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李阳 《现代教育》2013,(6):120-120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方法。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对人物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呢?一、直接描写这是心理描写最常见的方法。所谓直接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叙述者旁白的形式直接描绘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过程。这种描写不但易于把握,而且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人物的情感。如:“丢掉箱子逃吗?”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他落在这种家伙的手里……”她把箱子拿到身边。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心理状态、情绪感觉等的描写。心理描写常起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作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梦境幻觉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3.
技法导航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一、通过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认为、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4.
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古典小说多以言行来间接暗示人物心理,而非情节性的直白式心理描写则比较少见.这种间接而含蓄蕴藉的心理描写方式固然能给读者提供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然而,直白式心理描写的缺失,也使读者无从直接获知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而只能通过人物言行的暗示来作出种种揣测,从而造成对人物形象解读的差异性;有时缺少心理流程的描写,也影响到对人物性格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即人物想什么、怎么想的,用文字记录下来。跟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相比,心理描写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好的心理描  相似文献   

6.
心理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里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展开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毫无保留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希望。  相似文献   

7.
古典戏剧和现代话剧的最大不同,就是以曲作剧.《西厢记》的心理刻划,最出色的成功在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进行心理描写;通过人物情态动作进行心理描写,从而出色地完成人物内心世界的刘划,从而创造出相栩如生的各类人物形象,为现代观剧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在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的时候,我们大多会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就是把“我想”“他(她)想”“我以为”“他(她)以为”“我觉得”“他(她)觉得”等的具体内容直接写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先不要急着回答,请大家认真地看一看下面的四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它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怎样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相似文献   

10.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往往通过描写作品中人物的自言自语,让他独自表达喜怒哀乐,袒露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使读者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天地,真切感受其思想和情感脉搏的律动。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高考涉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或其所处的环境、气氛等进行描绘,称为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可以使读者直接感受人物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貌、个性习惯以及环境的状况、事件的气氛等。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所要描写的人物、事件,或通过别人的  相似文献   

12.
茅盾重视中国古典小说中着力塑造典型人物的创作经验,对很多描写人物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都尽量吸收并灵活运用。他还在通过人物塑造来显示历史发展的趋向、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将间接描写人物心理与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有机地结合,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塑造人物等方面,对传统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技 "细节描写"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是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它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细节描写一般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和场面、景物、环境描写等.  相似文献   

14.
写人的章往往离不开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  相似文献   

15.
胡少华 《江西教育》2004,(11):38-38
心理活动、语言、行动.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三要素。学生写人,一般比较长于描写语言和行动.心理描写则是他们的弱项。为了使弱项转化为强项,我利用小作文的时间进行心理描写的单项训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很多,最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是心理描写,而借助其他描写方法来间接暗示人物心理,则显得更巧妙、含蓄、耐人寻味。那么,如何暗示出人物的心理呢?一、用动作描写流露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物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各种动作。例如,某同学在作文中描写  相似文献   

17.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心理描写的方式甚多;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本身的内在状态为直接描摹,主要可以通过心理概述、内心独白、回忆、感觉、意识流、梦境等方式来实现。描写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外在形态为间接描写,主要可以通过人物行动、语言、外貌、文字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8.
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作者通过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正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9.
中西古典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的不同表现为:中国古典小说家对人物心理描写少而简略,西方古典小说家对人物心理描写多而自觉。这种差异的形成,在于中西古典小说家对人类精神活动不同的理解和观察角度,在于各自的学传统对小说家的影响,在于伦理道德和审美价值取向对小说家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描写是小说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常用的一种方法。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凸显人物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手法新颖,形式多样。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