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广东省2000-2006年21个地区30个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广东省工业产业中知识溢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区工业产业间存在MAR溢出效应及Jacobs溢出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Porter溢出效应也日益凸现。本文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MAR溢出效应最为显著,而非珠三角区域Jacobs溢出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广东省2000-2006年21个地区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三维面板数据SUR模型对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的MAR外溢效应和Porter外溢效应,其中MAR外溢影响最为显著,但广东高技术产业中不存在Jacobs溢出效应.从知识溢出角度为构建高技术产业集聚群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rellano-Bond GMM估计方法,考察了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制造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而服务业的MAR和Porter溢出效应有扩大该差距的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与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跨越门槛临界值后,知识溢出会产生相反的影响作用。(3)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的知识溢出更能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其溢出效应在0~950千米范围内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过程,波峰出现在500千米左右;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集聚所带来的负影响主要是由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所主导。  相似文献   

5.
   绿色创新双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制度环境是激励绿色创新开展的基本保障。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两个方面研究制度环境对工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环境管制制度环境对工业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市场制度环境中,教育扶持、非国有化水平对工业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科技扶持和金融支持对工业绿色创新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外开放度对工业绿色创新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法律制度环境对工业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为考察不同地理区位条件下制度环境对工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将全国分为一带一路地区和非一带一路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广东省2009—2014年2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引入空间效应,对广东省金融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及地区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之间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对本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分区域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珠三角地区相对于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空间集聚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广东省2009—2014年2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引入空间效应,对广东省金融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及地区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之间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对本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分区域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珠三角地区相对于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空间集聚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广东省2009—2014年2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引入空间效应,对广东省金融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及地区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之间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对本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分区域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珠三角地区相对于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空间集聚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9-200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不同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Porter外部性不利于东部沿海地区培育本地创新能力,但能够推动中部发展中地区提升创新能力。此外,本地技术市场的成熟度、GDP增速及RD投入强度都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发达地区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及欠发达地区开放程度有助于培育本地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1997—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构建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三大产业集聚的外部性(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Porter外部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产业多样化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影响并不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和五大高技术行业的产业集聚外部性对产业创新影响效果不同,循环累积效应在不同模型中对区域产业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规模、人力资本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三大控制变量及其平方项在不同模型中的作用效果和显著性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2005-2012年21个省份22个农业专利子类组成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能够消除超散布性和偏离泊松分布的负二项分布模型,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动态纠偏最小二乘虚拟估计(BCLSDV)同时从产业间和产业内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和非农FDI分别具有显著正向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而农业FDI产生了负向技术溢出;地区层面,东部和中部地区非农FDI、农业FDI和非农进出口均存在负向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非农FDI和农业FDI分别产生了正向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应充分利用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联结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共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知识溢出不仅具有规模经济,而且还具有范围经济和联结经济。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根源于知识的MAR和Porter外部性,知识溢出的范围经济根源于知识的Jacobs外部性,联结经济则来源于知识的租金外部性。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的发挥受到空间距离、市场结构、接受能力和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清广东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格局,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分析广东省21个城市20年的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及演变,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广东城市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出愈来愈典型的幂律分布特征,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等极少头部城市创新能力极高且趋于极化,粤东西北地区的尾部城市创新能力较低、这类城市占绝大多数且其创新能力差异趋小;广东城市创新能力空间不平衡在扩大,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而且珠三角地区内部差异迅速扩大所贡献的比重在增加;广东城市创新能力出现“俱乐部集聚现象”,表现出以深圳、广州为核心,周边城市创新能力逐层递减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也影响了本地创新能力。研究结论为促进广东创新能力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沛  黎齐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87-192,201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和金融聚集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与实证。选取指数首先确定2003–2012年十年间广东省产业结构和金融聚集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后运用散点图分析描述广东省21个各地级市的金融聚集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以珠三角为主的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为进一步弄清金融集聚对第二、三产业的不同溢出效应,运用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于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且第三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要大于第二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和信息化的结合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大明  原毅军  郭然 《科研管理》2022,43(5):154-163
    协同创新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协同创新系统中,由空间溢出视角出发,讨论了不同协同创新系统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而以中国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水平,由此构建面板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各协同创新系统均对区域产业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政府-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系数更大;(2)基于空间溢出的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是带动其他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该溢出效应呈距离衰减特征;(3)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推动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和珠三角已形成都市圈效应,是空间溢出重要途径。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我国区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推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4,(2):32-36
从承接地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1年西部地区11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差距及金融发展程度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对这4个吸收能力的代理变量做进一步检验,从这4方面测算了产生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总体FDI及不同来源地FDI对我国工业部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FDI对内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行业问溢出效应,其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行业问溢出效应.同时,总体FDI和港澳台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而其他外商资本则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当进一步考察外资来源国差异是否导致其对资源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有不同影响时,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带来了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且其他外商资本带来了显著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考虑空间效应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008~2012年28个省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产出不仅与本地区投入相关,而且与邻近地区的投入显著相关;从长期角度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  相似文献   

19.
苏屹  李丹 《科研管理》2022,43(6):94-103
基于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2009-2017年面板数据,在计算Moran I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能源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能源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能源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表现为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能源产业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多样化集聚对于绿色创新绩效全局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源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空间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差异。最后,从增强区域间绿色创新活动联动、优化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完善监管和激励机制三方面,提出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9个地级市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Tobit三步法,剖析了该地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及科技金融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高,但仍然有提升空间;政府财政支持、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工业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工业产业盈利能力则并未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