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莫里森的作品表现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里黑人的喜怒哀乐 ,展示了黑人 ,特别是黑人女性在黑人信仰与白人价值观、传统黑人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 ,寻找自我、身份和文化根源的经历 ,向美国社会传达了黑人妇女争取平等、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社会,白人文化是主流文化,黑人受白人文化霸权的冲击是毁灭性的。在《最蓝的眼睛》中,黑人逐渐地接受和内化了白人文化和价值观,以佩科拉和乔利为代表的黑人是白人文化霸权的受害者,白人文化霸权是造成黑人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黑人在美国本土的基督教文化,可视为美国"黑白"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黑人将宗教融入到福音音乐中,同时聚焦了白人的音乐文化因素。黑人福音音乐为黑人群体创造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黑白"文化的融合的过程体现了黑人对白人文化态度的积极转变,"黑人性"与"白人性"的有机融合,使其自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4.
在《最蓝的眼睛》中托妮·莫里森刻画了三类黑人男性形象,即极力模仿白人的黑人男性;心理、人格极度扭曲的黑人男性;逃避现实来自我放逐的黑人男性。通过在文化冲击背景下他们不同的命运,莫里森意在提出:在白人文化之上的社会氛围中,非裔美国人要勇于接受、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黑人民族一味的盲从所谓的主流白人文化,摒弃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非裔美国人在自我放逐中迷失,垮掉从而消亡。  相似文献   

5.
运用后殖民主义视角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分析,通过对黑人少女佩科拉一家与克劳迪娅一家作为“属下”面对白人文化霸权主义是否发声进行对比。揭示出白人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内化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少女心灵的戕害。指出面对白人文化霸权的压迫,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黑人只有勇于反抗,坚定自己的黑人文化身份,才能在不平等的压迫中幸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天堂》中鲁比镇老一代与年轻一代黑人在白人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的困惑和不同态度,揭示作者莫里森对继承与发展黑人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黑人既要接受白人社会的发展和白人文化,又不能抛弃黑人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打破隔绝,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继承和发展黑人民族文化,黑人民族才能建立天堂,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该小说自问世起,便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长期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小说中的人物是以家庭为单位呈现给读者的,书中虚写了一个白人家庭,实写了三个黑人家庭,通过描写三个黑人家庭对待白人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因此导致的各家庭成员不同的命运,体现了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心灵的侵蚀,强调了重拾黑人家庭价值观,重建黑人种族身份自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赖特的《土生子》和莫里森的《宠儿》,都是以"杀人"为核心事件,贯穿整个故事.本文通过比较两部小说中的杀人事件,揭示了在白人占统治下的环境,黑人为了求生存而扭曲的人性,这不仅导致了黑人的悲剧,也是白人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讲,"杀人"本身也反映了黑人反抗白人斗争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黑人在一步步走向觉醒.  相似文献   

9.
非裔妇女的身份认同的困惑,一直都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了生活在以盎格鲁———萨克逊白人种族以及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对身份认同的迷惘。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困惑导致了个人人性的压抑、心里扭曲和畸变,而且间接影响到了部分女性在性别身份构建上的偏失。奈拉.拉森的《穿越种族线》揭示了非裔美国妇女身份的形成、发展、以及重新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例,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白人种族主义的压迫给黑人身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白人文化霸权下的黑人慢慢地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他者",甚至将种族主义内在化了,自觉地以白人文化意识为标准,异化了黑人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摒弃了自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看不见的人>具有许多狂欢化文学品质.小说中既有狂欢化的人物形象又有以酒店、街道为隐喻的狂欢广场,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希望颠覆二元对立的社会现实,从不平等的制度中逃脱出来的"狂欢乌托邦"的理想;另一方面,小说还巧妙地运用狂欢节上诸如"加冕/脱冕"之类的礼仪形式,在对主流社会体制进行讽刺和"降格"的同时,表现黑人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实现自我理想的艰难.  相似文献   

12.
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以及黑人对其命运的认识与抗争.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从多方面刻画了黑人的工具化命运,白人对黑人工作的抹杀及异化,以及黑人对自我的探寻,有力地揭露了黑人的"无形"命运.  相似文献   

13.
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克劳迪娅讲述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故事。佩科拉想拥有一双像白人女孩一样的蓝色眼睛,这表明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黑人文化一直在白人文化的泥潭里挣扎。白人文化的霸权对黑人文化的影响导致了黑人内化的种族主义、自我憎恨、同族的暴力及自我身份的困惑。然而,莫里森在小说中向黑人提供了摆脱困惑的答案,那就是只有保持黑人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身文化才能将黑人带到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正确道路上。就像小说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蓝色代表黑人的传统音乐布鲁斯蓝调,眼睛(eyes)则代表我(I)。莫里森是在告诉黑人保持自身独特性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性。这对受白人文化深度影响和破坏下的黑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最蓝的眼睛》客观描述了白人文化霸权下美国社会所存在的对黑人和其他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本文试图探讨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文化霸权对黑人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秋玲 《文教资料》2009,(20):26-28
托妮·莫瑞森的<最蓝的眼睛>展现了在白人文化浸染下的黑人的生活和心灵悲剧,隐含其中的主题则是呼吁黑人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坚守和弘扬黑人文化,在与白人文化的斗争中寻求生存之道.本文通过对两个黑人女孩佩克拉和克劳迪娅在对待白人的忽略,"有色人"的回避和歧视,以及黑人的自我厌恶时不同反应的对比,揭示出莫瑞森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这一更深层次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文本揭示出:在白人对黑人实行文化霸权过程中,知识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文化霸权机构,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它与统治主体是一种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从种族文化形象的角度解读这篇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对小说人物黑人亨利、白人医生特里斯格特,以及维纶威尔小镇上的白人社群分别代表的黑人种族他者形象,白人社群中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以及白人社群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困惑的自我集体形象进行剖析,揭示了19世纪末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社群面临的身份困惑,表达了克莱恩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顾琳琳 《文教资料》2011,(26):19-21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叙述了黑人亨利在火灾中救火而变得面目全非。"黑人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备受关注。在这部小说中,黑人遭到了白人的歧视。小说通篇记录了对黑人的不满,白人认为黑人是扰乱他们生活秩序的"怪物"。美国内战结束以后,表面上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对黑人的这种歧视则恰好反过来折射出了白人道德上的堕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运用著名的理论家保尔·吉尔罗伊的文化政治理论,在后殖民背景下从反种族主义视角解读《小岛》。从四位主人公的个人经历,管窥和分析黑人族群与白人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着重从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斗争、种族融合趋向三个方面来分析小说的"反种族主义"主题,从而得出——英国,它已不再是专属于白人的社会,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它应该是不同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和谐共存、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场所,是各民族共同构建的多元文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