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3日晚上,一个普通的周六晚上.此时,很多人正在享受着闲适的周末时光.晚上8时30分,这份闲暇被一声巨响打断.甬台温铁路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地点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双屿下岙路段,有6节车厢脱轨.险情就是命令!《温州日报》作为事故发生地的地方党报,包括报社领导、编辑记者和照排印务在内的全体采编人员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起来,以抢险的精神与速度,全面投入到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报道中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3,(5):2-3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除派出近30位记者奔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应急报道之外,还派出13人应急小组赴芦山设立直播间。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播。这是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首次以"国家  相似文献   

3.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件,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抗震救灾报道紧急动员,迅速确定总体报道基调和方案.从4月14日至27日,齐鲁晚报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4.
卢俊敏 《新闻实践》2013,(12):12-13
7月14日,今年7号台风"苏力"携着强风暴雨气势汹汹地朝浙南闽北扑来,温州都市报责无旁贷地投入了台风报道之中。我们依托新投用的全媒体中控室平台,对台风"苏力"进行了全媒体报道演练,为广大读者送去了更多更及时的台风资讯,为传统媒体报道台风做出了有益的全媒体尝试。应急预案因风启动在温州都市报新投用的全媒体中控室,有一套完整的《温州都市报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案》,指导报社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出相应的报道行动。"苏力"台风作为今年最有可能正面袭击温州的超强台风,温州市启动了三级防汛防台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5.
郭建政 《青年记者》2010,(11):44-45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件,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抗震救灾报道紧急动员,迅速确定总体报道基调和方案。从4月14日至27日,齐鲁晚报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6.
4月14日7:49,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于温甬线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华商报》从事故发生之日起到7月30日,连续7天对该事件进行了多角度报道、多层面分析和深度延展,体现了该报对重大公共事件的高度关怀及社会责任感。本文试从公民社会这一角度分析,对《华商报》"7.23"动车事故的系列评论进行新解读,探讨其通过评论如何促进公民社会的建构,及在建构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0,(5):I0001-I0002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成立了由台长王求任组长的“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应急领导小组”,全台各频率及宣传部门紧急行动。中国之声迅速启动特别报道《玉树紧急救援》,全天不间断滚动播出,对玉树灾情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异常性的事件,近年来成为媒体关注点之一。2009年11月21日,龙煤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突出事故(以下简称11·21矿难),央视立即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先后在各档新闻中发报道一百一十多条,其中现场报道十三次。本文作者作为直播报道的协调人和参与者,见证了直播中记者的表现,发现独家新闻的综合能力、掌控新闻现场的能力和突发事件的表述能力,应当成为电视记者的一个培养方向,以适应今后电视新闻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温州都市报社作为浙江东南部的主要都市综合性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启动快速反应机制,赶赴灾区,从温州元素着手,力求以新闻服务灾区,赢得了读者好评。走近现场快速挺进灾区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当天下午4点,特派记者卢俊敏、蒋超搭乘飞机赶赴灾区报道灾情,寻找地震中的温州元素,并寻  相似文献   

11.
"7·23"事故发生后,在各方积极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温州媒体和外地媒体,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记者赶赴现场报道.电视媒体用连线直播第一时间开始实时远程报道,平面媒体纷纷借助网络平台报网互动,新兴媒体利用微博、播客等载体展开现场播报.新闻大战伴随着特大事故的救援、抢修和善后等工作展开.  相似文献   

12.
吴立群 《新闻记者》2008,(10):91-92
2008年5月4日,沪宁高速无锡段发生6车连环相撞事故,事故造成该高速公路半幅路面绵延3公里被堵得严严实实,无锡日报记者获悉后迅速前往采访.途中,记者遇到了另一个情况:许多车辆违规占用应急车道,导致警车和120急救车被卡在路中间动弹不得.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新闻点,便在<"沪宁高速"堵车一小时>报道中提及.  相似文献   

13.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中,微博图片再一次走上前台.在开始这场对话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有关图片是如何从"草根"摄影师手里挖出来的.7月23日晚20点34分,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事故.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图片签稿人任正来和他的团队迅速通联图片,至次日凌晨3点,抢到2组照片,合计17张.24日,这两组出自非摄影记者的照片采用率合计达418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23日晚,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追尾,几十条鲜活的生命被夺走,200多人受伤.获悉这一重大消息,中国图片总汇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向当地签约摄影师组稿、监控微博并通联稿件、与新华社浙江分社即时在线联系等多种应急组稿机制同时运转.22时19分,总汇签约摄影师、浙江温州市消防支队宣传干事余根铃拍摄的手机图片《D301次动车在浙江脱轨》经由新华社卫星线路发送,画面中掉落的D301次第四节车厢宛如一个硕大的惊叹号,警示世人: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该图片即刻间被各大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密集转载、广泛刊登,截至26日累计采用达381家次,头版采用52家次.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重大主题报道是体现党报权威性、彰显党报公信力的"拳头产品",也是各级党报新闻创新、创优亟待突破的一道难题。10月11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闻实践》杂志社协办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与实践研讨会——以温州日报为例"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级党报负责人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杂志社负责人出席研讨。与会代表围绕"重大主题报道的自觉意识与理念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地方元素的挖掘运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民前线》报把抗震救灾报道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迅速启动战时办报应急预案,在一版开设《军徽耀灾区——记者亲历抗震救灾一线》、《抗震救灾快报》专栏,开辟《抗震救灾·专题报道》专版,大容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抗震救灾报道。从5月14日至28日,《人民前线》报共出版报纸13期(增刊2期),抗震救灾专版19个,副刊5个;刊发稿件308篇,其中文字报道188篇,图片120幅,较好地反映了南京军区部队抗震救灾的情况,受到上至军区首长、下到基层官兵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发生动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9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并于7月24日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应该说,其反应是及时的,信息公开做法也是正确的.王勇平在发布会上表现是勇敢、坦率的,没有回避问题,显示了自己的个性.但从结果看,此次铁道部新闻发布会,发布效果违背初衷,甚至适得其反,遭来了舆论更多的指责和批评,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总体上是失败的.8月16日,铁道部宣布王勇平不再担任新闻发言人职务.从此次事故的新闻处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新闻发布工作历经多年的发展,虽已全面推进、成效明显,但依然存在很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爱好和平的人们最不愿看到战争报道,但在当今世界,战争报道还无法消亡。一些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战事报道或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丝慰藉。然而,像新华社记者从北约轰炸科索沃的现场发回的特写《梦魇从天而降》,这样用调侃、幽默的手法记录战地新闻的报道,也许并不多见。 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后,新华社驻外分社及时派遣记者赶往冲突第一线,从空袭现场发回了大量动态消息和一批生动、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11,(9):I0002-I0003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对伤亡人员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并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迅速启动抗震救灾报道应急机制,及时调整节目设置,推出直播报道和特别节目,组织记者迅速奔赴灾区一线,全方位、高密度地展开抗震救灾报道,及时发布灾情权威信息,全面反映救灾工作进展,大力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亲切关怀,报道灾区各部门抗灾救灾的措施成效,生动反映抗灾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广泛报道各地区各部门支援帮助受灾地区的感人事迹,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