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英文研究生课程是推动国际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某全英文研究生课程近十年建设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国内、国际学生的习得效果及其原因,并从课程要求、教学方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举措,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开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全英文课程应配备一流师资,且需要教师的全力投入;二是全英文课程教学应面向国内国际全体学生,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需不断优化;三是全英文课程应营造多元的文化环境,促进国内国际学生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课程全英文授课的必要性,以本校研究生专业课《现代工程材料》课程全英文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研究生全英文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开设的第一门立足本院、面向全校的全英文研究生课程。该课程是全校全英文课程建设的一部分,要求教学全程使用英文,包括课堂讲授、答疑、作业。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关系到课程的建设方向。因此,基于对进行本课程学习的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课时安排、教学选材、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的得失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课程的初步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岩石力学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是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和石油工程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着重以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为背景,从课程特点出发,探究建设全英文岩石力学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促进全英文教学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推进,发挥全英文教学在提升研究生素质中的作用,为培养岩石力学研究人才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流大学必定是国际化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实施"一境四同"国际化人才本土培养新模式。高水平全英文课程是"一境四同"培养途径的基础。对航空电类研究生全英文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创新实践,通过推进"两大举措"、构建"三种体系"、落实"三重保障"等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全英文研究生课程"动态系统的故障估计与调节"的特征,开展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材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该门全英文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促进了对研究生国际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高校全英文专业建设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国外留学生来我国攻读研究生学位。本文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学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实践出发,通过分析和总结,试图为国内高校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于敦喜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40-142,125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华中科技大学从2010年开始启动了高水平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工作。介绍了热能工程专业高水平全英文课程《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的建设规划、教学实践以及良好教学效果,可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教育实力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并成为推进学科或学校国际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全英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学队伍、教材资源不完善,以及语言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亟待对全英文教学进行思考和提高。以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概论”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课程全英文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课前预习和引入“助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结算是整个国际贸易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结算》一直是我国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一直在进行相应的课程建设和课程创新。本文主要探索《国际结算》课程与《国际贸易融资》全英文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国际贸易融资》全英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融资》全英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