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0,(9):44-44
德国哈根一个人称“爷爷黑帮”的银行抢劫团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团伙由3名老人——74岁的鲁道夫·里奇特、73岁的威尔弗雷德·阿科曼和64岁的洛萨尔·阿科曼组成。德国警方曾将他们列入“最想抓获的罪犯”通缉名单,但直到16年后才将他们一举抓获。  相似文献   

2.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与特点(一 )未成年人犯罪呈大幅增长趋势2 0世纪 5 0年代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很低。1980年以后 ,未成年人犯罪开始出现大幅增长。1980年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是 14 9% ,发展到1995年 ,青少年犯罪率高达 2 4 4 %。(二 )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暴力化、组织方式团伙化、作案方式现代化就体能来讲 ,一般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 ,但未成年人主要依靠团伙犯罪。团伙的组织形式也由松散趋于紧密、人员由流动趋于固定 ,个别团伙甚至订有“行动纲领”。同时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虽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科技素养很差 ,但作案方式却…  相似文献   

3.
廖承绶 《师道》2009,(2):19-20
据2007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中,有网瘾者比例达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到了17.1%。2005年全国犯罪总人数87%是青少年,而这87%之中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根本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4.
《家长》2004,(Z2)
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在经历了1995年、1996年的低潮期后,近年来再次呈现上升趋势。其犯罪特点有四个突出表现:从犯罪主体分析,青少年犯罪向低龄化发展;从犯罪手段来说,青少年罪犯的作案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特点;从犯罪类型来看,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涉毒案件数量剧增;从犯罪组织形式看,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另外,青少年自身有合群性,崇尚江湖义气,在犯罪中往往组成团伙以聚力壮胆。分析这几年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可以看出,这些团伙的组织水平和犯罪水平都已发展到一个…  相似文献   

5.
郭之纯 《河北教育》2005,(22):13-13
两则有关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新闻让人惊愕不已:其一发生在沈阳市,一名13岁女孩持刀抢劫出租车,致出租车司机的耳朵被咬去约三分之二,脖子和手多处受刀伤;其二发生于包头市,包头市九原区23名最大者不满19岁、最小者仅14岁的青少年纠集起来轮奸在校女中学生,一年内作案19起,先后有16名未成年女学生受害。这两则新闻在互联网上引起众多网友的激烈反应,很多人跟帖认为法律应该修改,应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力度,“年龄小不能成为其实施犯罪的防护衣,否则就是纵容犯罪!”。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从发案的人数、件数来看,逐年增加。以宣威市为例,2003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6件,其中团伙作案44件,犯罪总人数为160人;2004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5件,其中团伙作案43起,案件总数增加了39件,犯罪总人数218人,增加了58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所占比例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据统计,曲靖市18岁以下(不含18岁)犯罪嫌疑人占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比例为:2001年占17.95%,2002年占18.95%,2003年上升至20.16%,2004年又上升至23.63%。全市未满14岁的犯罪嫌疑人,2002年占抓获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2.36%,2003年上升至2.58%,2004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笔者趁省首届劳动教养“四好”学员、集体代表会议召开之机,在江西省少年教养所进行了调查。之后我院心理学会又对该少教所88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感到:中小学的品德不良学生与青少年犯罪关系密切;学校教育重视差生问题,对于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有重大作用。该少教所内受教养的18岁以下青少年共259人,其中13~15岁的25人,16岁的71人,17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开始,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支票诈骗”犯罪行为,犯罪组织庞大隐秘,其成员大部分为亚裔和南美人。不少银行深受其害,仅在加州,半年的犯罪金额就超过了3000万美元,而警方因为无法掌握此类团伙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所以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魁 《甘肃教育》2009,(12):10-11
在许多发达国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犯罪类型“多样化”。不仅有打架斗殴、流氓滋事,而且盗窃、抢劫、强奸案件也不鲜见。二是犯罪年龄“低龄化”。很多青少年11岁-12岁开始犯罪,14岁-16岁达到犯罪高峰年龄,  相似文献   

10.
一、成语“吉尼斯纪录”1.最长的腿———一步登天2.最坏的人———无恶不作3.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4.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5.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6.最高的人———顶天立地7.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8.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9.最残暴的人———杀人如麻10.最大的胆量———胆大包天11.最远的距离———天各一方12.最富的资源———取之不尽13.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14.最深的门———侯门似海15.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16.最大的变化———沧海桑田17.最怪的人———三头六臂二、成语新解铁杵成针———浪费资源水…  相似文献   

11.
<正>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其危害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占70%。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青少年由于受生理、心理、智力、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作案时容易相互依附,借势壮胆,结成团伙进行作案。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团伙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团伙成员趋复杂化,成年人与青少年相互结伙作案增多。这种团伙犯罪形式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  相似文献   

12.
1941年夏天,我们从大后方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遇到日伪军对苏中的“大扫荡”。党组织把我们安置在岔河区的老乡家里。我们一行6人有汪达之(新旅顾问,39岁)徐莎(16岁)王德威(13岁)王山(11岁)郝杰(9岁)和我(16岁)。为了不让敌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团伙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形式了解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探索青少年闭伙犯罪的心理原因和预防措施,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团伙犯罪,对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以下特点:一是低龄化,有些地方,少年犯相对集中在12至14岁这一年龄段;二是性犯罪上升,占28.9%,超过了一直居高不下的盗窃罪;三是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上升;四是纠合性突出,团伙犯罪较多;五是智能型犯罪、吸毒比过...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 全球性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孩子 是家庭的希望,家长在子女身上倾 注数不尽的关爱;孩子是民族的希 望,民族文化和精神在他们身上传 承发扬。因此,孩子出了问题,违法 犯罪,无疑让人痛心。然而不可回 避的是,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的趋 势和特点:在校生、辍学生犯罪率呈 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率居高不下;大 案要案多;犯罪主体低龄化、团伙 化;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 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面临着 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问题少年”现状堪优 2003年发生在北京的“蓝极 速”网吧纵火案,失去家人照料的少 年张…  相似文献   

16.
北京八中第八届少儿超常教育实验班,2003年共有31名刚满14岁的孩子毕业,他们中有16人考上了北大和清华。“少年大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超常教育”,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本届少儿班的家长之一,自己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位母亲,对“神童”与“超常教育”,有独特的体验和思考———2003年7月13日下午,我们陪儿子到北大领录取通知书。14岁的儿子让招生办的老师有点疑惑:“你是来领自己的通知书吗?多大了?哪个中学的?”当儿子说明身份后,旁边一位也是陪孩子来领通知的家长脱口而出:“八中少儿班?四年前我们这孩子就考过,没考上。据说你们班20…  相似文献   

17.
游戏性犯罪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具有典型“后现代社会”特征的犯罪类型。从犯罪年龄看,游戏性犯罪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从犯罪人数看,游戏性犯罪以团伙犯罪为主要类型:从犯罪动机看,游戏性犯罪以开心、取乐、消遣或刺激为驱动力;从犯罪性别看,游戏性犯罪一般由狂妄自大的男性青少年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一项调查显示:四川省一个地级市,3个县10个区的2006个行政村有422440户家庭,有16岁以下的“空巢”孩子240861人。据统计,“空巢”孩子中1-3岁的占11.3%,4-6岁的占26%,7-12岁的占38%,13-16岁的占24.7%。而父母每  相似文献   

19.
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及趋势施亮少年犯罪已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少年团伙犯罪,则是少年犯罪的较为普遍的形式。近几年的情况表明,随着少年犯罪人员年龄趋于低龄化,犯罪团伙的成员也趋于低龄化。据南方某市公安局对1989年抓获的431名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相似文献   

20.
影观诗稿     
说 明汤国梨先生诗稿 ,由其哲嗣念祖、念翔二君交徐复先生 ,有复印件三种 :一是硬笔抄件 ,16开方格稿纸 ,共 15 3页 ;二是毛笔抄件 ,16开方格稿纸 ,共 10 6页。在最后一页 ,有汤老亲笔题记 :“此卷粗加删定 (改 ,若有馀暇当更整理———这几个字复被墨笔勾去 ) ,一九七四年之秋初校。”三是汤老手写的未定稿及残页若干 ,第一页有汤老自注“九十岁后作”。但其中也有九十岁以前的作品以及前两种稿本已收录的作品。据章念祖君说 :“先祖母晚年对早岁著述嫌其不够精美 ,其间也受‘文化大革命’影响 ,故时时一个人涂划或剪毁早岁的作品。”她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