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淑康  李克 《培训与研究》2007,24(9):125-126
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转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和过程,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借代"。转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根植于生活经验中。转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日常说话、思维和行动的一种方式。转喻不仅具有指称功能,而且具有解释功能,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根据转喻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特点来解读,可以发现高级英语课本中有丰富的转喻语料,可以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许迎军  周雪 《考试周刊》2012,(57):70-71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和学习中隐喻和转喻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运用能力将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现象,引导学生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理解和欣赏整个语篇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用实验的方式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谚语学习过程中转喻认知的发展趋势,表明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转喻认知能力总体上也呈现上升趋势.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分析英语谚语生成的认知基础来培养其认知转喻思维习惯,教材编写时语言各组成部分都可以认知理据作为分类基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少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转喻一种深层次的认知思维方式。大量研究证明,转喻理论会触发人们的联想,是一种比隐喻更明显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对转喻应用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理解概念转喻理论的属性,增加阅读兴趣,更好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转喻和语言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词汇、阅读和翻译等方面讲授转喻理论,对培养学生的转喻认知和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从英语词汇、语篇、文化和交际几个方面探讨了转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助于学生利用转喻进行认知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本文从词汇、语篇和语用推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转喻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言语表达的深层认知规律,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与思维方式,本质上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特点。在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以转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适当引入转喻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转喻思维,将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转喻理论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从跨文化交际意识入手,通过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实现思想情感的跨文化交流,是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文菁 《海外英语》2014,(10):278-280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其中流行语又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同时,随着认知学科和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转喻和隐喻思维的运用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也越来越普遍。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和隐喻思维角度分析形形色色的"粉丝团"名称,把握"粉丝团"等各色社会流行语的认知理论基础并探讨这类社会流行用语的产生依据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语言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对汉语"手"和英语"hand"做语料对比分析,分析了"手"的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分析了其多个义项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从而也有力地证明了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转喻与隐喻表达。汉语、英语中情感范畴"喜悦"的表达,表明两种语言对"喜悦"的认知都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转喻和隐喻方式都建立在人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转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代对转喻的研究受到了语言学的深远影响。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高级英语》教材,对转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探讨了英语转喻的汉译策略。旨在加强对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转喻修辞进行科学性的应用和研究,以期达到明晰转喻本质及其应用、在教与学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对"转喻"的界定都是指语言概念的转换,主要发挥着修辞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转喻"的理解弥补了传统语言学中对"转喻"了解的局限,而是从语言识别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研究,从中可以明确,转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作为认知机制存在的。本论文针对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为转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近年来转喻的界定、分类、转喻与隐喻的相互关系以及转喻与语言结构的关系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其简要的梳理对我们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转喻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为语言的输出和理解提供了信息通道。本研究以新闻报道作为研究载体,首先从修辞、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三个角度对转喻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分析英语新闻语言中的各类转喻现象,进而从经济性原则和修辞效果方面探讨新闻语言中转喻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现代语言生活中,转喻的使用越来越常见,很多语言现象也和转喻有关。自从2005年"超级女声"这个娱乐选秀节目诞生后,"粉丝团"开始在报纸新闻和大街小巷中崭露头角,"玉米"、"凉粉"、"盒饭"等等行走在人们的视线内。  相似文献   

18.
由于转喻的新颖性和替代同一整体其他成分的独特性,词人喜欢使用转喻唤起"诗意",同时达到经济使用语言的目的。转喻是比隐喻更重要的认知方式。激活是转喻的主要运行机制,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宋词中一些转喻可被视为特殊转喻,它们和英语(译入语)中转喻的关系分为激活对等、激活部分对等、激活错位对等、激活不对等等情况,对应的翻译方法为转喻零植入、转喻部分植入、转喻替换植入、转喻完全植入、转喻放弃植入等。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格,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这种异于传统的转喻观认为转喻是一种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的认知方式,转喻语言的使用必须适应特定的语境。本文旨在探讨语境对转喻语言选择与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则平 《考试周刊》2011,(26):37-38
转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转喻的定义、普遍性、认知运作机制等的解读,并结合语言现象,探讨转喻在语义理解中的几种运用方式,从而可以发现转喻对语言习得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