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阳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13,(1):33-33
Leading: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多,阳光、草坪、鲜花……没有人知道这些美好的事物什么时候会消失,也许它们随时都可能被带走。这些美你都发现了吗?或许你已经对这些美好的东西习以为常,以至于对它们熟视无睹。其实只要你用心寻找、体会,你会突然间发现美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3.
卓霞 《考试周刊》2010,(56):251-252
美。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但不是陌生的,反而是非常熟悉、十分亲近的。或许可以说,一谈起美,就会唤起我们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就会使我们沉浸在那亲身体验过的美感所带来的愉悦之中。但美究竟是指什么呢?或许我们能举出难以胜数的一连串的实例、各种美所带来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4.
一、说理念 法国雕塑家罗丹有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极思考、深入体验,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处处都有美,他们就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激发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打开思路,放达情感,自由畅达地抒写自己喜欢的事物,蕴含其中的美、趣及真挚的情感,一定会伴随着文思,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相似文献   

5.
谈到美,我们往往会想到一朵鲜花、一幅名画、一段音乐等,这些事物直接呈现在感官面前,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们的美.科学的目的是寻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它也能使人感受到美吗?在历史上曾经有人认为:科学定律把一个充满声、色、香的世界还原为一个只服从机械规律的沉寂的世界,因而科学理论是不美的.  相似文献   

6.
垂钓蝴蝶     
美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美?有的人说自然才是美,有的人把它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有的人又说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美,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连哲学家柏拉图也说“美是难的”。小读者,你觉得呢?如果你心中还没有答案,就让我们带上问题,文海泛舟,一同去追寻美的踪迹,探寻关的奥秘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8.
2002年在拼搏中悄然过去,光辉的2003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在最新的一期《中国职工教育》杂志即将付印之前,我们向全国的读者朋友说些什么呢?有母亲就会有挂念,有生活就会有期盼,有孩子就会有幻想,有节日就会有祝愿。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在中华大地56个民族的数百个节日里,都贯穿着两个大字:祝愿。——每一个节日都是放飞希望的瞬间;每一个节日都是在期盼中苦干;每一个节日都是今天祝福明天。明天会是怎样?明天,风和日丽,雪住天蓝;明天的你,血气方刚,指点江山;明天的祖国,繁荣昌盛,光彩万丈。…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时空》2014,(9):8-9
世人都爱美,但美的标准却因人而异,有人以为色彩斑斓是美,有人以为素雅单纯是美,有人喜欢复杂多变的美,有人喜欢简单的美。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呢?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视野、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审美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曾读到过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角能活下去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有的可以长到一年;有的却只有二十四小时。对于这位面临死亡的人打算怎样度过最后的时日,我们总是感到很有兴趣的———当然,我说的是可以有选择条件的自由人,而不是待处决的囚犯,那些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这一类的故事使我们深思,我们会想到:如果我们自己也处于同样的地位,该怎么办?人都是要死的,在这最后的时辰,应当做一点什么?体验点什么?和什么人往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什么使我们感到快乐?什么使我们感到遗憾呢?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  相似文献   

11.
善述者蒋勋     
蒋勋像一位布道者,亲切地传递着对美的感动.他用温暖的语言讲《红楼梦》,讲孤独,讲细腻的小美与无言的大美.美究竟是什么?在蒋勋的世界中,他特别坚信美是在人类生存的艰难困苦中,使人发生信仰的那个东西.蒋勋的讲述时常让人从早已习以为常的事物中领悟到新的意义,从而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从中看到隐藏的理想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张明桃 《湖南教育》2002,(16):44-44
美的本质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美为什么是关系属性呢?因为美不可能是“美的对象”本身,只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美的对象的某种共同的属性。这种属性,显然不可能是内部属性。如果美是内部属性,就无法解释内部属性没有改变的同一事物,有时是美的对象,有时却不是美的对象。美会是事物与何种存在相关形成的关系属性呢?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存在就是社会人类。社会人类,也是不以人们感觉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往,有许多学者认定美与人类存在有关,但通常只把二者看成主客体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美的形成需要两种“客观存在”。狄德罗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张艳霞 《考试周刊》2011,(77):21-21
真善美事物的毁灭会让人们产生悲剧感。欣赏悲剧艺术,会让人精神上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鲁迅先生通过短篇小说《伤逝》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悲剧美。  相似文献   

14.
“化学”对你来说一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熟悉是因为无论是我们的课本书刊里还是网络信息中,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科技发展中都随处可见化学;陌生是因为化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她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她到底有什么样的美?还不是那么清晰,那我们就在你即将打开化学课本之前先欣赏欣赏她的美吧!  相似文献   

15.
感情教育     
一、善待工作,多一点人生投入 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师,你能那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身人生伤值的重要途径和为学生的人生打底色的沉甸甸的责任。教师不能世侄化,功利化。仅仅“夜雨蕉窗,亲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秘风桂院,执一支秃笔,为举家谋媒米油盐”是绝对是不够的。一个A投入工作的时间是人生的大部分,工作成功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工fI顺利是人生美满的一半,善待工作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工作就是善稃生活,善待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一名真正的教师和一名教书匠区另的分水岭就在于他能否将工作当局一份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和艺术差享受、去体验、去经营。教师必匆重教、重道,甘当人梯,教师是人才的衬托,是人才脚下的路,是避人才平步青云的风。教师的工作祁平凡,但平凡不是平庸,我们可以甘于平凡,但我们不能甘于平庸。平凡不是放弃上进,平凡不是放相堕落,平凡就是平凡。我们不是共阳,不是月亮,但我们不能放弃他星辰发光的权利,如果我们为失芝太阳而落泪,我们就会错过星辰,我们必须立足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6.
绿色奥运     
付雅嘉 《小学生》2007,(11):47-47
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我们才会有希望。 我很自豪,因为北京申办成功了2008年的奥运会,这样的喜事,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不已。到了2008年,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要来到中国北京参加奥运会,那时,北京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北京的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变:道路两旁种满了绿树,隔离带上开满了鲜花,鸟儿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上,鱼儿畅游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美不胜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是绿叶丛中的花,还是河旁堤岸的柳?是中秋之夜的皓月,还是西山之巅的夕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效乃一声山水绿”?是“四月南风大麦黄”,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之美罢了。它们固然很美,但终究只能愉悦人的眼目。真正永恒的美,属于人。美是什么?是绿叶丛中的花,还是河旁堤岸的柳?是中秋之夜的皓月,还是西山之巅的夕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是“效乃一声山水绿”?是“四月南风大麦黄”,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但这些只不过是自然之美罢了。它们固然很美,但终究只能愉悦人的眼目。真正永恒的美,属于人。  相似文献   

18.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世纪性难题。实践美学的狭窄性在于把美仅仅归结为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中;后实践美学把美学变成了人学,其狭窄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美是和感觉相联系的,是人的一种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19.
黄立明 《课外阅读》2011,(8):300-300
哲人所说,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寻常的跟腈去观察生活。找寻美,那么在我们的视线边缘,你会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即使不动人也会刻骨铭心。美的事物是世人与生共赏的,其实写作更需追求美。语言的铺陈排比、结构的精巧设置、连同端庄秀丽的书写都应该给人一种享受才是。但是短短的几天中考阅卷回来,我实在难于感受到写作的美色,心境也显得有些颓废。读了那么多所谓的“佳作”一个“累”字占满心间。思忖许久想就学生写作技巧方面在这里浅谈自己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需要,使之能积极主动地围绕预期的学习目标,有指向性地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课堂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中扮演三个角色,即发现美的角色、创造美的角色和欣赏美的角色。一、让学生扮演发现美的角色雕塑大师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美,使他们明白美的东西就像我们身边的事物一样经常见到,关键在于能否在这些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例如,有位教师在材料装饰画教学过程中,先拿出红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