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选课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品质和教学成效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独立学院公选课课程质量不高,开课形式单一;课程管理监控体系缺失。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多种公选课实现途径,构建传统课程教学、网络课程、讲座和技术技能培训论证等4种方式相结合的公选课体系,探索与新型公选课体系相适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高等学校选修课程管理分析,基于Spring+Hibernate架构的B/S模式的选修课程管理系统,具有较好实现学校排课、学生选课、课堂追踪、教学监督和考试管理等选修课程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教务管理作为高校教学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是依托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而开展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的管理方式弊端日益明显。本文以同济大学《高等讲堂》课程为例,在对传统课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后,尝试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入到教务管理之中,并基于移动端同心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新的讲座课程管理与课程考勤系统。该系统提供同心云移动端和PC端两种讲座课程报名途径,学生在上课时只需通过PAD端“刷脸”即可完成签到,考勤数据将实时同步至原教学管理系统。本文着重介绍了该课程管理系统功能、选课模块架构、“刷脸”交互流程,并对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系统可稳定支持学生选课、现场“刷脸”签到以及教务日常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为高校教务管理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选课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与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问题.本文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大课程建设、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加强公共选修课程的质量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问卷调查为依据,对杭州某普通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学生选课、课程管理等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出了四点建议: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完善选课制度;优化和改革教学管理;实行政策激励,提高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管理是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课程管理上的创新:系统设计课程规划;规范培训主题;强调课程开发环节;建立网上选课制度。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泛政治化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课程管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课程管理受政治的制约并不等于课程管理政治化.这种倾向会严重制约和束缚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我国目前幼儿园课程管理在课程目的、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路径、课程实施组织结构上全面表现出了泛政治化的现象,幼儿园与教师的课程自主权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为改变这一现状,幼儿园应超越课程与教学的二元思维,由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改造组织结构,由科层制走向赋权承责;转换课程管理取向,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改变管理模式,从平面式管理走向立体式管理,实现幼儿园愿景管理、策略管理与结构管理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8.
学分制下网络选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公选课管理中利用微机网络选课的全过程实践,从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报表管理等方面初步探索了在学分制下,网络选课这种新的与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现代化选课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首尔国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博雅教育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评介,分析了其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的实施与相关的教学和课程管理措施,指出了其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选课与学分要求、教学模式与考评规定等方面的实践中值得我国高校学习的方法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