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言说行为,这种言说行为由于言说者的身份以及言说对象的差异而引起“说”本身内涵的重大区别.整体而言,祝官之“说”是一种仪式行为,它所指向的对象是神灵世界,而“解释”之“说”是以某种具体文本为前提的,“规谏”意义上的“说”所指向的对象是世俗的权力阶层.这些“说”的各种具体言说行为形成不同的文本,即仪式文本、解经文本及语类文本.《汉志》所录先秦小说在性质上可分为四类:一是《伊尹说》、《(鬻)子说》、《黄帝说》三种属于先秦的解经“说”体;二是《青史子》、《师旷》、《天乙》近于先秦祝官之“说”体;三是《周考》、《百家》近于先秦规谏意义上的“说”体;四是《务成子》、《宋子》属于先秦子书.《汉志》的这种分类其实是将“小说家”的学派观念与“说体”的文体观念杂糅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春秋毂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现存诸书所引许慎《五经异义》称《春秋毂梁传》无一以“今”字冠于其上者。可证在东汉许慎、郑玄所见之《春秋毂梁传》为古文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也就是说,在东汉存在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该文本的来历现已无从考证,但东汉存在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作为一条旁证可以证明在先秦时期《春秋毂梁传》很可能已有古文书写的文本,否则,东汉存在的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从何而来?在没有汉代作伪的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东汉存在的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只能是源于先秦的古文文本。  相似文献   

3.
论李斯之过     
司马迁作《李斯传》,以“竟并天下”,“竟亡天下”为前后关锁,认为李斯于秦之功过正好两相抵销。但是,考清史实,李斯之过量罪不可恕,而把案亡天下的责任全部倭之于李斯,又欠公允。历史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既不能以一人兴邦,亦不能以一人亡国。  相似文献   

4.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9页说:“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的主张不合时宜。”其中说李斯是丞相,明显有误。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日:‘……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由此可知,当时的丞相是王绾,李斯在那场辩论时的职务是廷尉。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在一次语文阅读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执教者为了让学生升华对司马迁“忍辱负重”这一高尚品质的认识,给学生补充阅读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及“胯下之辱”这些历史故事,一堂课下来,执教者海阔天空,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去理解和体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史记》曾以“实录”著称,司马迁的思想、人品也为世人所称颂不绝,但却很少有人系统地谈及司马迁和《史记》的另一面,本文试从《循吏列传》入手,对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作一点挑剔。一、《循吏列传》并非“实录”司马迁作史,主观色彩极浓,陈仁锡曾说;“子长作一传,必有一主宰,如李广传以‘不遇时’三字为主,卫育传以‘天幸’二字为主……”(引自优川资言《史记会往考证》)。这样的人物传记只是写作时有明确的立意,只涉及材料的取舍问题,终属于“实录”范围。而象个泊夷列传》就不同了,传文所载伯夷叔齐之事迹均不可信,梁玉绳《…  相似文献   

7.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句,至今仍为我们所习用。但笔者在翻阅司马迁《史记》时发现,此中的“良药”原作“毒药”.如《淮南衡山列传》中“元朔六年上书于天子曰‘毒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看来这一名言在秦汉时已是相当流行。  相似文献   

8.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秦统一后,李斯辅佐秦始皇,为健全和巩固封建性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能明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作《李斯列传》。”可见,司马迁对李斯的历史功绩是给予了充分肯定的。李斯的业绩与秦始皇相始终,在除旧布新的激烈斗争中,李斯所表现的卓越政治远见和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才能,为秦始皇肯定和支持,秦始皇的建树和李斯的政治活动是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孔子删诗考     
“孔子删诗”一说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细读文本会发现争论起于后人误读《史记》,司马迁并未明言孔子将诗歌三千首删为三百首,而是将当时所存之诗稍去其重,刊为定本。“孔子删诗”之真相可求证于《史记·孔子世家》文本及其他相关材料,崔述《洙泗考信录》之见解颇为可取。  相似文献   

10.
现行历史教材及教辅资料都把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解释为: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对私藏的《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相似文献   

11.
安大简《诗经》的篇次排序问题主要集中在“侯”风之上,研究者或以为“侯”风为《王风》;或以为《魏》与《唐》产生置误;或以为《侯》为晋诗;或以为《侯》与魏文侯有关等。文本性质方面,既有将其看作战国时期乐歌的歌辞选本的,也有将其视为书写本的。梳理以上各种观点,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具体辨析,认为无论是“侯”风问题,还是文本性质问题,每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难以形成定论,有待于学界进一步开展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是我国撰写历史人物传记的大师。这位汉代历史家所著《史记》中的各色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以及游侠、刺客等,无不各具特色,维妙维肖,千姿百态,呼之欲出。《李斯列传》是《史记》中写得最出色的名篇之一。李斯是秦皇朝的丞相,是重要的政治人物。司马迁把他写得既有时代气息,又个性鲜明;既  相似文献   

13.
《平准书》作为《史记》“八书”之一,其体例可追溯至《尚书》中的训体文。《平准书》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训”这一文体,从题材内容来说,《平准书》专门记载了汉代武帝时期的经济货币政策,这是对《尚书》解说知识和政治劝诫题旨的扩展和突破;从思想观念来说,它体现着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这是对《洪范》篇的继承与应用;从文本形态来说,司马迁革新了《尚书》训体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式,这是对《无逸》《高宗肜日》等篇的创新发展。《平准书》的体例源于《尚书》,但又远远扩大了其断代式的思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14.
说“舍人”     
如中学语文课本中多次出现“舍人”一词, ①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佬》试图对两个不同的“父亲”个体和复数“父亲”进行重构,书写在美华人的历史。其中既有寻梦的隐喻,又有和平之思,提示读者感受文本的召唤。  相似文献   

16.
两则随笔,皆为《史记》而发:一,抓梳,论列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与茅坤“各得其物之情,而律于心“说的渊源关系;二,追索司马迁在汉武帝时代打出“一家言”的旗帜所为何来,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7.
杨康 《现代语文》2004,(6):15-15
韩非穴约前280—前233雪,中国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于王侯世家,是韩国的公子。和秦国的大臣李斯一起就学于儒学大师荀况。韩非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期间曾经多次向韩王上书,写下《难言》、《和氏》等文章,但是韩王并没有召见他。韩非的报国之心受到冷遇,悲愤中写下《孤愤》、《五蠹》等名篇。这些文章流传到秦国,为秦王赢政发现,大为惊叹,于是发兵攻打韩国,以获求韩非。韩非来到秦国,后来因得罪秦王宠臣姚贾,后者与李斯勾结陷害韩非,把韩非逮捕入狱,并在狱中将其毒杀。韩非的思想主要包含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简介  相似文献   

18.
《史记·屈原列传》史料来源复杂,不同部分性质迥异且文本功能有别。本传中长期困扰楚辞学者的文本问题,之所以从纯文献学角度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因为混同了不同史料的性质与功能所致。明清学者将此传与《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称之为“传之变体”,正是着眼于此类传记极强的议论抒情性,实际上它们相当于人物的“精神传”;若从文章学角度来分析“变体”,体现的是司马迁独特的“插叙”、“遥接”艺术。《屈原列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史,文中投射进去了司马迁自己的影子,评估此传在屈原研究中的文献价值,不能忽视它在《史记》中体例、寓意、文法诸方面的特殊性。从本传“太史公曰”乃至《史记》其他篇目传赞的顿挫规律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写李斯传,目的在于破李斯“极忠”的俗议,因此传文的中心便指向了李斯的灵魂。本文则通过对李斯生平行事,特别是通过对他参与废扶苏立胡亥问题上与赵高六个回合的对话,通过对他原想进谏结果却上了一篇《论督责书》这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剖析,来透视李斯的灵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看待李斯的德与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本”一词来源于英文text,后来通常用来指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文本是有“文眼”的,是文本中的密码。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解读并挖掘出文本深处的内涵,破译“文本密码”,让孩子们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也能时刻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教育。《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更是把情感目标放在了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