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从以太网技术的演化进程入手 ,分析了国内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基于应用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城域网技术的建设理念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在传统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 ,以其灵活的组网方式及高效的宽带利用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成为当今局域网实现的主流技术。但是当仅仅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大型的局域网时 ,仍然存在着路由环路、广播风暴等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大型交换式以太网的性能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城域网组网方案的确定是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存在着多种解决方案,如直接租用裸光纤、直接租用电路、使用以太网接入和使用MPLSVPN接入等,但这些方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西部的教育城域网建设中去。本文根据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电信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MSTP的教育城域网组网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在MSTP技术的帮助下,利用现有的SDH网络把各个学校连接起来,所有的路由交换都由教育信息中心统一完成,接入学校只需提供交换机即可。最后,本文描述了该方案在新疆巴州教育城域网组网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西阳泉教育城域网是由阳泉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与各区县学校局域网共同组建的、以覆盖整个阳泉市为目标的大型集中式计算机网络系统。该城域网实现千兆到县区,百兆到学校,绑定两个千兆线路到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网络结构。第一期工程将150所学校分批建成高标准校园网,以光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D-Link推出DES-1026G以太网交换机,这是一款专为工作组级网络设计的支持千兆铜缆上连的非网管型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10/100Mbps自适应端口以及2个千兆位铜缆端口,均支持热插拔,可分别与工作站、服务器或网络主干连接,在10BASET/100BASETX以及全双工/半双工模式下自动切换,有效地避免数据冲突,进一步提高传输速度,使工作组用户可以灵活、快速地连接到以太网,从而为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工作组局域网升级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地均组建了不同规模的教育城域网。为进一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视频传输是这些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城域网目前的组网方式主要有纯光纤方式、虚拟网方式以及互联网方式[1]。前两种方式组建的教育城域网能结合网络设备进行视频流的多播传送。由于不能保证互联网上的路由器均支持多播,因此以互联网方式组建的教育城域网推荐进行视频流的单播传送。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评估,一直是教育信息化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育城域网是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从兴起至今已有10余年之久,对其进行效益评估的时机已经成熟,也显得迫切.本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立足于政策目标,从技术效益和教育效益2个维度构建了教育城域网运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在技术效益上,从技术的流通力、利用力和发展潜力三个二级指标考核教育城域网的技术功能和技术目标;在教育效益上,则从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学习这三个教育城域网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功能体系出发,分别考查了教育城域网在这三个方面的主体了解度、利用率、参与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一、千兆以太网 在1995年后期,IEEE 802.3委员会就组建了一个工作小组,以研究在以太网的环境下如何使分组包的传输速度达到Gbit(即千兆)级。如今千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已经成熟,并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千兆以太网用于连接核心服务器和高速局域网交换机。每个局域网交换机都有10/100M自适应端口和1G的上行端口。图1为千兆以太网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100G以太网技术中接口和传输是两项关键技术,与现有10G以太网技术相比,100G以太网可提供统一的接口标准和更高的带宽。100G以太网传输中存在较强的衰减和色散,PM-QPSK编码采用相干检测和偏振复用技术较适合高速以太网传输。通过对100G核心路由产品和高速以太网应用需求的分析,100G以太网在城域网和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实际应用中还应该在接口标准和兼容性方面加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网络》2006,(3):28-28
本刊讯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有线和无线网络的聚合,如电信和广播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多媒体服务。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宽带IP/MPLS有线网与IEEE802.11e无线局域网、IEEE802.16无线城域网、3G/4G无线蜂窝网络及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的聚合。要实现在宽带聚合网络上提供无处不在的多媒体服务,支持服务质量的网络运行和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多和发展,对接入带宽的需求也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已有30年发展历史的以太网技术(Ethernet 802.3标准)在近些年来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02年7月正式发布了IEEE 802.3ae标准,10Gbps速率随之诞生。此次以太网在速率上的跃升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干兆以太网大多应用于局域网(LAN),传输介质仍采用铜质的双绞线,传输距离短。而万兆以太网采用的是光纤通信技术,传输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其传输速率亦可与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常见的SONET/SDH的OC-192速度相匹配,甚至还能够在城域网(MAN)中与SONET/SDH接轨。为了迎接万兆以太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统一通信设备的连接标准,业界因此制定了所谓的多源协议MSA(Multi Source Agreement),MSA协议也可应用于更高速率的产品。如依MSA协议研制的XENPAK光收发器模块也广泛为业界所接受。现在业界期望能够将万兆以太网的成本控制在干兆以太网的3倍以内。  相似文献   

12.
教育城域网是城域网的一个类别,是教育行业的城域专网。它提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局域网的互联途径,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区域教育整体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教育城域网一般在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建设,主要包括市教育信息中心、区(县)教委信息中心、学校等,学校以光纤、ADSL等连接到区教育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又通过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统一出口上互联网。在这个三层结构的网络上如何规划、分配IP地址是教育城域网建设者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笔者在实地考察山东的济宁、烟台、淄博、寿光等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教育城域网IP地址分配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城域网是传统教育系统的延伸和放大,能促进本地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应用的推进与深入,教育城域网的一些瓶颈效应已经逐步凸现,并严重制约了教育城域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教育城域网的瓶颈与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城域网组建方式——虚拟教育城域网。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教育城域网的组建方式大多采取租用电信等营运商的物理线路,通过VPN技术,三层结构组网建设。根据教育行业管理业务的结构、流量的分布等特殊性,将整个城域网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校园接入层。核心层位于市级教育信息中心中心机房,它承担全部经过汇聚后的流量以及部分市直属学校的流量,是通向Intemet的唯一出口。核心层的网络安全防范及措施关系到整个教育城域网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少家庭、学生宿舍里都有两台以上的电脑,爱鼓捣的虫虫们也老想把它们联网,这样就可以玩游戏、共享资源、共享上网了,可一听说组建局域网要装什幺硬件,要设置什幺协议,头都大了,总觉得这是大虾才能做的事……其实,做一个小的局域网并没有多复杂,按下面的方法亲自动手DIY一番吧,你也可以搞定局城网哦!  相似文献   

16.
锐捷网络成立于2000年1月,目前已经成为网络设备民族著名品牌,跻身中国网络市场三大供应商之列.锐捷网络自主研发的产品,涵盖了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存储设备、无线局域网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认证计费系统等系列产品在内的完备的产品线,能够为各行业用户提供面向IP城域网、园区网、大型企业网和中小型网络的端到端的专业化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自2001年9月开始轰轰烈烈地建设“校校通”工程以来,地市、县市教育局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城域网,学校建设了校园网,投入从百万到千万不等,城域网和校园网也都不同程度地配备了中高档的硬件设备和比较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如K12等,学生人机比达到10.1左右,教师人机比1:1以上(办公、家用),不少学校网络已进入每一个教室,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和高档计算机,确切地讲现代教育技术已占领了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学校已经实现了外享因特网内享城域网、校园网优质信息资源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著名的,使用方便的,应用总线拓扑的网络技术。它属网络低层协议,通常在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操作。它是总线型协议中最常见的,数据速率为10Mbps(兆比特/秒)的同轴电缆系统。该系统相对比较便宜且容易安装,直接利用每个工作站网卡上的BNC—T型连接器,就可以将电缆从一个工作站连接到另一个工作站,完成网络传输控制任务。现在以太网技术已经从局域网延伸到了城域网的汇聚和骨干。那么它的起源与标准化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D_link 《教育信息化》2004,(12):18-19
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多和发展,对接入带宽的需求也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已有30年发展历史的以太网技术(Ethernet802.3标准)在近些年来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02年7月正式发布了IEEE802.3ae标准.10Gbps速率随之诞生。此次以太网在速率上的跃升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干兆以太网大多应用于局域网(LAN),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域网是一个全业务的网络,为满足宽带业务以及网络速度的需要,采用了长途传输网络的DWDM技术,该系统成本高,维护费用大。CWDM技术的出现,为城域网建设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传输平台。本文从城域网应用粗波分复用技术几个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