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两河流域的档案管理技术黄坤坊古代两河流域,是指古时候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所流经的地区,在今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从公元前约5000年至公元前600多年,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成为西方文明和西方档案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图书馆事业中的人文关怀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人文关怀意识的薄弱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1人文精神在西方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其“以人为本”的观念推动了近代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从公元前1世纪前后至公元5世纪,独立意义和古代图书馆在西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罗马帝国已经出现了很多私人图书馆及向普通学者开放的“公共图书馆”。随着17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西方图书馆事业也得以进一步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图书馆管理方式上以读者方便利用图书为前提。由此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加速形成,它的显著特征是更加重视文献的利用,更加关注文献的管理和传递服务。  相似文献   

3.
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福州市)人。近代中国影响较大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学习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新化的总代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对严复评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严复一生致力于介绍、  相似文献   

4.
杨越 《大观周刊》2012,(29):21-2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深入探索日本传统文化底蕴和西方文学的人.文理想主义的内涵,以传统为根基,吸收西方文学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打造出了文学巨著《雪国》。《雪国》以其独特的纯美哀伤的东方美学气质和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达效果,展现了一个唯美朦胧、冷艳哀伤、内在净化的纯美故事,本文将主要从川端《雪图》中日本传统美、西方创作技巧来具体分析其中的日本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西方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和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林则徐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本文全面分析了林则徐在1840年左右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以及魏源于1842年重编的《海国图志》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尤其是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史实,从而说明了西方图书馆观念最初流入中国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对蒙古地区的发现及认识开始于蒙元时期。明代由于东西方隔绝,西方人对蒙古地区仅有间接的听闻。西方耶稣会士对蒙古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研究,为西方对蒙古地区及蒙古民族的关注及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  程玲 《出版参考》2004,(12):26-26
也许中国最突出的品质可以说是“超脱老猾”,这一品质最难使西方人明白,然而却是最具有深刻含义,因为它直接指向一种与西方人不同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外国留学生利用西方、日本图书馆的障碍及其克服途径叶向圆(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近年来,在西方、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多。据统计,仅1987—1988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就达到了5卫,83o人。1989年,中国向6互个国家派遣国家公费留学生2,9...  相似文献   

9.
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从西方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模式所透视出来的先进办馆理念,进而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大学图书馆办馆理念上的差异与差距,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摒弃传统落后的办馆理念,深刻领悟以人.为本的内涵,从人本观念出发.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在“人’’字上做足文章,创造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切实提高图书馆的办馆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的图书评论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图书评论活动宇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书的内容与阅读价值,西方国家的出版公司除了进行书目报道和广告宣传外,还积极开展图书评论活动,对新书进行评述性的介绍。在西方国家,凡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上被评述过的图书,往往都会引起读者、书商、四书馆员...  相似文献   

11.
陈卫星 《新闻界》2001,(3):38-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战乱不断,搅乱了西方人一厢情愿的和平梦。法国著名社会评论家让·鲍德里亚指出,西方人不但有外忧,国内的问题也不少。令人奇怪的是,大家都感觉到有问题,却又对问题束手无策,因而社会舆论常常处于一种有讨论无结论的状态。媒体越是渲染得厉害,人们越是无动于衷;人们越是无动于衷,媒体越是要请明星出场,以壮声势。这就是当代西方社会在灾难性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怪圈。明星的情绪煽动总体上看,西方社会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非要明星当救星不可,其原因自然在于寻求明星化效应的社会本身。在以正遭受苦难的某一…  相似文献   

12.
王明芬 《兰台世界》2015,(9):122-123
傅兰雅是有意识地、系统地从事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人,也是翻译西方著作最多的西方人。傅兰雅所翻译的数学书籍,对推动近代中国数学教育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哲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是向着文化研究的转变。理性、知识、真理、意义都隶属于一定的文化。因此,不同的文化领域、地域、民族、社会有着不同的合理性标准;知识或其理既是信念或陈述同实在的某种关系,又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识;一切意义都是人的意义,都是文化意义;这里的人不是现代哲学的主体,而是文化世界中的行动者。哲学的文化转向牵连着西方文化的危机,对于这种危机,当代西方哲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进入中国内陆之后,西方人把这种热爱体育运动的生活态度也带到了中国。于是西方人带来的新奇的体育活动,开始在中国各城市里开展起来,尤其在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四大通商中心,外商带来的西方体育文明传播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5.
西方报纸读者和从前有什么不一样赵鼎生今天西方的报纸读者,跟从前不一样:以往,西方人最爱看新奇而有刺激的新闻;如今,西方人最爱看经济、失业率、国际风云、生活服务性的报道。带刺激性的东西虽也爱看,只是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告诉人们怎么对待外界困难,怎么找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字母表效应》这本书中,作者梳理了几个主要的西方文明所使用的字母的演变,力图说明拼音文字的使用与西方文明的相关性.作者认为,现代化、工业化起源于西方并非偶然,拼音文字造就的西方人思维方式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作者在书中详细对比了中国人与欧洲人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是逻辑的、演绎的、抽象的、理性的;中国是类比的、归纳的、具体的、直觉的.而这些与文字使用的类型有关:拼音文字让音与字母的形一一对应,这给了欧洲人重理性、重逻辑的思维;拼音文字将字母与字形的含义完全分离,这与欧洲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拼音文字促进了欧洲人分类、整合的分析意识,形成现在知识体系的雏形.西方人的抽象思维使他们发明了“美”的概念,开始了文学艺术中对美的探寻;严谨的逻辑思维促使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促使了工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普京访问德黑兰,安抚伊朗的同时警告了西方。俄罗斯人在微妙的平衡关系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秋风 《出版参考》2010,(6):12-12
过去百年来,在中国从事公益事业的西方人与本土的中国人相比,不能不承认,国人逊于外人。在中国各地活跃着一批从事公益活动的外国人。其实,自从中国与西方接触,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公益活动的欧美人士。最早来到中国的西方人是传教士,为了吸引中国信徒,他们中不少人拿出相当多精力从事公益活动:开办学校、育婴堂、医院,等等。  相似文献   

19.
吴嘉善是把西方的数学知识和东方的算学相互融合的第一人。当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数学算法并没有直接发行刊印,而是把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他让没有接触过西方文化知识的人了解了西方,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中勇 《历史档案》2005,4(3):76-82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新航路的开辟,从16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迅速向世界各地渗透。“1594年荷兰船只被禁人里斯本后,因无法间接获得中国产品,遂率舰东来”。荷兰于1622年侵占了我国台湾,作为其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中转站并大肆掠夺。1661年,郑成功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抗清根据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