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海南岛是我国的热带宝岛,大致处于北纬18°10′—20°10′。本文所涉及的通什地区,系指宝岛南部的八个县,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范围,面积16595km~2,人口197.4万(1984年)。它以丘陵山地居多,海南的几座高山,如五指山、尖峰岭、黎母岭、吊罗山都在境内。五指山海拔1867m,是海南最高峰。北部高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使本区基本免于寒害的威胁,风害大为减轻,水热条件优越。南面的陵水、保亭、乐东和三亚市,更有海南宝地之称。它所具备的海  相似文献   

2.
以库布齐沙漠东段榆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对在样地内随机选中的榆树进行每木检尺获取相关数据。综合分析样地上林分的树高、直径、枝下高等树木生长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为:榆树林样地中1号、2号、3号样地的平均树高分别为6.28m、7.87m、9.13m;其中1号、3号样地的树高分布图呈多峰山状分布,2号样地的树高分布图近似正态分布。设置的榆树林样地中1号、2号、3号样地的平密度分别为608株/hm2、976株/hm2、512株/hm2。  相似文献   

3.
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FiCane),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我国习惯称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发展的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s)为台风,热带气旋按照其强度的不同,依次可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标准。中国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根据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最大风力分为:  相似文献   

4.
长柄串珠藻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柄串珠藻是一种要求水温较低且恒定并适应光强较弱的小型淡水红藻,生存于Ph7.5,夏天水温为17°C ,冬天水温为14°C ,全年水温波动不大,钙含量较高而其它营养盐分含量较低的泉水中。奇光合作用的最适水温为15°C ,光合作用的适宜强光为30μmol/m2.s-50μmol/m2.s,最适光强度为35μmol/m2.s-45μmol/m2.s,40μmol/m2.s光合速率最高峰,为其饱和光强。长柄串珠藻的光补偿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C、10°C、15°C、20°C和25°C的光补偿点分别为4.5μmol/m2.s、5μmol/m2.s、5.6μmol/m2.s、6μmol/m2.s和7μmol/m2.s。呼吸速率在光合速率增大时也升高,且与水温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昌顺  谢高地  陈龙  裴厦  范娜 《资源科学》2012,34(7):1232-1239
地处澜沧江下游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过渡带的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本文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地形和乔木结构对该区域林下不同生长型地表植物生长与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和乔木结构对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林下3种生长型地表植物(灌木、层间植物和草本)的生长和分布格局的影响显著,其中地形和乔木结构对灌木生长的作用大于草本,除坡度和乔木密度外,其余指标对灌木盖度或灌木高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地形和乔木结构对林下不同生长型植被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按影响程度大小,影响灌木层种类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胸高断面积、树高、乔木种数和香浓维纳指数,对于层间植物,则依次为胸高断面积、树高、海拔、乔木种数和乔木盖度,对于草本层,则依次为胸高断面积、乔木种数、坡向和树高。就整体而言,乔木结构对林下植被结构和种类的影响大于与地形因子,地形因子中,仅海拔和坡向分别对林下层间植物和草本分布的影响显著,说明乔木结构是小尺度研究中影响林下水热条件的主要因子,但海拔和坡向对它们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楼属Paris有19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根据对本属所有种的染色体研究,重楼属染色体基数为5,核型的基本结构有两种形式:热带核型K2n=2x=10=6m十4t和温带核型K2n=2x=10=6m+4st或  6m+2st十2t。  热带核型的种(13种)分布在亚洲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温带核型的种(6种)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域。重楼属的多倍体种的核型属温带核型,为本属的边陲种。四倍体种四叶重楼Paris quadrifolia分布在本属分布区的西端(欧洲);日本重楼P.japonica是八倍体种,局限在属分布区的东端(日本)。全部热带核型的种都是二倍体种。其中海南重楼P.dunniana等较原始种类都集中在华南和中南半岛北部。作者认为,亚洲大陆北纬18°至北回归线的热带地域是重楼属的起源地,云贵高原至邛崃山地域拥有14种重楼和9种核型结构式(全属有13种核型结构式),是重楼属的多样化中心,即现代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7.
清水河县青豆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基本情况青豆沟小流域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南部 ,属浑河流域 ,为黄河三级支流 ,地理坐标为东经1 1 0°49 2 5 "~ 1 1 0°5 4 5 0 " ,北纬 40°0 2′3 5 "~ 40°0 6′2 6"之间 ,总面积 2 6km2 ,水土流失面积 2 4.7km2 ,海拔高程 1 1 43~ 1 3 46m,该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 ,整个流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平均沟壑密度 3 .5 1 km/ km2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多年平均侵蚀模数达 871 1 t/ km2·a,多年平均降雨量 3 91 mm,汛期 (6~ 9月 )降雨占全年降雨的 70 %以上 ,多年平均蒸发量 2 5 0 0 mm。干旱少雨、生态恶化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国亚热带区域76个地区(不包括行政单元)的植物区系调查和研究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 (PCA)、TWINSPAN聚类和样带梯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区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构成特征和 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各研究区域间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构成的相关性和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贯穿我国亚热带区域的东经108.5°~111.5°和北纬29°~31°两条样带的几种区系地理成分的分布梯度。结果表明:①15种区系地理成分可以归为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干旱区成分和东亚中心成分4组;我国亚热带各地区区系地理成分中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的比例最高;干旱区分布诸类比例极小;东亚中心成分的比例突出,特有性强;②样点的PCA排序明显反映了北、中、南亚热带在区系地理成分构成上的差异,但亚热带东西部的差异不明显;③样带分析清晰地反映了热带、温带成分之比的梯度格局;川东鄂西地区特有分布中心的地位和世界分布与特有成分相反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赵献英 《资源科学》1987,9(3):59-64
一、自然地带的特性 喀喇沁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个山区县。位于东经118°08′—119°22′,北纬41°33′—42°14′,地处燕山山脉北段,七老图山脉东麓,属燕山中低山丘陵地带,是兴安岭北东向构造带和阴山至燕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接处,90%的地区为山地和丘陵,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山峰为西南部山区的葫芦峰,海拔高度达1890.9m,中部低山丘陵区变化在1000—800m之间,坡度较缓,东部则降至900—500m。这种有规律的地势变化构成该旗三大地貌单元,西南部中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河谷平原区。  相似文献   

10.
王明珠 《资源科学》1987,9(4):26-36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纬24°30′—30°6′,东经113°24′—118°30′之间,是一个三面环山向北开口的红色盆地。它以鄱阳湖为中心,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呈阶梯式抬升,构成湖区一阶地平原—丘陵岗地—山地的半环状地貌。山、丘、岗、平的比例约为3.5:4:1.5:1。境内气候暖湿、土壤资源丰富,是我国粮食及亚热带经济作物林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因此,进行全省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数量统计可为江西大农业布局和农林牧配置提供土壤条件方面的科学依据,进而对整个中亚热带红黄壤地区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热带地区是我国热带森林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利用和保护热带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经验。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热区传统的和新发展的利用热带森林的方法并对它们的经济、生态效 热带森林、持续利用、云南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雾露水资源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测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干季对雾露水的截留量及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侯特征,结果表明,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加浓下沉而来。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夜间,各林冠层截流的雾露水总量可达1.36mm,其中最上层林冠截留0.97mm(吸附水0.45mm,流落水0.22mm),中间层截留0.40mm(吸附水0.29mm,流落水0.11mm),下层林冠截留0.28mm,(吸附水0.23mm,流落水0.06mm)。林冠截留雾露水量的多少与上层林冠处的风速、降温强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80—1983年夏季 ECMRWF 资料,分析了1983年夏季热带大气环流的异常;指出1983年夏季大气对1982—1983ElNino 事件的响应,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热带夏季风区,并且以东亚季风区最显著;引起1983年亚洲夏季异常减弱的主要因子是赤道印度洋至“海洋陆地”之间的纬向热力对比的异常减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台风界(包括IPCC,IWTC及ESCAP/WMO台风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对台风活动影响方面的最新评估结果,讨论了目前评估工作面临的科学问题和挑战及下一阶段台风气候变化领域的优先研究主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文术 《科教文汇》2012,(5):39-39,64
本文从“热带园林工程”课程出发,结合目前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欢  刘荣高 《资源科学》2012,34(2):242-247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数据资料,建立了以每次热带气旋6h间隔中心位置为基础的西北太平洋地区1°×1°经纬度格网,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1990年-2009年热带气旋的路径变化、发生频数、频率的年际分布和季节分布等。结果表明:①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大概为100°-180°E,3.5°-51°N,主要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群岛,中南半岛,中国东部沿海各省、海南省、台湾省,朝鲜半岛及日本三岛;②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有减少趋势,2000年-2009年年均发生次数比1990年-1999年年均少3次;③7月-10月热带气旋发生频繁,其中8月占到20年各月累计的21%;④热带气旋频数分布密集区为南海中北部以东、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整体呈抛物线向东辐射减少;⑤热带气旋路径频率值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突出表现为频率最高值中心位置的规律性移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实验室通过健全科普管理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科普资源及品牌化科普活动等机制,运用开放交流、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将科研成果以科普信息的方式传播给大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增强热带病疾病防控的实效。为进一步完善科研实验室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形式、制度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TC灾情评估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0216号台风Sinlaku、9417号台风Fred、9909号热带风暴Wendy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3个“著名”热带气旋(TC)对温州造成的灾情评估指数和灾情指数,发现:Sinlaku的灾情指数大大低于同样在温州登陆、同样时逢天文大潮、强度、路径相似、灾情评估指数相近的台风Fred的灾情指数,甚至明显低于灾情评估指数定义为中灾的9909号热带风暴Wendy。说明气象预报的准确及时与科学的防御减灾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文中提出了一些减灾对策,可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In Xishuangbanna,one of China’s most biodiverse regions,landscape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due to the convers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 to rubber plantations.In steep areas,terraces are often constructed before planting rubber trees,which causes two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soil:the destabilization of soil in the bench terraces and the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of unvegetated riser faces to erosion.Few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e nature and intensity of erosion on bench terraces.Prof.LIU Wenjie and his colleagues from the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XTBG)conducted a study in Menglun County(21°5′39″N,101°15′55″E),Xishuangbanna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热带地理》近年办刊实践,探讨科技期刊的精品化发展战略,为科技期刊在实践操作方面提供参考。【方法】 以精品意识作为办刊理念,以SWOT模型作为分析思路,对《热带地理》当前办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抓住热点组织专题、转变地域限制为地域特色、增设“学术争鸣”栏目是《热带地理》实施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了切实可行的拉动作用,带动期刊飞跃发展;摸索出一条确保专题高质量出版的创新模式:精选专题主题→发布征稿启事或邀稿函→专题参与者提交文章题目→举办专题中期研讨会或圆桌论坛→专题出版→专题有效传播。【结论】 期刊应该精准分析自身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存在的优势,有效转变劣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可行的精品化发展战略,这是提升期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