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所在,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有利于促进职前教师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其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强其入职以后作为教师的胜任力。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在教学实施中改革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引导职前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反思,促使其实践性知识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学知识是随着教师专业成长而不断生成的学科教师特有的某一特定主题的不同于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教学知识,相对于卓越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其他知识类型而言,学科教学知识在卓越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国卓越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存在着教师职前培养中学科教学知识重要地位阙如、教师职后培训中学科教学知识的讲演式难题、教师自身成长中学科教学知识的轻视化现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科学研究的整体性缺失等问题。因此,科学而合理地反思卓越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是当务之急,需要从教师职前培养中合理确定学科教学知识的比重、教师职后培训中不断加强学科教学知识的训练、教师专业成长中积极反思学科教学知识的功用、教育研究中广泛开展学科教学知识的探究等方面来提高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核心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新入职教师的意义以及新入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并根据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着重探究了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以及提高新入职教师的反思能力,积极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立足于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已有研究,选取职前小学英语教师优秀个案,逐一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五个构成要素的生成途径和方式.通过此种方式帮助我们认识职前小学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体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为培养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指明了方向和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据此,对应《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学数学职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以及他们基于实践体会所产生的对教育知识的需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探析中学数学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为他们入职后顺利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知识是职前教师"学会为师"的知识基础。催生与丰富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使其顺利入职,是职前教师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为:构建"U-S"共同体,搭建专业对话场、影子学习场、行动研究场,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通与联动,有效促进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创生,从而缩短其入职适应期,并为其职后的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头脑中的缄默教育知识支配和引导其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师范生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倡导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是师范生形成和获得缄默知识,得以不断成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是未来教师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将影响其个人的终身专业发展.为此,职前教师教育应从思想观念和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的途径两个方面加强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习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实践性知识发展取向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反映出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和风格。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培养的倾向,阻碍了师范生顺利入职和专业自主发展。以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为根本取向,根据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结构与生成转化规律,重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提高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教师实践性知识侧重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具有教师个人特点的缄默知识.关注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不仅有利于新手教师的迅速成长,也能充分体现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诉求.本文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再认入手,以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为切入点,结合新手教师的成长特点,尝试从课堂观察、师生与师师问交往、个人生活方面提出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手段、方法和策略,而教师专业成长则是目的、结果或目标。当代体育教师应把知识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去.它是一种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手段,能有效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增强教学能力,促进其成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专业化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2.
从个人默会知识视角看教师培训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师培训中,学会的理论不能支配其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个人默会知识的存在。个人默会知识之于显性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支配教师行为的是个人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的视角下,为保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教师培训的重点不应是显性知识的传递,而应是教师默会知识的更新,教师培训的培训观念和培训方式应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个人知识构成、管理模式及管理工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知识管理对于教师在信息时代游刃有余地完成自己的职业角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分析教师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教师个人知识的构成和范围,展示了教师个人知识构成的知识地图表示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及其过程模型,并给出了笔者设计和开发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结构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个性化,是指学习者把所学知识与原有经验融合起来,形成具有个人特质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样的知识获取观对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的"学"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是一门正在建立和完善的学科。编辑有“学”,也有“术”。“学”主要由某一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知识,语法、修辞、逻辑知识,编辑出版业务知识和编辑学理论知识组成;“术”主要由文字能力、校对能力、装帧设计素养和策划运作能力组成。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revolves around an organically lived online community of Chinese elementary teachers. The teachers shared their reflective journals and engaged in conversations with the facilitators and also with their peers. Following one participant’s postings over a span of thirteen months helped the research team to narratively explore how the teacher, through reflect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his other fellow community members, refined hi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cultivated his best-loved self as a teacher-principal in a rural school in China that lacked learning resources. Highlighted in the discussions are how the participant integrated his personal being with his professional being and eventually became the teacher he wanted to be. This research study adds to the literature about teachers as agents of change. This knowledge contribution, among others related to technology, shows how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dentity can be promoted in online teacher knowledge communitie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学报编辑知识结构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报编辑,不仅要有广傅专深的知识,而且其知识结构应是一个动态合理的系统,大体包括政治理论知识、编辑业务知识、从事编辑业务范围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新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社交知识等。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个人知识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它的提出使我们找到了目前教师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差的原因。教师个人知识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点,个人知识管理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20.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目: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教育家、美术家、编辑家、国学家等等。这些名目仅仅能概括鲁迅思想肖像的一个侧面,而不足以包举鲁迅整个的思想地图。鲁迅,只有"杂家"这一个名目才足以囊括其全部风貌。之所以给鲁迅杂家的定位,是与其杂学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的。其杂学,一言以蔽之曰"三四之学":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