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为了解决太阳能LED灯因阴雨天等情况而无法工作的情况,探讨设计了太阳能-市电互补控制器,通过讨论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设计了市电互补的控制相关系统,该控制器由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双电源切换电路,保护电路和软件流程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在阴雨天LED灯无法工作时,切换市电进行充电,保证路灯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吴宇  肖定华 《科技风》2011,(21):28-29
太阳能路灯是太阳能应用产品的重要代表,本文主要介绍了以51单片机C8051F330为核心的太阳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器对蓄电池充放电压、充放电电流等参数的检测与判断,控制MOS开关管的通断,实现充放电控制和电路保护功能。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做了说明,系统采用PWM技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管理。本文还简单介绍了LED的驱动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个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设计的安全可靠的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LED路灯控制系统,该系统从太阳能LED路灯系统电池板、蓄电池、LED照明灯具和控制芯片的选择来优化LED路灯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对目前路灯控制系统所存在的硬件缺陷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胡有宝 《今日科苑》2014,(11):118-118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必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利用,高效环保的太阳能LED路灯也将成为更多市政改扩建工程的选择。本文根据太阳能路灯的控制需要,对太阳能路灯控制器从硬件结构及软件开发方面进行了设计,该控制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洁净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优点,而光伏发电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对太阳能校园车棚进行了探讨,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太阳能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把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给直流负载供电或经过逆变器给交流负载供电,当太阳能光照强度较弱,切入市电直接进行供电,以实现给自行车充电,报警等功能。主要对本文重点对buck电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完成蓄电池的充电的过程进行了设计。本太阳能绿色车棚充分地利用了自给自足的特性,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绿色校园的建设和环保理念的推广,同时符合国家节约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的能源由两方面提供,一部分由汽车顶部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管道风力发电机组提供电,通过这两部份电能,汽车不停得到能源在行驶过程中蓄电池不断充电,另一方面由汽车顶部太阳能电池板、汽车侧面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源,汽车在前进的过程中蓄电池不断的获得电能,不仅能降低油耗于成本,而且节能、环保,适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7.
<正>400年前,人类便开始探索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这一取之不歇的清洁能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光电转换。光电转换就是在地面或其他开阔地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控制器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可利用的交流电或直流电,也可以先把电放入蓄电池储存起来再利用。但是由于受大气层的影响,地面上太阳光能量密度比较低,目前应用的太阳能板的效率只有1/10~1/5,而且光电转换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与LED相结合,将获得很高的能源利用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照明效果。因景而异设计的太阳能LED景观照明系统既能满足城市的亮化需求,又能充分展现其美丽的艺术文化内涵。太阳能LED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和景观照明设计方面的不足是影响照明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的提升,手机等电子产品耗电量越来越大,本文介绍的公交车站应急太阳能充电桩,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为手机等小型用电器供电。充电桩充电电路主要由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等组成,依据实际分析负载耗电量计算得到配置规格,以满足手机等负载耗电量的需求,解决应急情况下人们出行的需求,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0.
基于LED发光二极管太阳能路灯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仕权 《科技通报》2012,28(4):105-106,110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优秀的可再生能源。本文结合了太阳能光伏电技术,将该技术充分应用在了LED路灯系统中。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的LED路灯系统的原理,详细给出了新型路灯系统的电路设计和LED路灯的散热设计。  相似文献   

11.
蔡立亚  郭剑锋  姬强 《资源科学》2013,35(2):250-260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对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潜在资源量予以定义和整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指数(REPPI),对八国集团和金砖四国从2000年-2008年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进行动态评价.之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与宏观经济条件、技术进步、电力消费和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REPPI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但REPPI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丰富的国家,REPPI普遍低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匮乏的国家;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R&D投入比重在推动REPPI提高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楠  周萍飞 《大众科技》2012,(5):114-115,82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文章分别介绍太两种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分为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分别介绍了两种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直接向用户供能,剩余电能通过智能微网并入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便于实现冷、热、电等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满足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未来二三十年,将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和能源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文章着重讨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变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潜力;分析其技术发展状况和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探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路线图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有利于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热利用与综合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建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分析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需求,同时根据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进程,评估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进而阐明了可再生能源梯级利用、互补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发展前景和方向,并制定了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工业领域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主要领域,太阳炉等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在陆地资源紧缺的今天,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后劲。,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13类海洋产业同时又是蓝色经济区能源保障关键技术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其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背景,以及海洋能的种类、特点和发展现状,重点是立足中国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与规划,详细分析山东半岛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展望发展机遇,并提出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以更好的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艳  朱雅丽 《资源科学》2012,34(1):50-57
能源开发利用的变迁过程中,常规化石能源面临资源储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制度变迁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技术锁定、制度竞争、资源赋存、制度安排、主导价值目标等原理来讨论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产业发展路径。得出结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其原因是技术锁定使得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可再生能源资源赋存与消费空间的矛盾,导致短期内还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安排短期难以建立和完善;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再生能源还不能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贾文婷  武忠 《情报杂志》2012,31(2):32-36,18
近几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尚未掌握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导致其产业成本居高不下。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创新实现的影响因素、过程,构造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初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动态仿真,得出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政府与中介机构为技术创新核心推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建筑能耗的快速增长,其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在快速提高,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其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对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国家能源战略、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历经从无到有、由点连线、由线到面3个阶段、近1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15%以上的目标,需要从发展路径、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庆  周艳丽 《科研管理》2006,41(1):234-243
本文在上网电价和发电成本不确定条件下建立光伏发电增值税收优惠政策模型,并在上网电价波动率为零的情况下构建标杆上网电价(固定上网电价)时增值税优惠政策效应实物期权模型。不同于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模型仅考虑税收优惠率的影响,本文的实物期权模型新方法包含了税收优惠期因素影响。选取实例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增值税优惠政策相当于使得光伏发电投资者每千瓦时多获得0.7分收益;增值税优惠政策虽能促进光伏发电投资,但是现行的较短税收优惠期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收益,应增加税收优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