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明生 《湖北教育》2004,(11):14-15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对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的评价,往往是由上而下的内部评价,这种评价是单一的、静态的。引入“家长评校”“学生评校”(简称“双评”)机制后,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如何运用好这一手段,真正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课改中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成了激励学生参与自我学习的重头戏之一。教师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评价”的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呈现出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语言评价、动作评价、奖品评价……。究竟哪一种评价方式小学生最喜爱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各个年级作了一个调查,发现低年级有90%的学生喜欢奖品评价,高年级有65%的学生喜欢奖品评价。可见,奖品评价是小学生特别偏爱的一种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对学生科学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在学校各种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角度看,学生评价应该对学生起到诊断、导向、服务、调控、改进等功能,对学生有“道德”的评价,能使学生得到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4.
评语评价改革是新课程试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评价改革重要方面。传统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的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评语是评价中的一个环节,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有时教师的一句好的评语如同甘露,使学生心灵复苏,可使懦弱学生变坚强,冷漠变热情,好的评语不仅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还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积极的影响,甚至一生都会因此而改变。为了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为了所有的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评语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学生评价偏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评价是教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评价受着诸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学生观念、学生评价标准、心理状况、评价技术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的信息收集等多方面因索的影响,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学生评价正面作用的发挥。正因于此,在学生评价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差,影响着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谓学生评价偏差就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损害,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宗旨,对学生作出的种种不客观、不公平、不科学的评价,它在学生评价中有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评价改革一直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评价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内容评价等等。在所有的评价中,学生评价在学校教育评价中处于最凸显的地位。通过学生评价,教育工作者可以获得对教育工作的反馈,检查自己的教育质量,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据此改进教育工作。受教育者则从评价中了解自己受教育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从成功中获得激励。  相似文献   

7.
早期的评价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为了筛选出能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学生,淘汰另一部分学生。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选拔与甄别,区分优良与分等鉴定功能,评价方法偏重于相对评价,常模参照测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评价不再单纯为选拔与甄别服务,而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实现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向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转变,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尤为重要。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学生排队提供依据而进行的学生评价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我们误用了评价(主要是考试)的结果,过分强调了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日本教育评价专家梶田睿一指出:“无论是考试还是成绩评定,现在的教育评价都带有只是依据某一期间的教育成果来确定与他人比较中所处位置的浓厚的审定总括性质,而对教育活动本身的改善却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教育评价在多数场合下最终只能起着各种意义上的分等划类的作用,没有成为具有教…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是“别人的教育”,教师是尊者,是权威,是主动输出知识者;学生是卑者,是服从者,是被动接受知识者。这种教育建立在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上,把教与学绝对割裂了,把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截然分开了。21世纪的教育应是“自己的教育”,其基本特征和努力方向是:学生角色主体化、教育方式研究化、学习过程终身化、评价标准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评价学生大体上有三种方式:一是书面评价,二是口语评价,三是非言语评价。每种评价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却常常忽略非言语评价及其独特功能。其实,在学生评价中,非言语学生评价使用起来最简便、最频繁;教师正确地运用非言语评价有时也最有效,并能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独特的评价效果。一、非言语学生评价的类型所谓“非言语学生评价”,是指教师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和声调等非言语方式对学生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言语评价(如评语、口头表扬和批评等)相对应,比如教师对学生某种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评议教师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是教育评价中有关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教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重要方面。很多学校还把学生评议教师作为教师管理的一个“撒手锏”。然而,在学生评议教师这一工作中,总是出现学生评议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背离的现象。一般来说,造成学生评议教师这一工作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评价”在以往的教育观念里,只是教师的“专利”。现代教育思想否定了以往学生的惟一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的观念,倡导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这样做不但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我校努力转变教育理念,本着“重点突破,逐步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既符合学校实际、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学生评价策略,从纵横两方面认真研究实施了“多元之星”评选和成长档案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创新素质培养与教育文化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发展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过去“满堂灌”的教师们现在却在总结着创新教育经验;黑板上条分缕析地陈列着“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学生们也从“创新课”上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步骤:“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发展被列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评价不能是盲目的,而是应该遵循学校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什么当前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教育革新的桎梏,成为学生发展的一个瓶颈?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正在由第二代向第三代转换,而现存的教育评价体系却基本上只能适应“第二代学校”。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评价价值观决定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新时期.我国存在两种鲜明的学生评价价值观:“以分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和“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本文在深入分析“以分为本”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并提出了学生评价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7.
评价改革一直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评价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在所有的评价中,学生评价尤其受到关注。通过学生评价,教育工作可以获得对教育工作的反馈,检查自己的教育质量,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据此改进教育工作。受教育则从评价中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从成功中获得激励。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实中学生评价的不协调性明显凸显出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任丰 《中小学电教》2005,(11):39-41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起着调控和指导教育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随着以网络教学为代表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出现,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根据学校教育和教学实际,针对几年来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评价体系谈一点认识。 一、“分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层”应指教材内容分层,按识记、理解、探究去划分。又应将学生分层,按A、B、C三层次去因材施教.为使教师、学生都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应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向情境、分层次、分小组、暗示、参与等模式去发展,即:把教师教和学生学统一在识记、理解、探究六个字上,变教…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教育评价新理念的提出 教育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现代教育评价侧重于教育过程的变革,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即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却仍处于低水平状态,重“评定”而轻“评价”,或者只有“评定”而无“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价值取向。它不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世纪之交,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教育评价新理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