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天文科学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这方面成就辉煌,资料完备。而我国又是诗的国度,诗人如夜空的繁星,诗歌象浩瀚的大海。不少诗人精通天文,因此很多古诗不仅是优美的诗篇,同时也是珍贵的天象记录。《诗》(诗经)、《骚》(楚辞)中的一些诗篇正是如此。下面,我们选录一些章节和诗句加以注释和解说,并且对《诗》、《骚》中的天象描写的特点以及这些天象描写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状况、作者思想等作一些粗浅的论述。十月之交①,朔月辛卯②。日有食之,亦孔之丑③。彼月而微,此日而微④。。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诗·小雅·十月之交》…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乐府》六处引用《诗经》成辞,涵盖风、雅、颂三部分内容,涉及《邶风·简兮》《唐风·蟋蟀》《小雅·十月之交》《郑风·溱洧》《齐风·甫田》《鲁颂·坰》六篇作品,可分为用诗原辞、原意重组新句,以及调整《诗经》原文字句、保留原意另造新句,直接引用《诗经》原句等三种类型。这些既是刘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论思想的具体实践,又是刘勰创作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验证创作理论的主要凭藉。  相似文献   

3.
张朵 《语文知识》2009,(3):4-5,8
《孔子诗论》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中一篇极为重要的文论文献。其中,第八简集中评论了《诗经·小雅》中的五篇作品,这些作品,历代都有较多解读。孔子认为,《十月之交》的特点是善于揭露和批判,《小曼》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执政能力的怀疑。这些评论,对推进《诗经》相关作品研究的深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春秋》载:“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经科学推算,公元前552年8月20日14点33分,曲阜能看到日食,且这天为鲁历九月庚戌朔。顺此干支记日推算,知孔子生日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鲁历十月二十一日,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史记》言“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不足据  相似文献   

5.
《诗经·卫风·氓》中的“氓”应为“自他归往之民”,即外来移民;《诗经·小雅,采薇》中“不遑启居,牙严犹之故”中的“启居”,其义应为作息,即过正常生活。徐本《大学语文》文选中的两个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诗经·小雅·黄鸟》(以下简称《黄鸟》)是一篇众说纷纭的诗。但对诗中的“黄鸟”,当代《诗经》研究者的意见却比较一致,即认为是指剥削者。高亨先生说《黄鸟》的“作者是个佃农”,黄鸟指地主,“此诗与《魏风·硕鼠》有相似的地方”(《诗经今注》)。余冠英先生说《黄鸟》写的是“离乡背井的人在异国遭受剥削和欺凌,更增加对邦族的怀念”,黄鸟  相似文献   

7.
剖析《诗经·小雅》中的植物意象,探寻《诗经·小雅》中植物意象的生成及出现规律、植物意象的种类特色,以及部分文学价值较高植物意象有助于我们得出对《诗经》植物意象研究的合理性见解。  相似文献   

8.
《小雅·桑扈》第四章 :“凹儿 角光其角求 ,旨酒思柔。彼交匪敖 ,万福来求。”对“彼交匪敖”的“彼” ,历来众说纷纭。郑笺云 :“彼 ,彼贤者也。贤者属处恭 ,执事敬 ,与人交必以礼 ,则万福之禄就而求之。”朱熹《诗集传》以为“彼交匪敖 ,万福来求”应解为“交际之间无所傲慢  相似文献   

9.
弄璋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璋,即圭璋,是古代朝聘、祭祀时所执的玉器。以“弄璋”称生男孩,祝他长大后为王侯执圭璧。  相似文献   

10.
清代至今,对明代《诗经》学的研究仍存不足,而明代《诗经》学研究又在整个《诗经》学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现以《诗经》中《小雅·采薇》篇为例,从对明代《诗经》学著作中关于《采薇》篇的资料整理出发,期望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管中窥豹,见出明代《诗经》学的衍进方向,并于《采薇》篇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1.
如月文学社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十月的校园,希望的金秋。2012年10月22日,湖南省信阳第五中学如月文学社正式成立了。“如月”出自《诗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取名“如月”,就是希望文学社如一弯冉冉升起的新月,从此开启信阳市五中校园文学的新时光。  相似文献   

12.
古代纪日,有一些根据月亮的盈虚或阴暗程度不同而命名的特称词,它们分别表示特定的日子。在古诗文中较常出现的如: 朔,农历每月初一日。《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这时的月亮叫做新月,人们完全看不见它。《释名·释天》:“朔,月初之名。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左传·  相似文献   

13.
曹操在《短歌行》中为了表达人生苦短背景下的贤才难求、王业未就的悲凉、慷慨的意绪,极富创意地运用“省句比兴”的方式,化用了《诗经》中的《郑风·子衿》和《小雅·鹿鸣》。遗憾的是,很多编者在编选《短歌行》的时候,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注解,仅仅是满足于指出其出处和化  相似文献   

14.
《诗经·小雅·采薇》第三章有“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的句子。注家都把“阳”解释为“十月”,这显然根据《尔雅·释天》:“十月为阳”,但依此释来,就与诗的原意发生了矛盾。先看首章开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即野豌豆,可食。作,刚长出地面。这两句是兴。孔颖达《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即是说,兴,谓触景生情,因事寄兴。所以诗歌紧接着抒情:“曰归曰归,岁亦暮止。”朱熹解释说:“此遣戍役之诗。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故为其自言。”(《诗集传》)见薇而采,见薇作而想起采薇的时候已是岁暮,十分自然。野豌豆是越冬作物,头年九、十月开始生长,来年四月成熟。周历建子(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这里的岁暮正相当于现在的农历十月。  相似文献   

15.
《诗小雅·十月之交》篇第四章八句云: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聚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毛诗序》谓:“《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全篇八章,蕴含着周幽王时重大政治历史事变的内容。但郑康成笺《毛诗》说:此篇为刺厉王之作。戴震主《毛诗序》说,王国维从《郑笺》说。《毛传》说艳妻即褒姒,王国维说皇父即函皇父。近人李平心认为皇父即申侯,艳妻为申侯女,  相似文献   

16.
一、“1935年lO月4日下午,天气很阴沉,我在金陵大学北大楼朝北的一间教室里,在听季刚老师讲《诗经》……这一天,他正讲《小雅·苕之华》,当他念完末章群羊坟首,三星在罾。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之后,又接着把《毛传》‘群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雷,言不可久也’,用非常低沉,几乎  相似文献   

17.
《石鼓文》的创作风格与写作手法与《诗经》相仿.在写实描摹中流露出作者对武事的赞美之情,严整和气势与《诗经·小雅》格调相同,“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中透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在篇章字数上《石鼓文》的章数、句数与总字数又大大超过了《小雅》,其诗体篇幅又与《大雅》类似;内容上《石鼓文》描绘的行猎过程比《国风》多一些细腻典雅,又比《小雅》多一些活泼洒脱,可以说是狩猎诗的精品.  相似文献   

18.
古今学者对《诗经·小雅·四牡》主旨的认识大约有两种,一为慰劳使臣,一为怀归思家。作者认为前者的说法更恰当,采用对比分析法子以论证。  相似文献   

19.
从《诗经·小雅》看西周至春秋时期礼乐文化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作是辅礼而行、施行教化的工具。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西周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种社会现象在《诗经.小雅》中多有反映。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结合《诗经.小雅》的文本,分别从宗法制度的衰亡,祭祀乐器和祭祀规模的变化,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等角度探究西周至春秋时期礼乐文化的衰落。  相似文献   

20.
《诗经·小雅·鼓钟》中“以雅以南”一语,过去说诗考据之家解说不一,迄无定论。作者的新见解是:“雅”是“夏”的假借字,“雅”即“雅乐”,指诸夏(周人)的音乐。《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周礼》写作“大胥”、“小胥”,原是周王朝的两个音乐机构,后来将其所演奏的雅乐中的诗篇,分别称“大雅”、“小雅”。“南”原是江汉、江淮之间长江中下游潮热卑湿地区的房屋之象形文,此处指荆舒地区的楚国南音、徐国南音,《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当是周初由周公旦、召公从荆舒地区带回北方的楚、徐南音。所以今之《诗经》不应只称风、雅、颂,而应正名为风、雅、颂、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