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吊球是排球比赛中的一项辅助技术,近几年来随着规则的改变,网上斗争的加剧,世界各强队都在积极地探索如何有效地突破拦网,吊球在比赛中已被人们重视,地位显著上升。以规则修改后的1977年全国排球女子比赛为例,在进攻总次数1072次中,吊球231次,占21.5%。而从吊球的效果来看,命中率达34%,这与当时扣球命中率42%相比已是相当可观。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男子排球决赛上海对福建男排一场比赛,福建队利用吊球得分或得球权15次,比上海队多7次,  相似文献   

2.
在排球比赛中,随着吊球技术被普遍运用,增加了裁判员对吊球持球判断的难度。目前判断的尺度上还不完全一致,漏判现象较突出。“高压吊球”、“快球”、“长推”等吊球技术相继出现,给防守造成了很大困难,加剧了排球比赛中攻防不平衡的矛盾。为此,国际排球联合会和亚洲排球联合会决定调整吊球持球尺度,向裁判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通俗的讲,吊球持球尺度“严”了。今年举行的世界性比赛,“日本杯”世界超级女排比赛,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四届亚洲女排锦标赛等比赛中,都进行了实施。这一变化对裁判员、运动员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为了准确判断对  相似文献   

3.
对近几年世界重大排球比赛中运用"扣吊球"技术的现状进行观察统计,并通过实验对"扣吊球"技术产生的原理、效果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扣吊球"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次数不多但得分率却很高,在激烈的比赛中不失为一种新的很好的得分手段,是以巧对付高拦网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具有突然、快速、准确和成功率高的特点,因此近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一些优秀的二传选手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据笔者通过观看电视录相与现场观摩,对1981年至1986年的56场国际、国内重大比赛进行了统计,其中二次吊球317次,命中248次,成功率达78.2%;198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日女排的半决赛中,孙晋芳二次吊球9次,成功6次,从而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打乱了日本女排的防守阵形。由此可见,二传手的二次吊球在实战中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中国女子排球队同对手的8场比赛进行录像与统计,对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对手发球和扣球的得、失分以及拦网得分、吊球得分、对方失误送分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发飘球、2号位快攻、拦强攻、二传吊球得分以及其他失误送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他环节都处于劣势.优势之处,除了2号位的快攻得分较多;处于劣势的环节,差距很明显,对手得分多.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辛骥  赵凯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3):75-77,87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和冠军队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攻防情况来看,中国队与美国队进攻次数差距不大,但进攻直接得分却比美国队低了近17个百分点;在进攻的扣球技术方面,中国队在网前大力扣球技术上运用率较高,而美国队则依靠网前轻扣球得分较多;在进攻的吊球技术方面,中国队吊球共得17分,占总得分的12.29%,对手吊球共得42分,占总得分的14.73%。这反映了中国队随机应变能力的不足,对场上的攻防局势看得不够清楚;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运用重扣、吊球、轻拍球技术,而是一味的靠重扣得分。  相似文献   

7.
吊球是从后场区把对方击来的高球还击到对方球网前区的一种击球方法,按照吊球时手法的不同,吊球可分为正手吊球与滑板吊球。正手吊球和滑板吊球技术是羽毛球后场击球技术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吊球时球速虽然慢,但球的落点靠近球网,吸引对方到网前,造成后场区域空荡,便于快速进攻。因此对羽毛球后场吊球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球星支招     
王昶 《羽毛球》2021,(4):90-91
吊球是在击球瞬间收力吊球怎么打?吊球一直打得不稳,总是不过网,很苦恼。(芳村)吊球的技术动作跟高远球其实差不多,只是吊球是在击球瞬间收力,拍面微微向下,而高远球是往正上方打。如果您一直打不过网,那可能是您的力度、拍面或要求有问题。吊球和杀球虽然球都是往下走,但力度和拍面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苏州市初中生排球比赛中正垫和侧垫运用效果进行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年苏州市初中生排球比赛中,女生一传实战运用正垫1 371次,侧垫823次,男生一传实战运用正垫203次,侧垫130次;男女生总体上正垫的到位率是21.8%,侧垫的到位率是6.2%;女生运用正垫的失误率是14.1%,运用侧垫的失误率是19.7%,男生运用正垫的失误率是9.1%,运用侧垫的失误率是12.5%;女生正垫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中,侧垫主要用于接拦回球、接传垫球及接其他球中,男子正垫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传垫球,侧垫主要用于接拦回球和接其他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排球比赛攻防矛盾焦点集中在网上的激烈争夺,扣球与拦网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所以要想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就要在扣球与拦网两项技术上有所创新。近几年来我国排球技术提高很快,己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这和技术、战术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技术、战术的创新也是今后排球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学与训练实践去摸索,在“吊球”、“拦网”,“强攻扣球”以及两次球进攻等方面做了一些新技术、战术设计的尝试,(其中“单脚起跳拦网”已在《中国体育科技》发表,本文从略)由于实践较少,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排球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规则的修订完善,使得排球的各项技战术也在不停的发展。吊球作为有实效的一项技术,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而,让我们更深一层地认识吊球的重要性,对排球训练和比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比赛时间、技战术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9年1月1日起实行的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它将使用了100多年的发球权得分制,改变为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比赛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变化,此次改革可以说是对排球比赛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3.
从规则的变化谈排球技术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为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昔及,为使排球比赛的攻防对抗更精彩激烈更具有观赏性,国际排联根据当前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于1995年9月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14次代表大会上对排球比赛规则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规则除对比赛着装的要求一条与排球比赛的攻防无关外,其余6条均对排球的比赛与训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规  相似文献   

14.
姓名:陈宏身高:1米82体重:72公斤籍贯:福建出生日期:1979年11月职务:中国羽毛球国家队主力队员1999年瑞典公开赛冠军2000年荷兰公开赛冠军2002年全英、丹麦、新加坡公开赛冠军2003年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公开赛冠军2004年汤姆斯杯赛冠军队主力成员2005年全英公开赛冠军图解:这是一组做“头顶后场吊球”技术动作的示范。其基本动作过程与在后场用正手吊球非常接近,关键是选手选择的击球点在头顶上方。击球时必须非常注意看准击球点,脚步做出后跨步调整,持拍手保持准备姿势,到达击球点位置后应尽量伸展身体向上,击球瞬间特别注意运用手指推转拍柄,以利击球时可打出不同飞行线路和角度的吊球。高水平的运动员时常会利用此项技术打出或轻柔,或飘远,或者滑板的各种变化。在击球时应注意球拍的内旋“切击”运用,打出令对手难以预测的高质量吊球。  相似文献   

15.
“高压”吊球是以高点压腕的手法,从拦网队员手的上空进行吊球的一种方法。这种吊球多在近网时使用。由于击球点高,球的下落路线陡,又有一定速度,因而具有攻击性。这种技术如被个子高、弹跳力强的队员所掌握,常常给对方造成较大威胁,使之防不胜防。“高压”吊球持球“尺度”的掌握,近年来经历了一个“起伏波动”“忽左忽右”的过程。1987年以前,为鼓励这种创新技术,“尺度”放得较宽,有时就是出现抓住球往下按的现象,裁判也不吹持球,甚至在基层比赛还出现了“高压”吊  相似文献   

16.
排球比赛中的锐利武器──吊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排球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则的不断修订完善,促使一些技战术也在不断发展。吊球作为一顶在比赛中经常运用目有实效的技术,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从新的方面更深一层地认识吊球在比赛中的作用,系统分析其分类。特点和运用的方法、时机,对排球的训练和比赛都是有益的。 排球激烈对抗的焦点集中在网上,随着运动员的日益“大型化”,扣球和拦网的矛盾更加尖锐。比赛中要想突破对方拦网,除必须使进攻队员熟练地掌握全面的扣球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吊球技巧,特别是快吊、时间差吊、快抹吊球的技术,这些看似非正规的技术,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7.
影响羽毛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在于最后一拍主动得分的能力和减少主动技术的失误率,且后者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主动得分能力主要依靠杀球、吊球、搓球、推球和高球这三项主动技术。主动失误率最高的五次技术为高球、吊球、杀球、推球和搓球。在今后训练中,应着重强调抓高、吊、杀、搓、推五项技术的多种组合训练。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六月二日,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二天比赛,意大利队对法国队,四万三千名球迷们早早地拥进看台,开赛才三十八秒钟,法国队一次高吊球顶球入网,一比○领先,打破世界杯赛的最快速进球纪录。法国队在这以前,已有十二年未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9—2012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新规则修改的内容和意义分析,结果表明:排球新规则的修改给我国排球比赛带来了新的变化,排球比赛的攻防对抗更加趋于平衡,比赛更加精彩激激烈,不仅提升了排球比赛的观赏性,与此同时为今后的排球比赛及教学训练提供了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排球比赛新规则的采用对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 年美洲杯排球比赛为例,说明新规则的采用给排球比赛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