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中国《科技进步法》(修订)明确了政府资助科技项目成果权益规则,将知识产权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但由于大多数项目承担单位属于"国有"或"准国有"的性质,使政府资助科技项目成果权益规则在实施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受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影响。现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障碍,集中体现于制度理念层面的滞后和资产类型定位层面的偏差,并渗透于产权管理、资产使用、资产评估、资产收益等各主要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改革实践已明确指向对现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障碍的破除。  相似文献   

2.
基于鼓励科技人员参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针对科技人员强制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职务科技成果,地方立法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模式:强制许可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和介入权模式。从法律制度体系角度而言,三种模式欠缺合法性和体系性,对现有的科技政策和制度造成冲击。基于《进步法》第20条所规定的科技成果二元归属模式,未来地方立法应当通过赋予科技人员持有者身份和优先实施转化权,为科技人员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提供外部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3.
从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着手,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的政府角色,并探究政府角色的立法结构从典型的"目标导向"模式向新型"主体导向"模式重组的问题,最后就重塑政府角色提出修订相关法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是研究人员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面临的问题剖析为基础,通过比较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科研导向、资金来源、科研主体、科研管理、政府作用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加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助残辅具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由政府、大学、企业和中介机构四大主体相互协作才能共同实现。因此,创新性提出了"一轴三螺旋"创新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推动助残辅具科技成果转化。"一轴三螺旋"创新模式,即"中介"这一轴和"大学、政府、企业"3个螺旋主体在科技成果应用于助残辅具的转化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各有侧重又相互协助与融合,实现科技成果在助残辅具应用方面精准转化。政府:完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环境;高校:转变科研评价机制,完善科研激励体系;企业:强化主动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介: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丰富中介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现有的科技法规认可了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而以财政部36号令等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指出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需经过行政部门审批,使得科技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权限规定存在争议,导致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因此,突破当前我国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体制障碍的当务之急,就是统一科技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主体地位的认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赋予国有科研事业单位对科技成果的自主定价权与分配权。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关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探索开展,其中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帕累托最优原理,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对有关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权属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改革问题。本文认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重在权属管理改革,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本文建议,要统筹推进明晰科技成果资产属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管理改革和成果定价机制、成果转化模式、机构内控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后,进一步以法律手段消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随后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中央各部门各省都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云南省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全省社会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消除一些制度性问题和障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阻碍。因此,针对目前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建议从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3个层面构筑必要的制度基石、建立完善的科技市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培养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对成果转化作价入股后的国有资产管理专门立法、建立落实成果转化政策的协同机制和监测机制、设立合理的流程、防范科研腐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来促进我省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合作转化或者独立转化两种,在合作转化的前提下,更深层次考虑合作转化下高校选择技术转让或者共同商业化两种模式的优劣。将商业化成本、科技成果转化率纳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影响因素中,构建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分析探索商业化成本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同变化对高校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1)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意愿;(2)企业作为利益体对合作商业化成本比较敏感;(3)高校付出的科技成果价值越多,高校更偏向于选择"商业化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北京科环科技发展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科技中介咨询机构,在成立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开发计划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国外科技评估研究"、"我国科技评估模式与制度建设"、"我国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初探"、"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探索"、"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研究"、"科学前沿与国家目标--中国科技发展五十年"、"中国科技发展预测"、"中国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总体策划报告"和"北京市制造业先进技术调查研究"等研究与策划工作;参与了政府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估工作;并于1999年6月成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认证单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科技中介咨询机构来说,的确不易,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科环中心的杨赛主任,以期对我国中介咨询机构的发展给予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科技界公认的难点问题,如何通过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变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1978—2019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特征、内在逻辑与动力机制,发现政策侧重点随着政策演进不断发生转移,呈现出继承发展、层层递进的特点,主要反映出市场化、一体化、多元化和人才驱动创新的政策导向。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变迁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下形成的产学研脱节在市场不完全和利益循环累积的作用下逐渐陷入锁定状态。"自上而下"外生制度驱动力量对政治锁定与认知锁定的解除,以及"自下而上"的市场内生机制,包括环境变化的压力和创新主体的逐利,是不断推动新制度构建、寻求路径突破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7):F0003-F0003
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明确指出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了深入研讨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的热点问题,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于2012年10月中旬联合举办“2012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学术交流会”(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13.
实证分析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并探索美国政府促进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措施及其实施效果,对中国政府加速本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对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揭示其路径为"大学到政府",而非通常所认为的"大学到产业"。进而总结分析了美国政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对中国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税收激励政策在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考察美国和英国高校技术转移相关税收政策基础上,梳理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政策体系,探讨了流转税和所得税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研究表明:尽管我国税收政策体系完善,但针对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模式仍存在税率差异大、政策导向冲突及制度设计不连贯问题;我国应借鉴英美“中立化”税制设计理念,消除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下的税收政策差异,优化纳税渠道,并补齐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辩证地分析不同转化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有助于系统性认识各种转化模式并且更加有效地将不同模式应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过程双重理论视角出发,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核心驱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两大维度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类框架,利用二维四象限分析方法划分为个人委托转化型、个人直接转化型和机构驱动转化型3种常见模式,并结合国内外代表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种转化模式都有各自的核心特征、优势、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适用条件。基于研究结论,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科研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加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大力推广技术商业化发展模式,强化自我“造血”能力;此外,国家应出台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切实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实现良性运作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管理与转化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0,(4):22-23
北京科环科技发展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科技中介咨询机构,在成立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开发计划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国外科技评估研究”、“我国科技评估模式与制度建设”、“我国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初探”、“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探索”、“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均衡政策导向、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与能力及分类培育科技中介机构等措施,加强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根据需求信息调整自身行为的意识,提高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环节,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关于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类无形资产不同于有形资产,目前,我国对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有形资产基本相同;与此同时,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因素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0):I0005-I0005
各部委、省、地市科技厅(局)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 科技成果产出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新形势下,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