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文学序跋因其内容指涉文本,涉及作品出版的情况、作家对文本的修改以及作家对文本的阐释等,所以,它对厘清版本源流、找出版本间的文本差异以及追索版本修改动因等可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是新文学版本批评的一个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序跋不但是郭沫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和记录了他整个人生历程;序跋中留下了其思想、文艺观变迁的印迹,是郭沫若思想史、艺术史和心灵史的写照;序跋内容涉及作品创作过程、出版经历以及作品的接受情况等,是全面理解其作品的必备文献。此外,他的序跋写作也有自己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序跋文、访谈录、作家作品论、理论著作是当代作家文论的主要表现形式.开展当代作家文论的研究对探究作家的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更深入地阐释作家作品、丰富和拓展当代文学研究,以及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版本是新文学研究的基础。由于出版机制、意识形态、语言规范以及作家文学观念变化等因素影响,新文学的很多作品经过修改、增删而产生众多版本。不同的版本即为不同的文本,这种版本的变迁必然会影响新文学的研究。因此,新文学研究面临一个版本选择的问题,即善本问题。新文学作品的善本必须最真实地反映作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成就,初版本或初刊本完全符合作为善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小说序跋作为古代小说的一部分,与小说之间存在或深或浅的微妙关系,文学价值较低的作品其序跋价值有时相对来说比较高,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其序跋价值有时相对来说比较低,艳情小说就是其中之一。明清艳情小说的序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序跋反映了小说的创作与接受;其次,序跋体现了为艳情小说辩护的形形色色的理由;最后,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序跋文本(古籍序跋除外)展示了鲁讯广阅的世界文化视野。从其序跋文本可以解读鲁迅翻译介绍外国作家作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独特贡献。鲁迅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他接受外国文化影响。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鲁迅为介绍外国艺术家及其美术作品所写的序跋,是鲁迅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引来外国文化艺术火种,点燃现代中国美术之火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许多小说的创作也开始商品化。这样,小说序跋的写作就不仅是提出创作理论,叙述写作缘起,而且是做广告宣传。序跋的作者分别从小说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版本镌刻和纸张质量等视角去做广告,以达到推销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古书序跋的种类和特点.总结分析序跋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我们在利用序跋鉴定古籍版本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乡土写实小说流派作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改动,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和原稿不一样的形态。蹇先艾的《在贵州道上》1929年的版本与其在1956年重新发表的版本就有明显的不同,作品主旨从国民性批判转向了阶级矛盾批判。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7,(4):70-76
陈栎《定宇集》卷17《别集》载录元代作家作品多篇,《全元文》在编纂时,编纂者仅是用《定宇集》加以校勘,忽视了《别集》的价值而未加利用。《别集》载录了大量友朋的作品,经核检,有八位作家的十二篇作品为《全元文》失载。这八位作家中,有六位是《全元文》未收之作家。搜检《定宇集》补充了《全元文》的阙失,扩大了元代作家的数量,增加了元代文章的数量,发掘了陈栎友朋的序跋、书信,也为陈栎的交游、著述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是20世纪著名的学者兼藏书家,他作有大量藏书题跋,具见于《西谛书跋》。其书跋内容丰富,记藏书思想、收书来历、校勘辨伪、品评议论等,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梳理分析郑振铎的藏书题跋,于探讨郑振铎的藏书活动与其学术思想及文学成就的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郁达夫的序跋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序跋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郁达夫的序跋文蕴涵了重要的文学观念。体现了作家的心路历程及当时的文坛动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舍序跋包括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写的序和后记,为刊物写的发刊词,以及具有序跋性质的自评。它记录了老舍每篇作品的创作缘由以及其一生文学活动的脉络,是研究老舍其人其书的重要依据。此外,老舍序跋的写作艺术独具一格,以当今的序跋写作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
王《伯远帖》是乾隆存放在"三希堂"里作品之一,它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自不待说,其后的题跋不但为我们研究《伯远帖》原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题跋自身也同样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前后为《伯远帖》题跋的有乾隆、董其昌、王肯堂等五人,对五人题跋进行整理和研究,能够阐述跋文所反映的王系书法和魏晋书风对历代的影响,王的家学渊源,并获得王书信以外的信息,同时也能进一步彰显题跋自身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清代重要笔记文集《扬州画舫录》面世以后,文士纷纷序跋题咏,一时曾“洛阳纸贵”。除李斗自序、和诗,计刊有袁枚等四序与阮元二跋,四十五家赋诗题词。《扬州画舫录》中的序跋和题词,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今天仍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古代小说序跋,是由小说作或与作、作品有密切关系的人所撰写的,也还有的是后代的人研究或梓行作品时所撰的,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小说史料。若从小说编撰史和小说出版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序跋字又是最鲜活、最可信,也是最重要的编辑出版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是很有价值的。本从古代小说的笔记、话本、章回、总集四类中,选录若干简短的序跋,节录篇幅较长序跋中的相关字,以期窥斑而见豹,了解古代小说序跋中所蕴藏的丰厚出版史资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战国策》历代序跋文为研究基点,将众多序跋在历时性环境中作线性梳理,考察这些序跋的文学艺术性及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指出序跋在《战国策》本身研究中对于版本考辨、传播接受、文本分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译小说序跋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林译小说序跋继承并发扬中国爱国主义传统;抵制专制主义,提倡民主政体,向往法制社会;高度重视传统的孝文化;强调传统史传文化;强调中国传统诗学。总之,林译小说作为西方小说,其序跋充满了西方文化语境;同时,林译小说作为翻译小说,其序跋又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序跋是谱牒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往往在一部谱牒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元代始,邀请著名学者、政界人士作谱序的风气日益盛行。清代中叶以经世致用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陶澍就曾先后为26部族谱作过序。陶澍谱序内容丰富,剖析这些谱序,有利于我们了解陶谢的谱学思想并认识其谱序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