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调查外来民工子弟学生与本地学生自我价值感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两类被试在特殊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总体和一般自我价值感上无显著性差异;六年级的当地普通学生在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社会取向人际和生理自我价值感上都显著高于外来民工子弟学生,而在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上则显著低于后者;外来民工子弟男生在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当地普通男生;但女生在这个方面显著低于当地普通女生。  相似文献   

2.
外来民工子弟的人格发展作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的研究课题,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19名初一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其中外来民工子弟106名,本地学生113名.结果表明,外来民工子弟自我意识量表的各分量表与总分得分均低于本地儿童,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温成员的母亲文化、职业,父亲文化、职业,这几个因素对外来民工子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较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外来民工子弟就学问题成为社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外来民工子弟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学习能力等方面均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宜采取促进措施,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现状.构筑教育管理方面的平等环境;构筑平等的人际关系环境;构筑平等式的教育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所支教的学校有近一半的小学生来自浙江省外,我所任教的四(2)班现共有36名学生,本地学生11名,外来民工子弟25名,来自云南、湖南、贵州等12个省市,其中18名是本学期从外省新转来的。本学期开学前因父母离开兰溪到其他地方打工转走6名外来民工子弟。面对这样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我该如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如何去教育他们,培养他们。为此,我采取问卷、访谈等形式对本班25名外来民工子弟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外来民工子弟小学数学学习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我们从镇中心小学调往民主分校——一所公办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一年。面对淳朴、厚道的外来民工子弟,我们真正感到了“教书育人”四个字的重量。关心每个外来民工子弟的生活、学习,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依托红领巾广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塑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行为文明、学习自信的新时代民工子弟。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我们从镇中心小学调往民主分校——一所公办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一年。面对淳朴、厚道的外来民工子弟,我们真正感到了“教书育人”四个字的重量。关心每个外来民工子弟的生活、学习,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依托红领巾广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塑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行为文明、学习自信的新时代民工子弟。  相似文献   

7.
糜雪琦  张捷 《考试周刊》2015,(6):102-10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苏州地区。由于公办小学学位的饱和,民工子弟小学的产生是大势所趋。然而,事实上,民工子弟小学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英语学科。我们通过走访和调查,从学生、父母、教师、学校四个方面分析民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外来民工不断涌入,我校的外地学生呈逐年增加趋势.2006年7月,我校一年级的招生数为102人,其中外地学生就有39人.预计秋学期开学还将有一部分外地学生来校就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力度,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校外来民工子弟学生的学习成绩、人际交往、行为习惯、人生理想四个方面的现状.论述了在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中开展教育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生升入初中,课程增多,课程难度加大,另外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大,接触的社交范围不断变化,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导致学生成绩低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从各方面着手改善这种厌学的情绪,通过多年的教学一线经验,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的、创设有趣的课堂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优化自身的教学过程几个方面着手,希望能为改善后进生厌学情绪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专校园里,有些中专生对待学习比较消极,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厌学心理。这对他们完成中专学业很不利。下面,我们探讨一下中专生厌学心理的类型及消除厌学心理的方法。一、厌学心理的种类1.挫折型心理厌学这类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尤  相似文献   

13.
很多中学生存在厌学心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厌学心理误区,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意课堂教育方法改革,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策略试图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4.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选择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按理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厌学心理。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成绩好坏、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选择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按理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厌学心理。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成绩好坏、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鹿城区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鹿城区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员涌入我区,为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从2000年开始,我区通过设立公办、民办、国有民办和在公办学校随班就读等多种方式,积极创办民工子弟学校,满足了民工子弟入学和接受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厌学心理主要是由自我放弃心理,补偿心理,失落心理、差生综合症等几方面心理原因引发的。要消除高职学生厌学心理就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培养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讲究方法,让学生自觉克服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出形成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并为改善其厌学心理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学生厌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造成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单亲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因素使学生缺失父爱或母爱,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往往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会在压力影响下产生厌学心理。基于此,笔者就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的心理作了深入探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一、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人都知道,学习足一项艰苦的劳动。学习,总是与刻苦、用功连在一起,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如何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呢,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去亲近、了解学生,摸透学生心理,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