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用“君子曰”的形式采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是《左传》的首创,作者借君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形形色色的历史事实的看法。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左传》中有关戎事的“君子曰”,探讨了《左传》的作者对战争的观点,即盟而有信、遵守礼节、有备无患、德刑并重、臣忠君明和见机而动。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的"领海基线法",将南中国海部分岛屿划入其中,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不仅违背了历史事实,而且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菲此举之目的是盗用国际法逞其扩张私欲.转嫁国内矛盾、借"安全"名义攫取海洋资源等.中国应采取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保持台海稳定和展开外交攻势等策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3.
有清一代,文治总是与官方修史事业联系在一起,清高宗乾隆充分发挥史馆修史的政治功能,通过修纂史书、阐释历史来配合现实统治,达到转移人心、扶植纲常的目的。他设馆编纂《历代通鉴辑览》,宣扬自己的历史观念,借历史事实驳斥“夷夏大防”的正统理论,既确立南明的正统地位,又论证清朝承继天统,通过标榜“大中至正”之道,实现敦化风气、服务现实的目的。他谕令史馆编纂《胜朝殉节诸臣录》、《贰臣传》,通过褒奖明末殉节之士,贬斥降清失义之臣,倡导忠义,风励臣节,借助明末清初历史来阐发自己的君臣关系论,适时转换道德角色,重新审论历史上的重要现象和人物,并作出符合清廷根本利益的理论解释,巧妙地把历史与现实统治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李国文《升沉不过一秋风》所借之“古”,诸如谢榛的生卒、谢榛任“后七子”社长、谢榛被排楦出“后七子”的缘由、谢榛西走秦晋、谢榛死于李攀龙之前、与谢榛来往的赵康王和赵穆王等,不仅承袭了历史谬误,肆意发挥。而且独断臆测,随手编造。大有“英雄欺人”之惑。借古鉴今之“古”,应尊重历史事实。保持原汁原味。绝不可为佐证自己的宏谈高论,轻率地抄袭古人,甚至扑风捉影编造历史,以求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5.
马基雅维利是一位备受争议,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家。关于人性论,他指出,人性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权力是统治之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可以摆脱道德的束缚。马基雅维利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学者,他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尊重现实经验,通过细心观察、谨慎分析以及归纳总结,揭示社会生活中人的本性,文章主要对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观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豆棚闲话》中《介之推火封妒妇》《范少伯水葬西施》《首阳山叔齐变节》等小说把过去的定案的历史故事推翻,借由平民百姓之口对故事中为人称颂的理想性正面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及观念进行了“反理想”的颠覆——即将儒家理想道德典范放进世俗生活之中,削弱他们身上具有的传奇色彩,这种改写和重构表明了艾衲对正史文献与传统道德权威性与纯洁性的怀疑、颠覆和解构,具有“反理想”性。与传统文人作为叙述主体不同,这样“众声喧哗”的叙述模式具有世俗性,作者借由平民百姓闲谈的形式解构儒家道德典范的形象,借着“俗”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雅”的质疑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借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谋略。“刀”指的是另一种力量,“杀人”指的是实现自己的目的。若将此计用于小学生作文之中,那就是借用别人的材料。借用别人的表达方式,借用别人的诗、词、句、段,从而更有力地、更便捷地突出自己想表达的中心。使用此法时,一定要把握好中心,掌握好所借之“刀”。以免错“借”错“杀”。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文学文本(包括《一间自己的房间》、《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提出“食政治”的女性主义理论,并指出同“性政治”一样,“食政治”既是一种压迫女性的政治,同时也是一种女性借之获得自身解放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这里说的政治是从贯穿于人类社会每个历史阶段,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之中带有极为普遍意义的层面说的,是指不仅仅着眼于某种特定历史条件、某个特定国家或某个特定时代之下的“政治”,而是立足于政治哲学的高度,从政治的起源及其每个历史发展阶段来探讨政治及其所具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属性。一、政治的本质众所周知,人借社会之形成而得以为人,借社会之发展而得以发展。那么,亦可以说,人借政治之出现而得以为人,借政治之进步而得以发展。因为,个体的人得以为群体的社会,政治的出现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政治的调节,人永远只能象野兽…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词作对梅花可谓情有独钟,梅花既是审美主体的隐喻和象征,又是美的理想和追求。词人凭借梅花寄寓了多种情感:借梅绘景,尽情描绘青春的欢乐之情;借梅言志,委婉表述自己的高雅之情;借梅喻世,曲折反映忧国思乡之情。一、借梅绘景,尽情描绘青春的欢乐之情词人将梅花作为一种形象载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进行了诠释。少女时代的无忧无虑、多情善感,在她与花的对应性观照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山水游记独辟蹊径,成就突出,历来为人称道。他借写山水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寄寓自己对政治、现实、人生遭际的强烈感受,一篇篇山水游记中闪烁着作者思想的光辉,折射出作者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本文试图探寻儒释道精神及影响在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和谐统一:儒家的骨骼、佛家的经络、道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古代诗人中最擅长借月抒怀的当属李白,他笔下的月融汇了诗人的许多情感因素。李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投入“月”中,借月来抒发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悲苦,并把自己的理想也寄托给明月。  相似文献   

13.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首开了咏史怀古词的先河,影响着后世咏史怀古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应巧"借东风"的妙处,掀起学生"善借"之风.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们借登州(烟台)被迫开放之机,以办学、施医为手段办起了一批新型学校和医院,从而孕育了当年的齐鲁大学和现在的潍坊教育学院、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历史,才能吸取一切先进文化科学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我们写作文时常写到景物,常常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景物描写既可让读者读了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唐诗《长门怨》的主题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不仅是时代氛围的作用,也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相关,中晚唐一部分幕府文士借《长门怨》所包含的君臣关系寄寓了自己的君臣遇合之感,从中不难窥探其深微隐曲的政治心理之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曾经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的表达方式。自《诗经》始,人们表达对女子仰慕之情用诗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战争中表达同仇敌忾之情用诗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现日常生活的劳作用诗歌"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表达劳动人民对统治者贪婪厌恶用诗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歌可以说是无处不见。屈原借《离骚》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和忠贞不渝的爱国之情留给了后世,鲍照借《拟行路难》将社会的不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留给了后世,陶渊明借田园诗将自己热爱自由、不  相似文献   

19.
叶适是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亦是著名的文学家。今存《叶适集》中碑志文占了近三分之一,其碑志文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叶适借志人之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文化及文学观点,体现了学者之文的特点;其次,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真实传神;另外,注重碑志文的写作艺术,结构、句式灵活多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碑志文风格。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阅读稼轩词之后,发觉被讥为“掉书袋”的辛稼轩,使用典故的词作其实并不占多数。那些爱用典故的词作,是他南渡之初的十来年间所为,由于爱国壮志不得实现,政治苦闷,有话不便明说,故借历史事实作比。他这种以历史作比的手法是形象思维领域的拓展和充实,他使用典故,也不是一般地应用本来意义,多能推陈出新,形成更深刻的内容,这是艺术构思上的创新。中年以后,心境有了改变,趋向恬淡,词风也就发生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