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东尼·拉瓦锡是18世纪法国化学家,在他那个时代,人们认为物质燃烧是由于含有燃素。拉瓦锡不迷信权威,经过多次实验,推翻了燃素的理论。1772年,拉瓦锡通过白磷燃烧实验发现只有部分空气会被  相似文献   

2.
<正>一、研究背景2015年九月份,本人参加了区里举办的青年教师素质考核比赛。考核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本节课的重点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及对整个实验的分析。这节课我从新的角度进行设计,最终得到了区教研员及其他教师的好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二、教材编写的特点接到任务后我第一时间翻阅教材,发现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编写特点是先介绍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由于拉瓦锡实验  相似文献   

3.
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由于敏锐地捕捉到α-粒子轰击金箔时几万分之一的粒子反弹回来的事实,发现了原子核、中子,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从空气里分离所得到的N2比从含氮化合物中制取的N2多出了0.0067g,同其他科学家一道反复实验发现了稀有气体.弗莱明在培育。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学们看看这样一堂实验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老师: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现在,我们也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进行  相似文献   

5.
拉瓦锡与《化学概论》湖北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32100)郑根稳拉瓦锡是推翻燃素学说,建立燃烧的氧化学说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家庭富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其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但拉瓦锡...  相似文献   

6.
1743年8月26日,安都昂&#183;罗朗&#183;拉瓦锡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名优秀的律师,非常疼爱儿子。但不幸的是,拉瓦锡的妈妈在他5岁那年因病去世了,从此他就在姨妈的照料下生活。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化学之最,收集、整理它们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归纳了一部分: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最早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拉瓦锡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过:“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找到真理。”初三化学课本中提到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曾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其实在这一研究中,拉瓦锡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他们三人都作过如课本所述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却不相同。拉瓦锡提出了科学的燃烧理论,被科学史家称之为一场“化学革命”。而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却不能摆脱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万物之源是什么?自古希腊时代开始,人类便有了这个疑问。公元前5世纪左右,德谟克利特把最小的物质构成要素命名为“atomos”,这种想法和现在的理论非常接近。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被世人接受。17世纪中叶,英国的玻意耳把物质分割到不能再分割下去的单位称为元素,产生了新的元素观。18世纪后半叶,法国的拉瓦锡列出33种元素。近代的元素观,可以说是在拉瓦锡手中建立的。在拉瓦锡的“质量守恒定律”和法国普鲁斯特理论之后,英国的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了“原子说”,道尔顿的原子说虽不完全正确,但和今天的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多走几步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当时盛行的“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将它命名为“失燃素的空气”。同年10月,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了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将它命名为“氧”,并以此建立了燃烧的氧气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1.
拉瓦锡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1772年2月的一个晚上,当选为科学院士不久的拉瓦锡和另一位科学院士马凯尔在一起讨论燃烧过程。他们在谈话中提到,最近有人发表文章说,在高温下灼烧的金刚石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奇怪的现象让他们产生了兴趣。物质燃烧后总会形成灰渣的,而金刚石灼烧后,却一点灰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拉瓦锡首先想到是周围空气对燃烧产生的影响。第二天,拉瓦锡带来了几块金刚石,马凯尔用石墨制成很稠的软膏。  相似文献   

12.
有句著名格言: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它对于我们认识和评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化学革命中的作用及其原因来说,是个极佳的切入点。1历史性的机遇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拉瓦锡(Antoine LaurentLavoisier 1743-1794),他所面临的化学领域正在经历着新的实验事实和旧的理论观点相互冲突的一场持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历史,重新考查了氧化理论建立过程中十多位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和科学思想,发现精确实验,独立思考,科学批判是拉瓦锡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科学批判则是这一过程的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4.
燃素说的推翻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他加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律师开业证书。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里很富有。所以拉瓦锡不急于当律师,而是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对气象学也产生了兴趣。后来,拉瓦锡在他的老师、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师从巴黎有名的鲁伊勒教授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15.
化学理论之父──道尔顿青海第一机床厂子弟中学董翠英当拉瓦锡被称为化学实验之父时,道尔顿被当之无愧的推举为化学理论之父。道尔顿(1766-1844),他依靠自学而成为英国的一个教师、一个文明的绅士、虔诚的教徒。他高湛的实验技能、翔实的实验记录,使得他的...  相似文献   

16.
从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切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实验事实(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出发,展示科学家是怎样捕捉化学现象深入思考的,让学生体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维方法;从模仿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到初步学会运用一定的科学探究程序解决某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却需要极其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空气和氧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集中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方法及相关题型,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拉瓦锡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超前的科学思想,使其提出了燃烧氧化学说.这是化学理论的本质深化和定量化学的开始,是一场化学革命.拉瓦锡政治上的悲剧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补充、加强别人已完成的实验,通过严格的合乎逻辑的步骤阐明所得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他对近代化学的贡献在于定量方法、燃烧学说、呼吸实验、解析的构成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