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中对常参官知县自奚屿始提出质疑,他认为县令与知县是相同的。根据史料判断,知县为常参官差遣,由中央下派到地方,而县令为选人的职事官,依靠循资依次递升而来。二者并不相同,因此,常参官知县自奚屿始还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唐挽歌以献赠的实用性挽歌为主,歌主多为皇室宗亲、达官显宦。皇室的挽歌歌题比较明晰可辨,即皇帝题以庙号、谥号或陵名,其他宗室贵族则多用谥号或封号,然官员却不然。唐朝官制复杂,职事官有正员官、检校官、试官、员外等之分。除了职事官外,另有散官、勋官、爵号。此外,还有大量无品秩的使职存在。若亡者德名著世,死后或有赠官、谥号。在挽歌歌题的书写中,一般取职事官,而辅以其他官谥称号,这和唐代官制中以职事官为重相统一。至若歌主一生宦海浮沉,歌题一般取歌主最终官职,而非最尊官职,和唐代墓碑书写义例相类。  相似文献   

3.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嘉定己巳(1209),更今名,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初调靖安簿。嘉定十二年(1219)奉南岳祠,十七年(1224)知建阳县,真德秀还里,克庄师事之。理宗端平元年(1234),入京,除宗正簿,次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郞官。嘉熙元年(1236)改知衮州,擢广东提举。淳祐四年(1244),除江东提举;六年,赐同进士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故事从北宋政和二年(1112)开始写起,历经政和、重和、宣和各年代,一直写到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前后约十六年。其实,这只是小说的假托年代,真正的背景年代是明朝嘉靖年代。仅举一例,足以为证。《金瓶梅》书中写进了许多明朝真实进士,例如正德三年进士韩邦  相似文献   

5.
戎昱是中唐时期一位诗人,但两《唐书》无传,其生平事迹在唐宋文献中记载甚少。由于史料未载,关于戎昱的生卒年,当今学者说法不一,仍无定论。根据现存的史料典籍、当今学者相关研究资料以及戎昱与同时代人的诗作等,考辨得出诗人约生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0)前后,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仍在世,比现有最晚的说法卒于801年还要推后。  相似文献   

6.
部分明清方志中有黄福修建天津卫城的说法,后人颇受其影响.不过,据<明太宗实录>及黄福<黄忠宣公文集>中相关资料记载,至少可以说黄福直接修筑天津卫城的观点证据不足.关于天津卫城始建时间,史籍有永乐元年(1403年)、二年(1404年)、三年(1405年)等不同记载,目前学界并无定论.明代天津卫城督修官张思恭和主修官陈瑄在永乐初年的活动轨迹,以及<明太宗实录>有关天津称呼的变化表明,天津卫城正式兴建当在永乐二年,永乐三年营建进入高潮.  相似文献   

7.
戎昱是中唐时期一位诗人,但两《唐书》无传,其生平事迹在唐宋文献中记载甚少。由于史料未载,关于戎昱的生卒年,当今学者说法不一,仍无定论。根据现存的史料典籍、当今学者相关研究资料以及戎昱与同时代人的诗作等,考辨得出诗人约生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0)前后,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仍在世,比现有最晚的说法卒于801年还要推后。  相似文献   

8.
朱锦程 《天中学刊》2014,(3):110-112
《汉末英雄记》记载邹靖在中平二年之前曾为校尉,而《后汉书》记载中平元年(184年)广阳有黄巾军起义,中平二年邹靖官居校尉之上的北军中侯。从邹靖校尉身份和官衔变迁的时间以及刘备早期经历三个方面考察,刘备起兵应当在中平元年(184年)。  相似文献   

9.
唐代凉州(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唐书》卷40《地理志》载,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定河西,遂置凉州总管府。七年(624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凉州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凉州。唐代凉州(武威郡)所辖诸县的城址,史料记载多疏而不详, 《中国历史地图集》亦不免偏误。笔者实地调查,并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宣武帝"正始泛阶"以后,北魏在考课制度和选举制度两个方面将地方官与中央官相区别,中央散官与中央职事官相区别.产生这两个特点的背景是,王朝在设计官僚迁转模式时,要求地方官与中央散官互相"对流".在这种对流的背景下,北魏最终出现了"停年格"这一选举制度.王朝的政策对北魏后期的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是加剧了人们对散官的歧视,二是进一步降低了地方官的待遇,并最终刺激了"重内轻外"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九洲清晏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综览相关史料,该处景名或殿名有"九洲清晏"、"九州清晏"和"九州清宴"三种写法。学界多以"九州清宴"之"宴"为后人记载或印刷之误。但在"九洲清晏"还是"九州清晏"的问题上,则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笔者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疏谬之处,敬请师友指正。一、史实的歧异,史料的混乱,学者的困惑造成"九洲清晏"与"九州清晏"分歧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史料记载的混乱不清。  相似文献   

12.
王勃的生卒年是研究其生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和王勃自己的作品,从王勃南下交趾时的行踪、心迹、身体素质等方面因素推断,王勃当生于永徽元年(650),卒于仪凤二年(677)。  相似文献   

13.
张商英是北宋末年绍述新政的中坚,兼为宋代佛道二教最积极的外护居士,在中国居士佛教史以及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生卒享年迄今尚无定论,从外证和内证的角度考察,张商英应生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十一月壬午日,享年七十九。其他所谓卒于“宣和元年”、“宣和四年”以及享年“七十八”、“八十一”的说法,皆缺乏必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邓肃简论     
南宋初年,有一个和李纲相似的人物,他在当时颇有声望,但却少为后世注目;他有爱图忧民的抱负,但终因朝廷昏庸而难展宠愿;他曾写过许多诗文,抒发壮怀。这便是李纲的“忘年之交”——邓肃。邓肃字志宏,别号栟榈,宋南剑州沙县人。元祐六年(1091年),出生于沙县洛阳里五都城头邓墩村,是唐朝邓光布将军的后裔。其父邓谷,曾考进士不第,重和元年以特奏名得官,但他坚辞不就。母罗氏,据《剑沙三元邓氏家谱·栟榈公行状》记载:罗氏怀胎十二个月才生下邓肃,从落地到七岁,从来见他开口讲话、说笑,也未能步行。一日正遇雷震,他忽脱  相似文献   

15.
<正>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坐落于呼和浩特市书院西街,原名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分校,创建于2001年。为规范办学行为,它于2010年正式更名为启秀中学。说到启秀中学校名的来历,不能不联系到它所在的这条小巷——书院西街。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在这条小巷里,曾建有一所著名的学堂——长白书院(后改名为启秀书院),创办者为时任绥远城将军——定安。  相似文献   

16.
《靖康要录》是一部记载宋钦宗为太子时(即建中靖国元年到宣和七年)及登基后靖康一年之事的史书。此书按月日编次,凡有关钦宗朝的政事制度、诏诰及臣僚的奏章等,比较完备,特别是在记录与全国和战的许多事实方面,尤为详细。因而,对研究宋代历史,特别是南北宋交替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当时宋人的编年史传至于今天的,象熊克的《中兴小记》、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大都是记载南宋的史实的;而详亍北宋的只有李焘的《续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17.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学子们步入仕途的阶梯,考试、阅卷都非常严格。清代学子考状元,要经过乡试、会试,最后进行殿试。以清代末年最后一次科考为例,1904年7月8日(农历5月21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殿试毕,第二天由8名阅卷大臣(俗称“读卷官”)开始阅卷。这天  相似文献   

18.
初中《中国历史》第79页说:“在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公元8年,外戚王莽乘机夺取西汉的政权,做了皇帝,改国号新。”这里说王莽“公元8年”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是只将中国古代的年号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而没有顾及到月份的换算。《汉书·王莽传》记载,居摄三年十一月,改元为初始元年,“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  相似文献   

19.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意为藏书而兼校书之所。清袁枚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随园随笔》卷14)稽之史籍,斯说诚然。《新唐书·百官志》云:“开元五年,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殿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领中官,监守院门;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87页:“王莽……公元8年,改国号新”。这样说只是将中国帝王年号换算成了公元纪年,而没有顾及到月份。《汉书·王莽传》记载,居摄三年十一月,改元为初始元年,“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日新。其改正朔,……以十二月朔癸酉日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据陈垣先生《二十史朔闰表》推算,居摄三年十一月戊辰日是公元9年1月10日,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