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陇南文县铁楼乡、石鸡堡乡等白马藏族聚居区保存和流传着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的产生、传承和发展与该地区该民族的民间信仰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民间信仰是民间传说产生和传承的心理基础,民间传说在传承和发展中渗透和巩固着民间信仰。在民间传说和民间信仰的互动联系中民俗事象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传说和民间风俗进行分析,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同以信仰为基础,以实物为核心,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的民俗文化种属:民间传说主要以口头叙事的方式展示人类的精神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民间习俗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化的东西展示在人们面前,是一个又一个可感知的客观实在物。民间传说和民间风俗的关系复杂多变,概括起来,有以民间风俗为中心,生长出许多民间传说的发散式结构和以民间传说为聚焦点凝聚多种民间风俗的聚焦式联系。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湘西题材的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现象,就是对湘西独特文化的文学呈现,这种文化呈现主要内容是湘西的民间信仰习俗,由此体现了沈从文文学叙事的独特性。首先,这种文学表达的文化基因显然与湘西古老的民间信仰文化体系完整性和神秘性是分不开的;其次,沈从文把丰富的民间信仰资源作为文学表现的重要对象;再次,沈从文开掘了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叙事手法,来构建湘西文化的诗性特征;最后,这种民间信仰的诗化表达是沈从文对湘西文化进行文化反思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萧公文化谈     
本文以萧公民间传说为依据 ,阐述萧公民间奉祀情况 ,说明萧公信仰是民间信仰 ;同时 ,揭示萧公文化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 ,反映萧公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5.
金花仙姑是产生于兰州的地域化传说,并向西流传到青海河湟地区。在传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仰促生了灵验故事的产生,同时促进了金花信仰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民间力量与官方力量都起了重要作用。而宝卷的编写与流传则进一步推动了传说与信仰圈的扩大。因此金花仙姑的民间信仰与民间传说互为作用、互为表里,构成民间基层社会极具活力的文化运动,这也是青海唯一地域化宝卷《金花仙姑成道传》形成与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灵验故事是当代人和神的生活故事。它具有不同的发生和存在形式,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密切。它既是对民间信仰生活的一种诠释和呈现,又是对民间信仰的反馈叙事。从另一个视角折射出民众的生存逻辑和乡土社会中的世界现。关照信仰活动中的灵验故事可以为民间信仰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但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给研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定光佛信仰是闽台客家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作为闽西客家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定光佛是客家先民重构客家意象文化而再造的神佛意象。这一神佛意象的建构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现实中的定光大师行善布施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定光大师圆寂,民众敬祀为佛,朝廷屡次敕封,定光佛神佛意象形成阶段;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时期定光佛信仰发展为民俗文化,并向台湾传播的阶段。定光佛又是一个意象系统,由圣物圣地、民间传说、寺庙庵堂、民俗事象、自然与人文景观等构成。定光佛文化意象的建构过程也是客家文化的建构过程,它蕴含着客家的历史、信仰、情感和理性,对慰抚心灵、庇护生命、保持客家文化记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维系着海峡两岸客家的情缘与法缘。  相似文献   

8.
德昂族民间传说是德昂族先民对民族变迁的历史记忆,是民众对地方民俗的推原解释,同时还是民间的无字道德教材,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力量。分析研究德昂族民间传说,对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麦益娇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1):50-53,126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民间叙事——传说的角度入手,将传说研究与信仰民俗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呈现刘娘传说和民间信仰,考察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极具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文化是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濯而流传下来的精华,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与羁绊,它以通俗易懂、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民心,将全体中国人紧紧连在一起.而台湾和大陆民间信仰不管在形成还是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笔者阐述民间信仰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探讨台湾与大陆民间信仰文化的渊源,提出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交流的一些建议,旨在突出民间信仰在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便更好地发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民间美术始于原始巫术,生成于人类蒙昧时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原始母体。民间美术长期以来相伴是地鬼神观念、使役于宗教和封建迷信。它通过艺术形象的描绘,表达对不可知的神灵精神的敬畏与祈求,也借助天国境界寄托某种理想观念,或借助神灵驱邪扼鬼,更有利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描绘歌颂祥和美满的生活及劳动与爱情。其间亦有不少警喻劝世的充满人情味的作品。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的人本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活力旺盛,传说故事、民歌民谣以及民间谚语层出不穷,至今已从广大城乡发掘出610多万字的口头讲、唱资料,经整理,编辑出版了《连云港民间传说》《连云港民间文学集成》等书,并有许多作品见载于全国各地报刊,发挥出荣乡、存史、益世、怡人的巨大作用,其间凝聚着连云港人祖祖辈辈长盛不衰的文学智慧和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事项虽然古已有之,但是,以民间信仰学术话语概述之,却还是清末民初逐步发生的。百年以来,如何看待民间信仰,社会各界并不清晰,而当政者更是纠结。对民间信仰在上世纪以来在我国的路径做一梳理,辨析,可以为寻求相应的对策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不但创造了服务于生活的工艺,还创作了美丽动人的工艺传说。根据情节的相似性,民间工艺传说可以分成多个类型。民间工艺传说表现了民众的技艺经验、民俗观念和历史记忆等多方面内容,是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民俗艺术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源流简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整体发展过程有源流分野,韵文是其最早类型,随后是散文,成为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的主体,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等样式。考察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的源流状况,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陇南白马人生活的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6.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2):14-15,26
民间文学是研究民俗,民间俗信的重要线索和重要依据: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常常反映出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民俗。而民俗又反映着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研究铜仁的民间文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铜仁独特的民俗,而且对于开发铜仁,建设铜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自古庞杂而繁盛。到了明代,苏州地区的民间信仰更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表现方式与当时苏州地方的社会经济环境、天灾人祸、风土民情、社会各阶层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生态的组成部分,作为吴文化的一种文化积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对明代苏州地区的社会风气不仅产生了某些有利影响,也附带着某些不良影响。明代苏州民间信仰影响正邪社会风气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华侨之乡”——开平,有着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经过长时期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开平积淀形成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开平民间信仰文化最显著的特色是信仰虔诚,人神共居,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9.
徽商的民俗信仰体系包括祖先崇拜、乡土神信仰、儒学崇拜、财神信仰、行业神信仰、自然崇拜等诸多层面。徽商的民间信仰对于徽商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调适心理、规范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强化群体协作和社会整合。徽商在历史上的发展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民俗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众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深切地影响着台州人的生活。民间艺术的文化时空存在、信仰观念、伦理情感、真善美的统一、精绝的艺术品展示等是我们需要学习与传承的民族精粹。关注台州民间艺术整体现状,聚焦台州的地域个案,侧重于台州优美纯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和艺术产业经营,是目前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要旨。通过调查和总结研究,观察广大民众对台州民间艺术的认知情况,解读民间艺术的运营机制并对其进行深层发掘,以便达到对台州民间艺术的整体认识和找到行之有效的传承之路是我们当代人的职责所在。本文就台州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继承与保护、产业开发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