乡在那贫瘠的山区——贵州省盘县羊场乡。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绵延的山峰,几个古老的村落便散落在群山之中。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笛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走在那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9.
农家·农人     
家是农家,人是农人。夕阳在山,燃烧成火的模样。父亲站在村外那条斜坡上努力地朝路口张望——父亲又在等我归来了。不识字的他竟精确算出了我回家的日子。我远远见了,心里一酸,便飞跑过去。那边,父亲早已快步下了坡。“累了吧?”父亲接过我的背包。“不累。”我和父亲并肩走着,竟高出他许多。  相似文献   

20.
细雨·桃花     
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 ,都会有张素洁得如同桃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 ,传达着桃花对我的召唤。校园里那挂满花蕾的树木又一次牵动我思乡的情丝 ;书本里收藏着的那朵枯萎的桃花又一次让我想起了家乡那大片的桃林 ,那里深埋着我的梦 ,飘浮着我的魂……在一个飘雨的日子 ,我踏上了去家乡的路途。一路风雨 ,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 ,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与悠然。“竹外桃花三两枝” ,美倒是美 ,可那柔弱的桃花又怎能经得起几番的风吹雨打 ?贾平凹先生院里那棵小桃树到底孕育出个桃儿没有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家乡的果农们望着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