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应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新时代下的德育,应当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精神世界。这就要求一名班主任应该重新思考德育的内容,重新审视自己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把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当作经营一个班级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蔡赐福 《中国德育》2007,2(2):68-69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德育实效,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下,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学界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新课程改革就是在此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然而,当我们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了诸如新瓶装陈酒、教育内容偏离德育目标以及回归生活简单化等问题。对生活德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它,以期尽快地解决它。  相似文献   

4.
周丹 《天津教育》2006,(1):36-38
德育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息息相关。从小学新课程体系看,小学德育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得到了显著加强与切实改进,基本体现了当代德育新理念。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必须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实现多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程具有践行性特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海南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海南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建设可以借鉴日本中小学的体验教育模式,将德育与体验联系起来,重视道德体验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归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学德育课堂生态发生了新变化,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仍存在诸多误区,未能有效实现课程的德育价值,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品质亟待提升。从本期起,我刊特约请陈光全老师开辟专栏,基于对当下中学德育课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审度,从课堂场域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流程中的动态...  相似文献   

7.
时下,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学界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新课程改革就是在此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然而,当我们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了诸如新瓶装陈酒、教育内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和学生成长需要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北京市商业学校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实践,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例为切入点,对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提高了德育课教学的育人效果,促进了学生德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教学上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与新课程改革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介绍新课程改革以及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入手,简单分析了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今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都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各自的探索与尝试,创建和谐的课堂,提高德育实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德育》2012,(2):65-66
作为广州市的一所名校,先烈东小学近年来明确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载体,重视班级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少先队建设,贯彻实施“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活泼鲜明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共教育学课程作为体现“师范性”的基础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本文以课程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公共教育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应面向基础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学活动和德育问题为重点,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核心,提供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学习情景素材,提高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转变学校教育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开展,积极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朱小闯 《中国德育》2006,1(1):76-77
“德育为首”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地位的一种提法,而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德育的地位,我认为更应该提倡“德育为本”的理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首”的解释是“第一,最高的”。据此解释,“德育为首”的提法有将德育与智体美劳各育比高下的意思。新课程改革强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新课程昭示其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德育课程改革呼唤德育理念的更新,对德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德育观念,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使之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相一致,这是每个德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德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品德教育目的观、学习观和教师角色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学习的氛围也改变了。新课程改革对高考的考题方向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有导向性作用。高考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高考数学秉承着创新的理念和精神,降低了难度,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难度上设置了梯度,卷面上的选择题数量减少,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基于此,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数学题教学导向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往往将其置于各项工作之首,并逐一落实。然而,此工作一直高耗低效,不尽人意。而今,从素质教育观、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实施方案上看,在所有学科中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思想品德课的“专利”,所有教师都应认真审视、共同努力,在各自的学科中寻求德育源泉和探究无穷无尽的德育奥妙,才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见实效、  相似文献   

18.
1.转变教师角色,走出教育误区,让德育课程化 长期以来,学校承担着社会道德价值维持与传递功能,但是,学生绝不是灌输德育体系的容器,德育也绝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活动。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德育课程化。我个人认为:德育课程化绝不是德育课堂化,更不是单一的进行德育教学,而是要整合学校德育资源,让教师们的言行举止、师德风范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悟德育工作,体会德育功能,形成学科育人的德育课程化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使教育教学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一直在探索实践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较为肤浅,以及认识方面的偏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走了些弯路。通过对前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笔者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新认识,在此指导下,笔者尝试了一种教学方法,称为问题引领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新要求,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也有关于学生个体成长的要求,还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要求。德育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探索与实践的课题。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我们运用新课程理念,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实践探索,形成了新课程下四种德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德育的课程观传统的德育认为课堂以外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才是德育活动。这是忽略了德育活动最主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