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画将传统色墨与自然色光紧密结合,突破了千百年来文人画的用色模式,极大的张扬了中国画色彩魅力,这是张大千融合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与西方现代艺术之后整体色光观念下的独特用色方式。水、色、墨是色彩的主体,色与墨的浓淡、轻重、虚实变化是色光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明暗、黑白灰关系的说明。这种通过主观感觉筛选之后综合交织出来的总体印象符号化的色彩、色光观,是泼墨泼彩山水画超越现实又存在于现实、不似而似的具有极强审美内涵的高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大千的山水画注重“以造化为师”,“师法自然”。张大千的山水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仿古期、渐变期和创新期。他的泼墨泼彩山水画是他一生艺术实践的结晶,充分地表现出张大干先生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一生漫游名山大川,用眼和心摄取自然造化之美,日雕月琢,聚沙成塔,为他精彩绝伦的彩墨山水画奠定了基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正体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作品赏析等途径,重点分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意象生成与呈现,这些意象反映了人与自然山水的通联关系,即从人本出发,把自然与人的情感的某种联系加以强化和表现,寄以蕴寓自己的人格、品操、情感等因素,目的是托物言志,缘物以寄情。泼墨泼彩意象的生成与呈现体现了张大千对自然超高度的审美感知与籍古开今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4.
张大千是一个性格豪爽、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具有多方面的修养,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创泼墨、泼彩法,在山水画表现方法上作了重要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张大千1899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原名张正权、张权、张爰。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艺术最大的成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相似文献   

6.
陈思遥 《文教资料》2013,(18):61-62
无论是复笔细腻、古雅华丽的重彩画风,还是别具一格的逸笔写意,或者是独特的泼墨泼彩,张大千的绘画艺术不仅体现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更体现理论与技法上中国画色彩的全面复兴。"大千荷"以荷花图式为载体,见证了张大千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20,(1):95-99
论述张大千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下,本于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特性,承载传统绘画的本源文化,融汇传统画理的临界文化,开创了泼墨泼彩山水画的全新时代,为后来的青绿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取可用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8.
徐涛 《文教资料》2011,(7):76-77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在画坛崭露头角的张大千,置身于新旧文化冲突趋于缓和、新文化内部多元模式开始调整的语境中,他的文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执着于传统的特征。但是,张大千并不囿于传统,他感应时代的召唤,开创独具特色的泼墨泼彩新画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延续发展、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化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如果说笔是绘画工具,皴法是绘画技法的画,那么墨就是山水画最直接的表现,不论是外行人还是内行人,在欣赏山水画时都知道山水画是用墨绘画而成的,因此墨可以说是山水画的"身份证"。尽管墨只有一种颜色就是黑色,但在古人看来墨分五色,因此学好如何用一种颜色表达出五种色彩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灵活掌握墨的技法的锻炼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构图与境界,笔、墨、色彩形式和格调子方面的变化,论述了近年来山水画表现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墨人物画在近些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在笔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笔墨成为感情真实流露的痕迹.而当代水墨人物画画家秦修平运用独到的笔墨语言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并利用绘画本身的形式美感对艺术作品加以创新,张扬了一种情绪,传达了一种“笔墨随时代”的精神.秦修平对笔墨情趣的热爱,充分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当中,他的笔墨特色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董其昌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代表,在绘画实践上以推重笔墨形式之美而独树一帜,其“古雅娟秀、气韵超然”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明末及以后的中国绘画朝笔墨形式发展。董其昌一方面将书法艺术之笔法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中,生发出刚柔、苍秀、道媚、生熟、巧拙兼具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创造性地将古人善作自然丘壑并以此为审美标准的美学观移位于笔墨,诠释创作者的情感精神,辩证地区别出自然真实与艺术真实。董其昌的作品虽不求形似,以意取之,却能以笔墨之趣表现出自然大象之美。  相似文献   

13.
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画风使用了丰富的东方性色彩颜料,将其泼洒渲染于墨色打底的山水之上,层次丰厚而又清丽妍雅,不但表达出山水自然之远近晴雨的物理空间,也表现了色彩质感本身的层次空间。其后的追随仿效者,则往往很难达到其水墨与色彩相融的璀璨炫丽境地,由是可知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绝非随兴而无章法节制的率性之作,而有其特殊的设色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中的笔、墨、色三方保持着相互成就却又相互抗衡的矛盾关系。在笔墨、墨色、笔色三对矛盾关系中,笔墨矛盾最为核心,是创作中的动力因素。墨色矛盾从属于笔墨矛盾,是笔墨抒情性的重要体现,水墨黑白二色的情感分类使得墨法具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情色彩。笔色矛盾是中国画线性特质与西方画学的区别表现,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的绘画历程,使其只能选择笔而弱化色,笔墨的重要性一定要主导色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五代时期花鸟画华贵绮丽的画风中,徐熙独树一帜.其代表作品<雪竹图>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讲究墨与色的辅成结合,是花鸟画表现形式与技巧的一大创新,是传统花鸟画重心由工笔设色向水墨过渡的重大转折点.徐熙野逸画风的出现,为两宋开始兴起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对其后的花鸟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大干一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植根中国艺术传统又不断创新,终成一代艺术大师。张大千在融汇历代名家之长外,善于吸纳姊妹艺术营养,而摄影艺术就是其绘画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摄影中的光影、透视、构图、色彩和视角等元素对张大千绘画有深刻的影响,成为促使他晚年画风巨变,开创泼墨泼彩画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宾虹从笔墨中找到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途径 ,穷其一生研究用笔用墨的方法规律 ,然而他透过笔墨的表面现象 ,看到了“笔墨精神”及笔墨精神所表达的自然生命节律与神韵之内美 ,这只是黄宾虹笔墨价值所昭示的一个方面。他绘画的全部内涵通过作品本身的笔墨建构来实现。它不靠诗文题跋的想象与补充 ,画就是画本身笔墨之间的种种构成关系 ,也就是从自然中悟得的种种感觉与内美。将绘画还原给“视觉器官”回归到艺术本体 ,可谓在董其昌之后对绘画本体的开拓作了又一次总结 ,从而将传统文人画推进到一个可与现代审美要求相衔接的新阶段 ,这对开启未来绘画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黄宾虹的笔墨价值还在于它在东方文化背景上不期然地与西方文化取得了某种“交汇” ,使中国绘画在自身演进中与西方现代绘画形成某种暗合 ,与西方抽象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竹石集禽图》为王渊的代表作品之一。本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再参照其他作品,概括出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一、以墨代色,笔精墨妙;二、勾勒、没骨,相得益彰;三、师“黄”借“徐”,自创一格。  相似文献   

19.
明代大画家徐渭独创的大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绘画艺术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画主要特点有三;一是集绘画、书法和文学于一体,属典型的文人画;二是采用了酣畅淋漓的泼墨法;三是采用了豪放纵逸的大写意笔法。  相似文献   

20.
王忠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1):114-118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笔墨语言形式的本质内容。中国画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材料属性和使用方法规则,而且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和鉴赏标准,这种多重属性特征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传达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