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2'-联苯二甲酸(H2dpa)、Eu2O3、乙醇、水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配合物[Eu2(dpa)3(H2O)2]n(1),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邻苯二胺和乙二酸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经过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目标产物2,2'-联苯并咪唑,并合成了它的Zn(Ⅱ)配合物.同时采用熔点测定,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本文还研究了合成2,2'-联苯并咪唑的最佳反应条件,产率达到82%.该合成方法简单,条件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微波加热无溶剂条件下,将噻吩、联苯甲酰、醋酸铵三组分采用"一锅法"反应,合成了2-(2′-噻吩)-4,5-二苯基咪唑,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快捷、简便,为2-(2′-噻吩)-4,5-二苯基咪唑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6,(2):85-88
本实验以2,2’-联苯二甲酸和1,2,4,5-苯四酸作为形貌调节剂,在90℃条件下合成了碳酸锶,研究2,2’-联苯二甲酸和1,2,4,5-苯四酸对碳酸锶形貌的影响。用XRD、红外光谱对合成的碳酸锶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实验结果表明,2,2’-联苯二甲酸和1,2,4,5-苯四酸对碳酸锶的形貌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苯基咪唑并[1,5-a]吡啶和硫氰化钾为反应原料,合成目标产物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对影响目标产物产率的因素(投料比、反应温度、溶剂和硫氰基源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得目标产物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以碘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反应溶剂,3-苯基咪唑并[1,5-a]吡啶与硫氰化钾在110℃反应12 h,可以62.8%的收率得到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结论:该合成工艺不使用金属催化剂,避免了产品中金属的残留,适合用于制备1-硫氰基咪唑并[1,5-a]吡啶。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腈为起始原料,经六步反应合成了四个新型联苯乙酸的酰氨类衍生物.通过对各步反应的研究,找到了一个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的合成联苯乙酸酰氨衍生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为溶剂,苯偶酰,苯甲醛衍生物和醋酸铵在氯化锌的催化下一步合成了三取代基咪唑.考察了氯化锌的用量以及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即n(苯偶酰):n(苯甲醛):n(醋酸铵):n(ZnCl2)=1.0:1.0:2.5:0.2,反应温度78°C,反应时间3h.在较佳的反应条件下2,4,5-三苯基咪唑的产率可达到86%.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方便实用、操作简单.本文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由叠氮乙酸乙酯1与氯化苄反应,合成叠氮化合物2,2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制得膦亚胺3,3与异氰酸苯脂、肼通过串连aza-Wittig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咪唑啉酮衍生物5 a~5 c。用元素分析、IR1、H 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发现碳二亚胺与肼加成反应后再生成咪唑啉酮环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4-(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ttpy)的合成包括羟醛缩合反应,1,4-共轭加成反应和羰基的亲核加成等反应。将ttpy的合成开发成本科生有机化学教学实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醛酮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羟醛缩合反应和1,4-共轭加成等反应的机理。本实验以2-乙酰吡啶和对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对反应溶剂、Na OH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率(95.7%)。在KOH存在条件下,羟醛缩合反应产物3-(4-甲基苯基)-1-(2-吡啶基)-2-丙烯-1-酮进一步与氨水反应,得到4-(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在最优化条件下,两步反应合成4-(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的总产率可达65.8%。运用红外吸收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7,(6):99-102
通过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以4-氯苯硼酸与2,3-二氯-1-溴苯为原料,以碳酸钾作为碱,分别在Pd(PPh_3)_4和Pd/C催化下,高效合成2,3,4'-三氯联苯,两种催化剂反应条件下产率均达到了95%.涉及Pd(PPh_3)_4催化的反应要求惰性气体反应氛围,且需在80oC下反应12 h.而无配体Pd/C催化的反应则在空气或者氧气氛围下反应加快,室温下30 min后反应产率即可达到95%.有关催化剂回收方面,Pd(PPh_3)_4对空气敏感,反应结束后未能回收,而无配体的Pd/C催化剂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且几无活性损失.与传统的含配体的Pd催化剂比较,无配体Pd/C催化在经济、环保以及实验操作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以N-甲基吡唑和溴代正丁烷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了超声波功率、摩尔比(N-甲基咪唑∶溴代正丁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通过IR、~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较优的合成条件是超声波功率400 W,摩尔比为1∶1.10,反应时间45 min,反应温度80℃.  相似文献   

12.
以4-正戊基苯甲酸(PBA)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铕、铽的三元配合物,Eux Tb(1-x)(PBA)3bipy(x=1.0,0.7,0.5,0.3,0.0).并通过UV、IR、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以及Eu3+、Tb3+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氧化碳氢键官能团化策略,重新构建咪唑并[1,5-a]吡啶的合成方法。方法:以2-苄基吡啶和苄胺为反应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添加剂、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寻找最佳反应条件,并对所得目标产物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核磁共振碳谱(13 C-NMR)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以溴化亚铜二甲硫醚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溶剂,特戊酸作为添加剂,温度为110℃条件下,苄基吡啶和苄胺可以反生串联环化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咪唑并[1,5-a]吡啶。结论:开发了一种铜催化的咪唑并[1,5-a]吡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采用价廉易得的苄胺和苄基吡啶为起始原料,避免了底物的预先官能团化,减少了操作步骤,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常规合成苯并咪唑基化合物要在浓盐酸溶液或乙二醇溶液中长时间回流制备,用微波促进合成了双摹并咪唑基化合物1,3-二(2-苯并咪唑)-1-丙胺(bbImpa),优化了反应条件.与常规方法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且产率相当.  相似文献   

15.
以苯胺、对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金属离子显色剂4,4'-二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简称DNBDAA),并初步研究了该试剂与Cd(Ⅱ)、Ni(Ⅱ)、Cu(Ⅱ)等离子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溴-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是合成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萘普生的关键中间体.2-溴-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可由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经溴化反应制得.但是,由于在此反应中,萘环上的亲电溴化反应和侧链羰基α-氢的溴化反应存在着竞争,若使用分子溴作溴化剂,由于分子溴溴化无区域选择性,在侧链溴化的同时,萘环上的5位也被溴化.Marquert等人[1]用苯基三甲铵过溴化物在四氢呋喃中溴化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其侧链溴化产物的得率为77%;李济松等人[2]选用吡啶呋喃溴酸盐过溴化物在四氢呋喃中溴化1-(6'-甲氧基-2'-萘基)丙-1-酮,侧链溴化产物的得率为84%.但是由于前者需要以硫酸二甲酯和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后者需使用吡啶做溶剂,它们的毒性比较大,且环境污染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合物[Cu(sal-gly)bipy]·4H2O(sal-gly=水杨醛甘氨酸席夫碱;bipy=2,2'-联吡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a=9.0880(9)A,b=9.4693(10)A,c=12.2674(12)A,α=98.1640(10)°,β=95.4760(10)°,γ=91.6990(10)°,M=468.94,V=1039.23(18)A3,Z=2,Dc=1.499Mg/m3,μ=1.097mm-1,F(000)=486,R1=0.0231,ωR2=0.0641,S=1.045,△ρ=0.219~-0.326 e/A3.该配合物中,席夫碱提供2个0原子和1个N原子、2,2'-联吡啶提供2个N原子与Cu(Ⅱ)配位,形成畸变的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酸预处理的活性炭作载体制备Pd/C催化剂;用XRD、N2-物理吸脱附、TEM等方法进行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在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中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与载体活性炭的种类、预处理和制备方法有很大的关联性.经混合酸预处理的活性炭作载体制备的Pd/C在同时具有硝基与双键的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二钠的催化加氢制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以CuC12和MMT(蒙脱土)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得到的Cu/MMT(蒙脱土)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咪唑与溴苯、咪唑与氯苯的反应.结果表明:咪唑与溴苯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苯咪唑,而产率需要在以后更进一步的试验中得出;氯苯与咪唑在该条件下不反应,条件的进一步优化有可能使他们发生反应,这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过诺文葛耳反应、酯化、以氧化银为氧化剂的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和甲基化4步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4,4'-二甲氧基-8,8'-二甲氧羰基-7,7',8'-三氢-8,5'-木脂素,总收率为11.4%,其中以氧化银为氧化剂的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反应为关键步骤.虽然这种8,5'-新木脂素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但却提供了一种合成8,5'-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