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科学》2005,(3):16-19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业大省,全省64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达4100多万。发展农业,教育先行。抓好农村教育,关键是抓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全省近2.6万所中小学校中有1.8万所为农村中小学校,1100多万名中小学生中有近700万人为农村中小学生。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发展全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加快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6—7万所初中的80%和60多万所小学的85%在农村,要使这些经济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加快发展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呢?笔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在我国8.7亿农村人口中,约有8300万名在全国范围内流动,3.2亿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亿需要转到二、三产业就业,此外,每年还有1000万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对这一农村教育的变化的研究,成为农业、农村教育的新热点、新课题。农村教育将和城市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衔接,并有机、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拓展农村教育领域,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产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  相似文献   

4.
张纯富 《农村教育》2004,(12):18-20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党巾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具体体现.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要求出发,将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农村群众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5.
杨芝 《教育信息化》2005,(11X):18-18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用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抉择。对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有着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同时存在数量不可小视的代课教师。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为100.55万,经过逐年的转正任用,到2000年,全国农村中小学仍有代课教师65.6万。目前,我国县以下代课教师达到54万,其中大多分布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带,总数达47万。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比重很大,很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都在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关注农村教育现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刻不容缓的重任。在农村教育中,农村教师问题、农村学生问题、农村学校问题,被称为教育“三农”问题。当前我国教育“三农”问题较为突出。下面就此话题和大家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六七万所初中的80%和60多万所小学的85%在农村。如果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就真正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普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缩小城乡差距,扶持农村教育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缺乏创业教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应当研究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原则和农村中小学生创业素质的构成,并据此探索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这对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红 《农村教育》2005,(5):37-38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普九”、“控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发展.影响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除了政府决策和教育内部因素之外,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罗华 《江西教育》2006,(7):37-38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全体少年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重点在广大农村,难点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关键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能爱岗敬业。胜任本职工作。他们克服一切困难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不仅均衡教育实施不了,而且将严重阻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2007年10月浑源县总投资1049.2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县344所农村中小学全面铺开,这是一项阳光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2004,(7):15-16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全市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5.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89万人,占77.51%;全市现有各类学校3155所,在校学生7531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2711所,在校学生56.56万人。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一人口大市,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较差,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较多:一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等条件限制,农村小学特别是边远山区村学布点分  相似文献   

14.
赵海军 《文教资料》2009,(32):131-132
随着农远工程的深入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日臻完善,本文以苏北某村小为个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从加强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内化教育技术理论素养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运动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对美国农村学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一项重要革新运动。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农村中小学合并的负面影响凸显,而我国近年来许多农村地区也在相继进行并校改革,所以思考并研究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中遇到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农村中小学合并之路和发展我国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建中 《福建教育》2005,(4A):17-18
农村教育面广量大,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我们不能把这些学生都培养成城市居民和产业工人,而应该鼓励他们用新时代的科技成果来建设农村。尽管农村和城市相比有诸多差距,但如果我们的教育导向不正确的话,那些升学“失败”的学生怎样回到农村的现实中,怎样去消化多年“城市化”教育在其内心根深蒂固的“城市”意识与农村的反差?目前我用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17.
徐国栋 《农村教育》2006,(7):114-115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同时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当地的信息传播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和为农服务的中心。我们可用三种教学模式,提高远程教育的方便实用、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和重视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拉开了农村中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对推动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山区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几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就自己的体会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2007年10月浑源县总投资1049.2万元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县344所农村中小学全面铺开,这是一项阳光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教局精心组织,创新措施,落实责任,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检查,层层抓落实,使得工程如期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如今,全县4万多名农村学生通过卫星收视教学、光盘播放和网络教学等渠道拜上“名师”、读上“名校”,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2l世纪,我们已身处信息化时代,开展信息教育使受教育学会利用信息已成为个人生存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生产力相对不发达。教育的先导性告诉我们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是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只有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才能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口资源。本旨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就如何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