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一般每年7月中才是毕业生离校去用人单位报到的时间。但是,有些学校或者为节省开支,或者因毕业生已被用人单位选中,不到7月份,有的甚至在年初就让毕业生离校。学生未完成全部学业就被用人单位选中而提前离校,我们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摘青果”。“摘青果”是不可取的。一、对学校来说,“摘青果”必然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组织严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缺少某一环节,就会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即影响学校的“产品”——毕业…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师毕业生的分配仍由国家“统购包销”。虽有毕业生质量的合格标准,但是,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并不参与毕业生质量的验收工作,而是由“生产单位”的师范学校单独把关。只要学校认定“产品”合格,主管部门就“包销”无误;用人单位既没有检验“产品”质量的权力,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在使用中发现师范生的质量不合格,用人单位只得自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国家最需要和毕业生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怎样才能使国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利益得到保障?自1981年以来,全国肩负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仁们都在苦苦地思索。1983年,一种试验性、探索性、改革性的毕业生分配办法在艰难中起步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供需见面”。所谓“供”指的是学校和培养单位,所谓“需”则指用人单位。学校和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学校和培养单位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专业、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用人单位向学校和培养单位介绍自己所需专业、人数、使用意图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在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方针、原则指导下,经过协商落实毕业生分配计划。  相似文献   

4.
“人才市值倒挂”原因何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近来,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比职业学校毕业生求职还难的现象。有的大学毕业生多次求职失败后,为早日就业,又回过头来到技工学校去学习技能;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用高于招聘博士生的待遇招聘技术工人的“怪事”。曾几何时,大学文凭曾是求职者在人才市场讨价还价最主要的筹码,“大本”以上毕业曾是用人单位的首选。那么,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所谓“人才市值倒挂”的怪现象呢?难道现在的“大本”毕业生的素质和使用价值就真的不如职业学校毕业生了吗?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  相似文献   

5.
谭唏 《广西教育》2008,(15):14-14
往年这个时候,用人单位主动去招聘大学毕业生可能要奔走千里到大学校园才能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地洽谈,而现今,用人单位如果想招聘玉林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该校的远程招聘视频面试系统就可以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洽谈和面试。  相似文献   

6.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分配由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新生群体,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了解,在就业上,处于不利地位,就业的数量及质量不容乐观,更应切实关注。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就强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困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走出“就业难”的“死胡同”,就必须摒弃传统就业思维定势和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理念。 (一)树立通过各种方式从事社会劳动,取得一定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新观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毕业生只有拿到《报到证》,有干部身份,端上“铁饭碗”,才算真正意义上就业。毕业生就业依赖政府、学校,缺乏竞争意识,用人单位全凭“等、靠、要”,没有主动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有的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8.
我们不知道,七十二行里,“埋死人”到底应归在什么位置?这一行在“下九流”里居于什么档次?反正多少年来,跟死人打交道的殡葬工作一直被人们看做“末流之业”。有人说干这行的男人找不到老婆,女的嫁不出门,这也许并不夸张。但从长沙民政学校传来消息:该校殡仪专业百余名毕业生尚未出校门,就已有80多人与用人单位签了合同。为什么如今很多人面临下岗危机,一些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而这个中专的殡仪专业却如此“红火”呢?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办法是“统包统分”:所有的学校,都要等候主管部门下达的统一计划,所有的用人单位要得到毕业生也得由上而统一调拨。这种分配办法,虽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存在着计划不合理、优才不能优用、重点单位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进一步市场化,要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入市场相互选择。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专业的形式,迫切需要了解毕业生的全面素质,另一方面毕业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单位,迫切要求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这是“双向选择”的前提,也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点内容。如何保证供需双方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学校在“双向选择”中的中介作用是关键。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不仅要把毕业生的生源信息及时向用人单位作出较为客观的介绍,而且要把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是向毕业生作出较为客观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共青团山东省委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学士后流动站”是指专为应届或毕业两年内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的临时和短期的实践和工作机会的基地。各级团组织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做“红娘”,联系一批企事业单位,建立“学士后流动站”,接纳大学毕业生预备就业;各高校团委则建立未实现就业的应届和两年内未就业的毕业生信息库,组织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学士后流动站”工作。然后,根据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部分毕业生到“学士后流动站”锻炼,为期一年。锻炼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  相似文献   

12.
我的表弟很可爱,他小小的年纪,却很会出鬼点子,撒娇、欺骗和戏弄别人呢!譬如他吃了一根冰棍,还想吃第二根的时候,不管别人怎么讲,他都要想方设法再吃到第二根。又譬如他去逛街的时候,高兴起来就走几步,不高兴了,就一步也不走,赖着要别人抱,还会想出鬼点子来,戏弄别人,非达到目的不可呢![求美片断]看出,小作者所选的材料很吻合,是能表现“表弟”性格特点的。但就是小作者没有让“表弟”出场,以他自己的行为、动作“表演”性格特点,而是作者用自己的话把“表弟”的性格特点给简单、概括地介绍了,“表弟”没有给人留下可爱、撒娇、调皮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总的模式是“统包统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国防、能源、交通、教育等系统对人才的急需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这种分配办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最了解毕业生情况和专业使用方向的学校在毕业生分配计划制订的过程中没有发言权,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毕业生的权力,毕业生没有表述自己分配志愿的机会。培养与分配脱节,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缺乏动力和压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制度、企业法等各种改革措施的出台,这种“统包统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现实,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则更是不争的事实,其深层原因在于:社会转型的影响;我区高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高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等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用人单位考核人才向“复合型”方向发展。另外,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身方面还存在许多原因。因此解决就业难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通过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才交流市场中,大学毕业生占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化,在人才市场中占有份额越来越大,且对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非常复杂,它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供求之间矛盾更加激烈,其中间的流通领域是人和无形资产的流动和转换,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供求矛盾主要反映在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几者之间。一、学校大学毕业生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生产地,学校的“产品”推出应该是“以销定产”,是不存在“滞销”现象…  相似文献   

16.
浅谈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郭慧丽,刘树庚,张玉晶根据当前情况,深化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可分以下三个阶段: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初级阶段“供需见面”在调配计划范围内,学校与用人单位相互联系,直接见面,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学生的专业内容、能力、志趣...  相似文献   

17.
某报载:一家用人单位在清点毕业生求职简历时发现,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系竟冒出来五个学生会主席。为慎重起见,用人单位到该院系核对,发现该系学生会主席已被保研,而投送简历的五位“主席”全是“李鬼”。为此,该报用有关人士的话提醒广大毕业生:用人单位会多方考察求职者,而且手段先进,造假者很难达到目的。一旦被识破,其他方面素质再优秀,都将大打折扣。读了此报道,我有三点困惑:困惑之一是,毕业生中造假者究竟有多少?占多大比例?竟用得着用“有关人士”的话去威胁他们,好像学生不做假而投送情况真实的简历,是因为怕被用人单位用“先进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有趣的周末     
这个周末,作业做完了,家务也做了。无聊之际,“铃、铃”,电话响了。“喂!表哥,你今天有空吗?我想跟你下象棋。”我说:“我今天非常地有空。”居然还会有人“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叮咚”,门铃响了,表弟来了。我马上铺好棋盘,于是就是一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先把炮移到中卒那里,表弟不甘示弱,也把炮移过来,还笑了笑。我上马了,表弟用炮打了我的中卒。我立刻用马吃他的炮,表弟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想表弟现在的心情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不知该动哪一个棋子好。现在的表弟像是打在七寸上的蛇——动弹不得。表弟又出车,我就把另一个炮移到左边的卒后面,对准他的马。他又把车放回原处想吃我的炮。我说:“你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随后,我也只好把炮放回原处。表弟再用马进攻,这时,我突然发现我的一只马可以吃表弟的车,于是就马上马吃车。表弟看呆了。我的马和他的马相对立,但我还有一个炮护着我的马,表弟恍然大悟了。表弟只好立刻撤回了马。我故意把炮放到马的“日”字角上,表弟依然“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他吃了我的炮,我如愿以偿用我的车吃了他的马。表弟说:“我早就知道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了...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顺利就业,是摆在学校和学生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提高高等师范学院非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迎合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清 《教育学术月刊》2005,(11):29-29,32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已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注重团队精神,把“团队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