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埃兹拉·庞德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新诗运动中最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英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神州集》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收录了《诗经·小雅·采薇》《汉乐府·陌上桑》等十九首中国古诗的英译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九首诗歌里有十二首都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不仅想象力丰富,用典也极为巧妙。这些典故涉及中国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但由于中西历史文化的巨大隔阂,不可译性非常强,是古诗英译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神州集》中选取一些李白创作的包含典故的诗歌,对庞德译诗关于这些典故的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得失。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存的《全唐诗》一书中,就收有二千三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白居易创作的诗歌流传下来的近三千首,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多产作家。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充分表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诗人李白渴求光明、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和叛逆精神。这首诗歌的创作艺术——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形式自由,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风得以充分展现。全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将进酒》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想象丰富奇丽,情感奔放豪迈,语言清新而自然。诗中作者的感情是跌宕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三册古诗《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史美忠评析: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杨秀兰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诗歌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景物和想到的事情。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相似文献   

6.
夏怡 《文教资料》2011,(36):191-192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无疑都寄托在他的诗里。在李白留有的近千首诗歌中,有一百多首与神仙道教信仰有关,这些诗,或许正是破译李白诗歌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厚道教文化的解码。本文即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分析其中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7.
比较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安德鲁·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女友》和的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两首诗歌,说明“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在东西方诗歌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静 《小学语文》2007,(3):58-59
在中国古代灿若星河的诗人群像中,说李白是最耀眼、最闪亮的那一颗一点都不为过。刚刚故去的著名学者林庚先生在他的《诗人李白》一书中作过这样的评价:“李白在一切诗人中,无疑的乃是一个突出的人物。”他那高自标置的人格与诗格,不但成就了李白在诗史上的千古盛名,更引后世无数的诗人为之折腰;他那飘逸洒脱的风神,至今仍让人心向往之。这种风神存在于李白的每一首诗歌中,不管是长篇巨制,还是短章随笔,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言志抒怀。不妨从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所选的几首诗歌中来领略一下诗人李白的风采,与他作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朝鲜诗人李瀷给予盛唐诗歌大家李白以极大的关注,在他的诗话著作《星湖僿说》中对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风格及特点、李白诗歌的整体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评,这些论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自古诗人爱月亮,李白更是和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综观李白现存的1044首诗歌,直接或间接写月的,竟有320多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月下独酌》《静夜恩》《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初月》《古朗月行》《关山月》《把酒问月》《雨后问月》,等等。  相似文献   

11.
明编《汶上县志·艺文志》收录了李白、高适、骆宾王、文天祥的部分诗作,以示作于汶上。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分析可知,除了李白有3首诗歌确定作于汶上外,其余诗歌均与汶上毫无关系。《汶上县志·艺文志》的载录与诗人的各种诗集校注、选本等相关内容虽有许多不同,但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何文志 《学语文》2002,(2):19-20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后世关于这首诗歌主题思想的议论颇多,多数学者认为诗歌抒写了李白“对名山仙境的热烈向往”。“向往名山仙境”一说之所以为前修时贤所认同,是因为此说有三个看似充分有力的证据:其一,李白其人好游;其二,此诗为李白即将南游名山之时所作;其三,诗歌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天姥山之美和神仙世界之乐。不过,笔者思之再三,窃以为三个论据均不坚实,“向往名山仙境”六字并不能概括作品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了澧县城关一校四年级鲁丙英老师的一堂电教研究课。教者注意发挥幻灯教学的优势,用一个课时教了两首古诗。下面是语文第七册《古诗三首》第一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实录和评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大家知道,日记讲则,一般文章讲篇,诗歌就讲首。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两首。大家先看第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望,是远看的意思。庐读lǘ[同学们已经  相似文献   

14.
李白一生写过三首以大鹏为题材的诗。《临终歌》表白的是他的死亡哲学,即钟爱坦率、乐观、超脱的死亡态度。诗歌显示了他对终极现象的思考高度。《上李邕》则表现了诗人作为交游高手的特有的心态,反映了青年李白优良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了诗人积极的生存活力,也是李白情商学和交际学方面行为能力高强的佐证。《大鹏赋》是李白的少年之作,本赋不仅是李白少年意志的折射,也充分阐释了他高超的判断力和勇于扩张生存地域的非凡气质。大赋突现了李白的基本的性格,是诗人卓越胆商的象征。李白在中国诗史上的巨大成就当然是其优越智商的产物,而其超绝的胆商和情商也占据了他诗歌创作过程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正是李白高超的判断力,勇敢的探险精神,高蹈天下、纵横四海的生存方式,为他高水平的诗歌创作奠定了重要的生活基础。三种大鹏,不仅表述了李白智商学、情商学与胆商学三方面的精神维度,其现代性也值得今人探究。  相似文献   

15.
渗透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山东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胡焕娥一、知诗人,解诗题授课伊始,先让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接着告诉学生今天再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另一首诗,然后板书课题。这样新旧联系,学生在背诵李白诗歌的过程中不仅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比较诵读:初步领略诗歌情感"‘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是余光中先生的诗句,今天让我们沿着诗歌的河流上溯,欣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相似文献   

17.
李白诗歌现存千余首,其中提到月亮的诗有二百五十余首,约占李白诗歌总数的四分之一。通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诗歌的创作内容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所创作的月亮形象,是诗人自我意识的体现,带有诗人个性化的特征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将进酒》极具狂放美特点,这里分析了李白《将进酒》一诗的狂放美的具体表现,对于更好地欣赏理解这首诗歌,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歌的艺术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风(西上莲花山)》是一首主体凸显的诗歌,李白以"我"为中心处理自己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凸显"人"的天人关系论。这使诗歌中的诗人将"我"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之中,以此来观照自我、观照现实。  相似文献   

20.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创作自由,唐诗大盛.诗到盛唐,蔚为大观:数量上,仅据清代康熙年间《全唐诗》所录,有诗人两千二百余人,作品近五万首,相当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七百年诗歌总数的三倍多;质量上,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而且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其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是中国历史上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