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佚事"四题     
本文对"佚事""轶事"和 "逸事"由于意义相近而通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为这三个词语都不同程度地与"失"字相关,并都能解释为"散失"义,故能通用.对个别不能通用的情况,本文也特别指出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偏旁同化"是异体词规范中不容轻视的一种潜规则,在现代汉语异形词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潜规则已经起了或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的出现无异于及时甘霖,同时,该词典的规范结果更证实了同化规律的存在.依据词典本身提出的异形词规范三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加上"偏旁同化"原则,可以前瞻性地规范一些异形词.  相似文献   

3.
由于用不同的形体记录联绵词和一部分拟声词可以用不同的形体记录,有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音字在同一词语中可以相互替换及有些遗留下来的通假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繁体字与简体字、异体字与正体字在现代汉语中并存等原因,产生了现代汉语中的同义同音异形词。同义同音异形词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便,因此应结合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温敏 《语文知识》2010,(1):42-45
异形词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本文从字词关系角度,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考察对象,对异形词词形的取舍、推荐词形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初步探讨其中蕴含的规律原则。  相似文献   

5.
“唯”“惟”二字在现代汉语应用中长期处于混用状态,这种现象在语言中并不多见,它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标准化和信息化原则,因此现代汉语中对“唯”“准”二字的规范势在必行。对“唯”“惟”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二字的本义并不相同,通用也具有一定的条件,从而提出在现代汉语中,除“惟其”、“惟妙惟肖”个别词语外,对其他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惟”与“唯”的异形词,应该考虑合“惟”取“唯”。  相似文献   

6.
徐强 《现代语文》2008,(1):127-127
本文对“佚事”“轶事”和“逸事”由于意义相近而通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为这三个词语都不同程度地与“失”字相关,并都能解释为“散失”义,故能通用。对个别不能通用的情况,本文也特别指出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说"惟"与"唯"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赵晖 《现代语文》2007,(4):47-48
汉语是一种缺乏丰富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在汉语中语序的作用很重要.相同的几个词语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排列,所组成的句子的意义会截然不同.如"我""他""爱"这几个词可以组成"他爱我""我爱他"这样两个句子,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中存在着大量的异形词,但从这些词语的来源理据分析,有些是很不规范的。该文就此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中存在着大量的异形词,但从这些词语的来源理据分析,有些是很不规范的。该文就此作出探讨,并对规范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地""得"使用频率极高,但因其意义不实在,且读音相同,故而在书面语言中错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深究它们各自的语言使用功能和规律,省悟其精当使用规范,必看助于提升汉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异形词。对于异形词的规范是汉语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项研究需要从个案做起,仔细甄别。成语"名副其实"与"名符其实"就是一对异形同义词,在语言中有一个是冗余成分,可以通过语言规范工作来逐步引导,保留其中一个。经研究,"名符其实"不能算错别字,但"名副其实"更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也更符合语言使用规范。因此,"名副其实"应该作为推荐词形,"名符其实"只能用于非正式场合,并随着语言规范的进程逐步淘汰。  相似文献   

13.
曹国军 《学语文》2012,(5):52-53
异形词是指语言中读音、意义都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一组词。异形词的存在给语言运用带来了负担和困扰,是语言规范的对象之一。目前,关于异形词的规范文件主要是2001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都是我国规范现代汉语词汇的顶级权威词典。比较研究它们推荐的异形词使用词形,对它们有争议的推荐词形提出处理意见,以便进一步规范异形词。  相似文献   

15.
异形词的整理是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方面.文章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异形词的整理工作,进行了客观公允的评价,指出了其历史进步,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异形词是读音相同,意义和用法也相同,但形体不同的一组词。从目前规范化的角度看它的范畴应限制在现代汉语词汇内。异形词的整理原则是:从俗,从简和表意表音明确。其中从俗是基础,其次是表意表音明确,词形简单应是参考项。对异形词的整理方法有二:合并法和分化法。在整理过程中应考虑到系列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语码混用现象是当下网络流行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应依据标准予以规范。规范的尺度为"直接性原则""规则性原则""唯一性原则"三个标准。违背了其中任何一条,就要考虑成为规范的对象。规范的方法以三个原则为主,同时兼顾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此外,国家语言政策相关部门需要严格监控语言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规范的汉语语码混用现象,应立刻声明并予以规范,以保证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8.
回族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一部分,回族汉语的规范是我国新时代语言研究和语言规划的不应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度、通行度高和较高的回族汉语词语,当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对规范度、通行度较低的词语,应选取频率高的词形和保留一些不同来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9.
异形词又叫异体词,它是一词有两个或更多的词形,故名。异形词发端于上古,后世迭出,其形成较复杂。到当代,异形词经整理,已有规范词和非观范词之分,这种区分主要反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定的《现代汉语词典》(简称《词典》)对异形词的处理上:即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词,与之对应的为非规范词。如[标志]、[标  相似文献   

20.
关于异形词的规范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大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3版与5版异形词作了穷尽式统计,并对两版异形词的标示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作为汉语规范化的权威工具书《现汉》对异形词的整理和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以动态的观点严格判定异形词的范围;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区别对待不同类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异形词;再次,以国家语委颁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作为规范依据,确定了正确的规范原则,贯彻了其柔性引导词汇规范的初衷和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