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简单分析,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树立语篇分析意识,导入背景知识、分析语篇结构模式和语篇衔接等几方面论述了,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应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探讨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着重阐述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办法,从而说明语篇分析对精读课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语篇教学应广泛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中。  相似文献   

3.
罗丹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9):116-120
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沿用"语言分析"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读课堂的教学效果,而语篇分析改变了传统的精读教学模式,它强调从语篇的层面上整体性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六单元的语篇为例,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旨在提高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办法,从而说明语篇分析对精读课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语篇教学应广泛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中.  相似文献   

5.
语篇分析理论是当今外语界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的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6.
聂颖  李爽 《考试周刊》2014,(62):82-82
语篇分析是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英语精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进,立足于语篇分析理论,阐述了培养语篇分析意识、语篇结构模式和语篇衔接,以及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的有效应用,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限于对语法、语言点的解释,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显然不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作者就多年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过程中,应广泛运用语篇教学,并对语篇教学的运用及方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前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语篇分析的角度,从五个方面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大学英语精读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英语语篇和语篇分析理论为切入点,解读语篇分析对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重要提升意义,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从篇章结构入手的语篇分析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具体结合与具体应用,通过宏观导入、微观解析、巩固引申三个阶段来实现学生语篇分析能力、阅读认知能力、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共同进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也同样受益。  相似文献   

10.
语篇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篇分析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语篇分析教学的理论依据,着重阐述了语篇分析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了discourse和text与汉语中的“话语”、“语篇”及“篇章”对应的随意性问题,剖析了有关学者在使用这两个术语时所表现的任意性的原因。通过深入分析discourse和text不同层次的含义,确定了二者的译名及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偏误分析理论自八十年代运用于汉语中介语研究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汉语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偏误研究硕果累累,语篇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后起,但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将从母语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这一角度对语篇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并对研究现状及趋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该文试从福柯的话语观出发,引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并以((201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相关“中国英语”词句及表达形式为研究依据.分步浅析“中国英语”英译的策略.力求促进“中国英语”在中国话语建构中发挥作用,为现代英译者提供英译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语篇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语篇教学的方法是教师应当加以研究的课题之一。语篇理解是学生发展英语能力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话语理论考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一文本的"话语重构"现象,分别从写作初衷与创作过程中存在的悖论、版本变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动态复杂的生产过程与意识形态氛围对于文学生产的隐蔽控制;进而探讨这一重构现象潜在的主观原因,即丁玲努力寻求自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份认同;指出作家既是话语重构的主体,同时也是话语权利的重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欧阳燕 《海外英语》2011,(8):268-269
针对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笔者尝试在话语的框架下分析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以及衔接和连贯是怎么作用于话语的。该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衔接和连贯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接着区分了篇章和话语这两个术语,最后基于话语分析了衔接和连贯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从篇章的视角来研究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在篇章而不是话语的框架下先就各自的概念意义等进行分别论述,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两者关系的相应结论。篇章是指一段传达完整信息、前后连接、意义一致的自然书面语篇。衔接和连贯是篇章中固有的两种语义关系,都有各自的实现手段,分别在篇章的微观和宏观层次上起着连接篇章成分的作用,相互影响作用,共同赋予篇章以篇章性。  相似文献   

18.
叙事学和文本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结构主义发展比较强劲的法国,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国际性的文学研究潮流。80年代后,由于文化——社会批评的崛起,叙事学研究受到冷落。90年代以来,西方又兴起了“新叙事理论”,从西方诗学领域和社会学哲学领域大量吸收新的理论,形成了叙事学的复兴。对叙事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和相关理论的交叉和借鉴进行整体观照,有助于正确把握“新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19.
批评话语分析是对主流形式语言学反社会、非批评视角的否定,它以语言功能建构观、话语霸权观、文本本体观为其哲学根基,以政治的、机构性话语为其研究对象,并涉及到跨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程建山 《海外英语》2012,(6):224-225
作为生态学与语言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旨在打破观念、语言、文化及研究上的界限以开放一个创新的平台从而能够将传统意义上分离的文化同自然领域在观点和理论方面结合起来。语言是一种社会秩序的永恒介入力量,它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并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影响社会进程。该文主要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和批评环境语篇中用于弱化施事责任的语法手段,重点涉及对名词化、被动语态等手段的分析。希望借此使读者对环境语篇中操纵、隐藏施事的行为能自主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