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珍宝。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实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王锦 《华章》2007,(10):98-99
在西方音乐的冲击下,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传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而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现代音乐创作的源泉.要完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就要确定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改革教学内容及课程放置.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文化宝贵的财富,也体现了人们群众对生活的渴望,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高校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阵地,应发挥自身优势,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扬下去。文章主要从民族民间音乐概述出发,探讨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土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在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开设本地区乡土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乡土音乐知识,既是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也是地方音乐教育办出特色的优势所在。本文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方面对如何把乡土音乐资源引进高校音乐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音乐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将传统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传统音乐文化上更加热爱祖国,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加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民族民间音乐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民族情感呢?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对当前该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强,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敬忠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59-60,71
本土音乐就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我区少数民族众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把我区各县的本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对我区民族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方式对黔东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可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度的加大,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习己成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音乐教育正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的一个共识.很多高等院校都结合各地的实际作了积极的探索.把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地方的音乐瑰宝深入的了解,使其获取民间的音乐养分,让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素质,扎根地方,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张莲 《人民教育》2021,(3):93-94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广泛,既包括民歌,也包括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将民族民间音乐在校园与通识音乐教育融合,既可以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也能滋养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地方高校应针对学生对山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需求,树立民族民间音乐教育观念,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重视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内容的教材建设,创建多元的教学方式,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机地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校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涉及到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视唱练习所占的比例却较少,这一现状既不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同时也不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有鉴于此,如果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把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融入到视唱练耳的课堂中,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陈淳 《文教资料》2020,(7):116-117,90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必修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作者以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教学尝试,提出针对该课程教学实施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胡森 《文教资料》2011,(18):94-95
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渠道。积极利用上杭客家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展地方音乐教育.是上杭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代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标中便提出了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目标应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音乐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本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民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建设微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网站,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小组展示、多种教学评价,课下在线同步测验,巩固所学知识。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和感受、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冗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为了提升高师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综合素质,民族民间音乐课成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为唯一一门综合我国各民族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课程。虽然近年来逐渐重视起民族音乐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教育体系依然以欧洲音乐院校为主,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上投入的精力较为欠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艺术反而得不到重视,这极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起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构建新的民族音乐课堂让我过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相信在我们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会健康茁壮的成长着,发挥出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多姿多彩的本土音乐是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地方教育办出特的优势所在。在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本文就黑龙江的本土音乐-东北汉族民歌在省会城市哈尔滨的中学音乐课堂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考量。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内外乡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大好局面,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理当发挥“音乐教育母机”的作用,紧密联系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现状,努力挖掘当地音乐文化资源,加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编辑内容含量丰富的地方音乐教材《山东地方音乐》,这不仅能培养出大批能胜任乡土音乐进中小学课堂的音乐教师,更好地将乡土音乐带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还能使高师和中小学一道成为继承与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幼儿园音乐活动效果,搜集优秀民间音乐作品36个,从中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素材31个,通过整理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幼儿园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体系。在使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上要注意:歌唱活动引入容易上口的素材,选择具有典型方言特色的民歌民谣;欣赏素材的选用不必拘泥于作品本身固有的思想和寓意,而要尊重儿童的理解;民族民间集体舞蹈教学要遵循感—知—娱—学—创的基本规律;韵律活动中要选择节奏明快、感染力强、有一定情节的音乐。在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有"留白"意识,要给幼儿留有自由的、富有个性的创作机会;注意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幼儿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师除音乐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拓展知识面,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2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其自身具有的先进性与创造性,在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所主张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世界音乐教育者的认可和推崇,并通过积极引入该教学方法对本国音乐教育教学进行指导和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推动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